无毒杀虫营养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79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毒杀虫营养液,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液20‑30份,中药提取物1‑5份,营养液15‑25份,以及纳米二氧化钛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微生物、中药提取物、营养液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等杀灭病菌、害虫,并为作物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性,是运用生物和生化技术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公害药肥,不污染环境,各种组分协同作用,功效齐全,广谱、性能稳定,功效显著,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促进作物优质高产,效果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效应,对作物使用安全可靠,在正常使用下无药害,综合成本低,一次用药可防治多种病虫害,具有追肥效果。

Non toxic insecticidal nutrient solu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ntoxic insecticidal nutrient solution, which comprises 20-30 parts of microbial solution, 1-5 par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15-25 parts of nutrient solution and 5-10 parts of nano titanium dioxide. In the invention, microorganisms, Chinese herbal extracts, nutrient solution and nano titanium dioxide are used to kill bacteria and pests, and nutrition is provided for crops to promote growth and enhanc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crops. It is a pollution-free medicine fertilizer invented by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chnology, which does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ll kinds of components cooperate, with complete functions, wide spectrum, stable performanc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it is used for agricultural control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promot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crops, the effect shows obvious complementary effect, safe and reliable for crop use, no drug damage under normal use, low comprehensive cost, one-time use of drugs can prevent and control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th top dress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毒杀虫营养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
,具体涉及无毒杀虫营养液。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大多数为化学农药。这些合成的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况且,使用次数多,总投入费用多,药效逐年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却逐年增强,失去了防治病虫害应有的效果。加之,在制造、储运和使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相比之下,含有多种微生物的病虫害防治剂具有特效、长效,使用次数少,总投入费用少,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较为显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且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在公知技术中,含有微生物的病虫害防治剂,所选用的微生物单一或者较少。防治病虫害的范围较窄,质量不太稳定,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不尽人意。同时,也存在使用次数多,总投入费用多,以及生产工艺繁杂,操作不便等不足之处,而且不具有营养价值,不能起到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杀虫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毒杀虫营养液,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液20-30份,中药提取物1-5份,营养液15-25份,以及纳米二氧化钛5-10份。进一步限定,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按质量比2:1配比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和有益微生物菌液。进一步限定,所述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2:2-4:1-2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萤光假单胞菌菌液以及改良后的复合菌;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或者孢子200亿个/克。本专利技术中,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内含有多种国际公认的专用微生物,它们只对目标病害虫有效,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病虫害防治剂。具有特效、长效,使用次数少,总投入费用少,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较为显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且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广泛的用于作物栽培和城市绿化的病虫害防治。进一步限定,所述有益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3:1-2:1-2的固氮菌菌液、磷细菌菌液以及钾细菌菌液;有益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进一步限定,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质量比为0.5-1:0.08-0.5:0.8-1的苦参素、楝素和藜芦碱。苦参素是由中草药植物苦参中提取制成的天然农药,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害虫一旦触及本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凝固,堵死虫体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楝素是一种植物杀虫剂,具有胃杀、触杀、拒食作用,其纯品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固体。害虫取食和接触本药物后,可破坏中肠组织,阻断神经中枢传导,破坏各种解毒酶系,干扰呼吸代谢作用,影响消化吸收,丧失对食物的味觉功能,表现出拒食,可导致害虫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逐渐死亡;或者在蜕皮变态形成畸形虫体。重则麻痹,昏迷致死。该药对多种害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藜芦碱为从中药中提取的杀虫剂,纯品为扁平针状结晶,具有胃杀和胃毒作用。药剂经虫体表皮或吸食进入消化系统后,造成局部刺激,引起反射性虫体兴奋,继之抑制虫体感觉神经末梢,进而抑制中枢神经而致害虫死亡。进一步限定,所述营养液包括质量比为10-15:30-50:2-5:45-60的微量元素化合物、多种氨基酸、中华麦饭石提取物以及细菌培养物。进一步限定,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含有钴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锌离子、硼离子、卤素离子、钼离子、碱金属离子及硒离子的离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多种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络氨酸、缬氨酸、L-丙氨酸、L-精氨酸、L-天门冬氨酸、L-胱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异亮氨酸、L-连氨酸、L-赖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酪氨酸及L-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微量元素化合物与氨基酸作为肥料,为作物提供营养,促进作物生长,本专利技术中,将微量元素化合物中的铜、锌、锰、铁以及镁与氨基酸进行螯合反应,生成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铁·镁,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铁·镁属于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主要通过铜离子起杀菌作用,锌·锰·铁·镁离子对增强铜离子的杀菌活性及调节和治疗作物因缺少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的氨基酸可提供植物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中华麦饭石提取物为高效营养剂,与其他组分协同作用可促进增产并增强植物的抗病性。进一步限定,所述细菌培养物包括葡萄糖、蔗糖、蛋白胨、肉膏、甘油、琼脂、黄豆粉、土豆粉、淀粉以及酵母膏中的至少一种培养物。细菌培养物为微生物菌液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微生物、中药提取物、营养液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等杀灭病菌、害虫,并为作物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增强作物的抗病性,是运用生物和生化技术专利技术的无公害药肥,不污染环境,各种组分协同作用,功效齐全,广谱、性能稳定,功效显著,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促进作物优质高产,效果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效应,对作物使用安全可靠,在正常使用下无药害,综合成本低,一次用药可防治多种病虫害,具有追肥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无毒杀虫营养液,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液20份,中药提取物1份,营养液15份,以及纳米二氧化钛5份。进一步限定,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按质量比2:1配比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和有益微生物菌液。进一步限定,所述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2:2-4:1-2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萤光假单胞菌菌液以及改良后的复合菌;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或者孢子200亿个/克。本专利技术中,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内含有多种国际公认的专用微生物,它们只对目标病害虫有效,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病虫害防治剂。具有特效、长效,使用次数少,总投入费用少,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较为显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且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广泛的用于作物栽培和城市绿化的病虫害防治。进一步限定,所述有益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1:1的固氮菌菌液、磷细菌菌液以及钾细菌菌液;有益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进一步限定,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质量比为0.5:0.08:0.8的苦参素、楝素和藜芦碱。苦参素是由中草药植物苦参中提取制成的天然农药,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害虫一旦触及本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凝固,堵死虫体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楝素是一种植物杀虫剂,具有胃杀、触杀、拒食作用,其纯品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固体。害虫取食和接触本药物后,可破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液20‑30份,中药提取物1‑5份,营养液15‑25份以及纳米二氧化钛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生物菌液20-30份,中药提取物1-5份,营养液15-25份以及纳米二氧化钛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按质量比2:1配比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和有益微生物菌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2:2-4:1-2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萤光假单胞菌菌液以及改良后的复合菌;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或者孢子200亿个/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菌液包括质量比为1-3:1-2:1-2的固氮菌菌液、磷细菌菌液以及钾细菌菌液;有益微生物菌液含有有效菌数为60-100亿个/毫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质量比为0.5-1:0.08-0.5:0.8-1的苦参素、楝素和藜芦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杀虫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友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昇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