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941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内开设有通孔,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培养区,培养区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绳,储水区的右侧均连接有出水管,最下端储水区的右侧连接有补水控制装置。通过最上侧储水区的水位到达出水管时,最上侧储水区内的水流入到下一储水区中,以此类推;泡沫球带动金属球向上运动,当金属球与弧形金属片接触时,进水结束;储水区中的环形绳和多个短绳相互连接且均匀分布;多个培养区之间呈梯形排列,从而解决了现有食用菌培养装置采摘不方便、水量浪费、水量分布不均和水分易蒸发的问题。

A ladder type water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mushroom cul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and discloses a ladder type water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including a incubator,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cubator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ultivation areas, the bottom of the cultivation area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ing rope, the right 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area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bottom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ring rope The right side of the end water storage area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make-up control device. When the water level reaches the outlet pipe, the water on the top side of the storage area will enter into the next storage area, and so on; the bubble ball will drive the metal ball upward; when the metal ball contacts with the arc metal sheet, the water will end; the annular rope and the multiple short ropes in the water storage area are interconnected and evenly distributed; a plurality of training areas are arranged in a trapezoidal arrangement, thereby solving the present proble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convenient picking, waste of water,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and easy evaporation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根据高等大型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以及我国菌物科学家长期以来致力研究开发的进展,比如许多名贵珍稀菇菌已被人们驯化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现有的食用菌培养装置,一般采用人工和机械加水,对于人工加水来说:加水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不利于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机械加水虽然能保证加水量的适量,但其和人工加水均存在水量分布不均匀和水分易散失的问题,同时现有的食用菌培养装置一般设置成方形,且所有生长的食用菌的根部在同一水平面,这种排列方式对生长成熟的食用菌不方便摘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具备水量分布均匀、水分不易散失、加水量添加标准和食用菌方便摘取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食用菌培养装置水量分布不均匀、水分易散失、水量添加过多或过少和食用菌不方便摘取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水量分布均匀、水分不易散失、加水量添加标准和食用菌方便摘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补光灯,培养箱上部中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下端内开设有通孔,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培养区,培养区的底部里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绳,环形绳的下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短绳,短绳的下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储水区,储水区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储水区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最下端储水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控制装置,补水控制装置的内部开设有滑槽,补水控制装置的内部且在滑槽的下端设置有泡沫球,泡沫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杆,绝缘杆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补水控制装置的中部且在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块,补水控制装置的上部且在滑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绝缘板的下端设置有与金属球对应的弧形金属片。优选的,所述补光灯的设置与培养区相对平行,从而保证培养区中的食用菌均匀受光照。优选的,所述多个培养区之间呈梯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食用菌的摘取。优选的,所述每组培养区的体积与相对应的储水区的之比相同,从而保证储水区中的水同步流失。优选的,所述环形绳和短绳均采用吸水性好的材质,从而保证储水区中的水输送到培养区中。优选的,所述绝缘杆和绝缘板均采用轻质绝缘材料,从而避免漏电危险。优选的,所述金属球和弧形金属片具有相适应的弧度。优选的,所述绝缘杆的凸起端的上侧距离定位块的下端距离大于绝缘杆的凸起端的上侧到绝缘板下端的距离,但是小于绝缘杆的凸起端的上侧到补水控制装置上侧内壁的距离,从而保证金属球和弧形金属片能够接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通过进水管及其上的通孔对最上侧储水区进行加水,当最上侧储水区的水位到达出水管时,最上侧储水区内的水流入到下一储水区中,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储水区的水位达到所需水量,这一结构达到每个储水区内的水量之比相同,从而保证了每组培养区的体积与相对应的储水区的之比相同,从而保证储水区中的水同步流失。2、该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通过最后一储水区的水位达到相对出水管的高度时,最后一储水区的水推动泡沫球向上运动,泡沫球带动绝缘杆及其上的金属球向上运动,当金属球与绝缘板上的弧形金属片接触时,进水管的驱动电路关闭,进水结束,这一结构使得进水管的进水可以根据不同食用菌的耗水量进行添加,从而避免人工加水过多少的问题。3、该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通过储水区中的环形绳和多个短绳相互连接且均匀分布,这一结构保证了水分均匀分布的优点,环形绳放在培养区的最里端,从而保证了水分不易散失,且这一结构的组合使用也解决了水量喷洒时的蒸发问题,从而减少水分的大量流失,进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的用水保障。4、该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通过补光灯的设置与培养区相对平行,从而保证培养区中的食用菌受光照均匀,多个培养区之间呈梯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食用菌的摘取,从而解决了现有食用菌培养装置采摘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部分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相关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2补光灯、3进水管、301通孔、4底座、5培养区、6环形绳、7短绳、8储水区、9支撑柱、10出水管、11补水控制装置、1101滑槽、1102泡沫球、1103绝缘杆、11031金属球、1104定位块、1105弹簧、1106绝缘板、11061弧形金属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补光灯2,培养箱1上部中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下端内开设有通孔301,通孔301最好选择四面开孔,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培养区5,补光灯2的设置与培养区5相对平行,从而保证培养区5中的食用菌均匀受光照,多个培养区5之间呈梯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食用菌的摘取。培养区5的底部里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绳6,环形绳6的下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短绳7,短绳7可以根据培养的食用菌需水量来进行多数量的设置,短绳7的下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储水区8,每组培养区5的体积与相对应的储水区8的之比相同,从而保证储水区8中的水同步流失,环形绳6和短绳7均采用吸水性好的材质,从而保证储水区8中的水输送到培养区5中。储水区8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储水区8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设置在储水区8上部偏下一点,从而防止储水区8中的水溢出。最下端储水区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控制装置1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0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且在滑槽1101的下端设置有泡沫球1102,泡沫球1102到达的最高处时,其底部的水位线和出水管10的下端高度相同,泡沫球1102具有较好的浮力性,泡沫球1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杆1103,绝缘杆1103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11031,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中部且在滑槽1101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04,定位块1104可以是弧形块和圆环等,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上部且在滑槽1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105,弹簧1105能有小的减少金属球11031和弧形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补光灯(2),培养箱(1)上部中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下端内开设有通孔(301),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培养区(5),培养区(5)的底部里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绳(6),环形绳(6)的下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短绳(7),短绳(7)的下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储水区(8),储水区(8)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储水区(8)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最下端储水区(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控制装置(1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0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且在滑槽(1101)的下端设置有泡沫球(1102),泡沫球(1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杆(1103),绝缘杆(1103)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11031),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中部且在滑槽(1101)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04),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上部且在滑槽(1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105),弹簧(11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106),绝缘板(1106)的下端设置有与金属球(11031)对应的弧形金属片(110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的阶梯式补水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补光灯(2),培养箱(1)上部中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下端内开设有通孔(301),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培养区(5),培养区(5)的底部里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绳(6),环形绳(6)的下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短绳(7),短绳(7)的下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储水区(8),储水区(8)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储水区(8)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最下端储水区(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控制装置(1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01),补水控制装置(11)的内部且在滑槽(1101)的下端设置有泡沫球(1102),泡沫球(1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杆(1103),绝缘杆(1103)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11031),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中部且在滑槽(1101)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04),补水控制装置(11)的上部且在滑槽(1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105),弹簧(11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106),绝缘板(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玲杨武柴元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永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