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95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八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5份、炒车前子4‑5份、萹蓄4‑5份、大黄4‑5份、滑石4‑5份、川木通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和灯心草2‑2.5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八正胶囊能够提高各种药材,特别是栀子和大黄中的活性成分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保留治疗效力。

A kind of Bazheng caps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Bazheng capsul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Specifically, the Bazheng capsule is made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nents: 4 \u2011 5 parts of Qu Mai, 4 \u2011 5 parts of stir fried Cheqianzi, 4 \u2011 5 parts of flat storage, 4 \u2011 5 parts of rhubarb, 4 \u2011 5 parts of talcum, 4 \u2011 5 parts of chuanmutong, 4 \u2011 5 parts of gardenia, 4 \u2011 5 part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and 2 \u2011 2.5 parts of Cordyceps. The Bazheng capsule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various kind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especiall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Gardenia and rhubarb with time, so as to better reta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八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八正散,系中医古方剂名,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为祛湿剂,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八正散主治湿热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病。本方剂由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组成。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药品化义》谓之:“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萹蓄、瞿麦、车前子为臣药,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除以上各药之外,可煎加灯心草以增利水通淋之力。本方诸药合用,既可直入膀胱清利而除邪,又兼通利大肠导浊以分消,务使湿热之邪尽从二便而去,共成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剂。八正散在使用时,每次服6-10g,灯心草需要单独煎至七分,去渣滓,取汤温服。这种需要分别服用的方法较为繁琐,药效也不稳定。因此,存在解决八正散的服用顺应性较差、药效不稳定的问题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八正散的服用顺应性较差、药效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八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八正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5份炒车前子4-5份萹蓄4-5份大黄4-5份滑石4-5份川木通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灯心草2-2.5份其制备方法为:取以上重量份的九味,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50℃下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取微晶纤维素PH1121.3~1.7份、甘露醇0.3~0.7份和磷酸三钙0.3~0.7份,混匀,喷入上述两种清膏,制粒,干燥,加入滑石粉0.3~0.7份,混匀,装入适当数量的空胶囊,即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份炒车前子4份萹蓄4份大黄4份滑石4份川木通4份栀子4份甘草4份灯心草2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5份炒车前子5份萹蓄5份大黄5份滑石5份川木通5份栀子5份甘草5份灯心草2.5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58份炒车前子4.58份萹蓄4.58份大黄4.58份滑石4.58份川木通4.58份栀子4.58份甘草4.58份灯心草2.29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八正胶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以下重量份的九味:瞿麦4-5份炒车前子4-5份萹蓄4-5份大黄4-5份滑石4-5份川木通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灯心草2-2.5份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50℃下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取微晶纤维素PH1121.3~1.7份、甘露醇0.3~0.7份和磷酸三钙0.3~0.7份,混匀,喷入上述两种清膏,制粒,干燥,加入滑石粉0.3~0.7份,混匀,装入适当数量的空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八正胶囊有如下实质性特点,使之区别于现有技术:1、相比于传统的八正散,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八正胶囊服用方便,无需将灯心草与其它各味药单独服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八正胶囊能够提高各种药材,特别是栀子和大黄中的活性成分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保留治疗效力。不受任何理论限制,据信这种提高的稳定性和治疗效力与以下因素有关:将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而不与瞿麦、萹蓄、滑石、川木通、甘草和灯心草一起煎煮,以及采用由特定配比的微晶纤维素PH112、甘露醇和磷酸三钙构成的三元辅料,与其它药用物质之间发生了有利的相互作用。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预料不到地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八正胶囊中的栀子和大黄的代表性活性成分的含量会随时间经过而保持相对稳定,提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所得到的胶囊中的栀子和大黄的代表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八正胶囊在货架期内的药效保持稳定。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得到进一步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效果进行描述。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绝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构成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八正胶囊的处方和制备方法如下:瞿麦400g炒车前子400g萹蓄400g大黄400g滑石400g川木通400g栀子400g甘草400g灯心草200g其制备方法为:取以上重量份的九味,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50℃下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取微晶纤维素PH112150g、甘露醇50g和磷酸三钙50g,混匀,喷入上述两种清膏,制粒,干燥,加入滑石粉50g,混匀,装入1000粒空胶囊,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八正胶囊的处方和制备方法如下:瞿麦458g炒车前子458g萹蓄458g大黄458g滑石458g川木通458g栀子458g甘草458g灯心草229g其制备方法为:取以上重量份的九味,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八正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5份炒车前子4‑5份萹蓄4‑5份大黄4‑5份滑石4‑5份川木通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灯心草2‑2.5份其制备方法为:取以上重量份的九味,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50℃下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取微晶纤维素PH112 1.3~1.7份、甘露醇0.3~0.7份和磷酸三钙0.3~0.7份,混匀,喷入上述两种清膏,制粒,干燥,加入滑石粉0.3~0.7份,混匀,装入适当数量的空胶囊,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4 CN 20191051804121.一种八正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5份炒车前子4-5份萹蓄4-5份大黄4-5份滑石4-5份川木通4-5份栀子4-5份甘草4-5份灯心草2-2.5份其制备方法为:取以上重量份的九味,炒车前子用25体积%的乙醇浸渍24小时,收集浸渍液,备用;大黄粉碎成粗粉用50体积%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与上述浸渍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在25℃下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清膏,备用;栀子直接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在50℃下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在50℃下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取微晶纤维素PH1121.3~1.7份、甘露醇0.3~0.7份和磷酸三钙0.3~0.7份,混匀,喷入上述两种清膏,制粒,干燥,加入滑石粉0.3~0.7份,混匀,装入适当数量的空胶囊,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正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八正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瞿麦4份炒车前子4份萹蓄4份大黄4份滑石4份川木通4份栀子4份甘草4份灯心草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成王芹刘强胡启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