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976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涉及水源净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滤水的加压主要是通过水泵来实现,而应用水泵来提供增压一方面成本过高且耗费能源,另一方面水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经常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原因出现故障以至于影响实际反渗透膜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其包括:接头装置,连接于水龙头以控制初始水源输出与否;初滤装置,连通于接头装置以用于接收供水水源且进行初步过滤输出输出完成初步过滤的初滤水源;精滤装置,连接于初滤装置以接收完成初滤水源并输出完成精滤的精滤水源;增压装置,设置于初滤装置和精滤装置之间以用于增大由初滤装置输出至精滤装置的精滤水源的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净水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了加压泵的使用。

A water purifier system without pu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ump less water purifier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source purification. It solves that the pressurization of current filter water is mainly realized by water pump, 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pump to provide pressurization is high in cos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ter pump often breaks down due to its own or external reasons in the actual use process, so as to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actual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The problems in use include: joint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faucet to control whether the initial water source is output or not; primary filter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joint device to receive the water source and output the primary filter water source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filter; fine filter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primary filter device to receive the completed primary filter water source and output the refined filter water source to complete the fine filter; booster devic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I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rimary filter and the fine filter to increase the pressure of the fine filter water output from the primary filter to the fine filter.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use of the pressure pump while ensuring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purifie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源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反渗透净水器因过滤精度高(能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农药,化肥等)而成为净水器的主流模式。反渗透净水器的反渗透膜因为过滤精度非常高,自来水的压力无法让自来水正常渗透而达到净水的使用要求,必须给自来水加压,这样就必须使用压力泵加压。压力泵的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控制要求,一是高低压开关控制压力泵的使用压力区间,防止压力过高而破管,压力过低频繁开机的问题,二是反渗透净水器出水量比较小,必须配备一个压力桶或者是使用大通量反渗透膜,这样就需要控制板控制开机的时间,压力桶水满或者不使用时自动停机或者开机。三是为了保证净水器的安全性,净水器电器件必须低压,这样又要使用变压器等。综上所述,加压泵的启用,使反渗透净水器的成本大大增加,电器元器件的大量使用,安全隐患也大大增加,给售后带来非常大的负担,不利于反渗透净水器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在保证净水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了加压泵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包括:接头装置,连接于水龙头以控制初始水源输出与否;初滤装置,连通于接头装置以用于接收供水水源且进行初步过滤输出输出完成初步过滤的初滤水源;精滤装置,连接于初滤装置以接收完成初滤水源并输出完成精滤的精滤水源;增压装置,设置于初滤装置和精滤装置之间以用于增大由初滤装置输出至精滤装置的精滤水源的压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头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初始水源的输出进行有效控制,后续的初滤装置以及精滤装置即对初始水源进行有效过滤以保证净水的顺利进行,而设置于初滤装置和精滤装置之间的增压装置有效考虑到了精滤对水压的要求,此处通过增压装置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初滤水顺利的流至精滤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滤装置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初滤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初滤装置由若干初滤组件构成且不同初滤组件之间为并联连接,有效增大了初滤装置的输出水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滤组件为PP棉或颗粒活性炭或压缩活性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初滤组件为PP棉或颗粒活性炭或压缩活性炭,有效包含了初滤的所有方式,保证了初滤的顺利进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始水源的第一连管、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滤水源的第二连管、以及连通于第二连管的输出端以用于接收初滤水源并输出至精滤装置的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径小于第二连管与初滤组件连接的管径,所述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的管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水管、第二连管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初滤水的传递,而连接管由于其本身的管径相比于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较小,因此在第二连管内的初滤水汇集的时候能够有效起到增压的效果,此处连接管相当于反渗透膜的进水管,第二连管相当于连接于反渗透膜的进水管,此处第二连管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渗透膜的进水管连接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进水管,而反渗透膜的进水管管径面本来就小于初滤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进水管的管径面积,这样反渗透膜的进水管压力就升高了,基本能满足反渗透膜所需要的水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头装置包括连接于水龙头以用于接收初始水源的连通管、以及连通于连通管以控制初始水源是否进入初滤组件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通管以及启闭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初始水源的合理分配,且无需水泵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通于连通管和第一连管的通管、设置于通管侧壁外侧且转动连接于通管侧壁的转动把手、位于通管内部且固定连接于转动把手以控制通管和初始水源连通与否的转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管、转动把手、转动板的结合设置方便了用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能够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实现对通管是否有水源流出的控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把手外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拨动板的设置有效方便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控制转动把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限位转动把手转动角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凸显于转动把手的外侧以用于抵接于通管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转动把手中心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调节过度,保证了用户对转动把手的控制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组件为若干个且沿连通管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启闭组件为若干个且沿连通管方向等间隔排列,有效实现了对来自自来水的水源的合理分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是实施例1中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接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的系统框图。图5是实施例2中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实施例2中接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系统框图。图中,1、接头装置;2、初滤装置;3、精滤装置;4、增压装置;5、第一连管;6、第二连管;7、连接管;8、连通管;9、启闭组件;10、通管;11、转动把手;12、转动板;13、拨动板;1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包括连接于水龙头以控制初始水源输出与否的接头装置1、连通于接头装置1以用于接收供水水源且进行初步过滤输出输出完成初步过滤的初滤水源的初滤装置2、连接于初滤装置2以接收完成初滤水源并输出完成精滤的精滤水源的精滤装置3、设置于初滤装置2和精滤装置3之间以用于增大由初滤装置2输出至精滤装置3的精滤水源的压力的增压装置4。如图2、图3所示,其中,接头装置1包括连接于水龙头以用于接收初始水源的连通管8、以及连通于连通管8以控制初始水源是否进入初滤组件的启闭组件9,启闭组件9的数量至少为2个,此处优选为3个。启闭组件9包括两端分别连通于连通管8和第一连管5的通管10、设置于通管10侧壁外侧且转动连接于通管10侧壁的转动把手11、位于通管10内部且固定连接于转动把手11以控制通管10和初始水源连通与否的转动板12,转动把手11外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板13,拨动板13的截面为矩形设置。考虑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转动把手11容易转动过度,启闭组件9还包括限位转动把手11转动角度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凸显于转动把手11的外侧以用于抵接于通管10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转动把手11中心对称。启闭组件9为若干个,若干个启闭组件9可以沿连通管8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设置,也可以在不位于同一列设置。如图1所示,其中,初滤装置2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初滤组件,初滤组件为PP棉或颗粒活性炭或压缩活性炭,此处初滤装置2优选为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增压装置4包括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始水源的第一连管5、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滤水源的第二连管6、以及连通于第二连管6的输出端以用于接收初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装置(1),连接于水龙头以控制初始水源输出与否;初滤装置(2),连通于接头装置(1)以用于接收供水水源且进行初步过滤输出输出完成初步过滤的初滤水源;精滤装置(3),连接于初滤装置(2)以接收完成初滤水源并输出完成精滤的精滤水源;增压装置(4),设置于初滤装置(2)和精滤装置(3)之间以用于增大由初滤装置(2)输出至精滤装置(3)的精滤水源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装置(1),连接于水龙头以控制初始水源输出与否;初滤装置(2),连通于接头装置(1)以用于接收供水水源且进行初步过滤输出输出完成初步过滤的初滤水源;精滤装置(3),连接于初滤装置(2)以接收完成初滤水源并输出完成精滤的精滤水源;增压装置(4),设置于初滤装置(2)和精滤装置(3)之间以用于增大由初滤装置(2)输出至精滤装置(3)的精滤水源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装置(2)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初滤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组件为PP棉或颗粒活性炭或压缩活性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泵净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4)包括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始水源的第一连管(5)、同时连通于所有初滤组件以用于接收初滤水源的第二连管(6)、以及连通于第二连管(6)的输出端以用于接收初滤水源并输出至精滤装置(3)的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管径小于第二连管(6)与初滤组件连接的管径,所述第一连管(5)和第二连管(6)的管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沐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