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27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具有延伸至所述壳体表面的接触面,所述充电针通过所述接触面与充电器件接触,其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至少在与所述接触面的交汇位置为平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齐平。该电子设备的充电针易于清洁,降低了其不易充电的风险。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便携电子产品电池的充电方式一般包括通常插入式和接触式。插入式充电时通过比如用microUSB,TYPE-C形式的插头与电源连接。接触式充电就是通过磁铁吸附的方式让充电的两极接触达到充电的目的。对于诸如耳机的小型便携电子产品,因其空间限制普遍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然而,这种电子产品外观通常为不规则的曲面,而充电针的接触面为平面,充电针的接触平面与电子产品外观的曲面交汇的位置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堆积人体体脂、汗液等分泌物,同时还有其它灰层混合,从而导致充电的可靠性下降。这是因为是接触式充电需要接触面之间能充分接触,达到很好的导电性,如果有其它物质在中间隔离,就会影响充电的可靠性,而充电针的接触平面与电子产品外观的曲面交汇的位置堆积的物质很难清除,使得这种电子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性能下降,且不容易恢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充电针易于清洁,降低了其不易充电的风险。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具有延伸至所述壳体表面的接触面,所述充电针通过所述接触面与充电器件接触,其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至少在与所述接触面的交汇位置为平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齐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接触面所在的表面为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针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充电针各自的所述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2个所述充电针各自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表面的交汇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在与所述接触面的非交汇位置为曲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与所述接触面的交汇位置为所述壳体的表面自所述接触面外周向外延伸设定距离的区域。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充电针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由导电材料制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安装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吸附在充电器件上的磁性部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根据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由于充电针的接触面与壳体的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齐平,因而充电针的接触面与体的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充电针的接触面与壳体的表面之间没有下凹的几何特征,不再容易藏污纳垢,并且当充电针接触面上有脏污时也容易清洁,这使得容易保证充电针接触面的导电性,降低了电子设备不易充电的风险和可能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充电针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充电器件上充电时的整体剖面示意图。10壳体11充电针12安装板13电池14导线15磁性部件16表面17扬声器单元20壳体21充电针22安装板23电池24导线25磁性部件26放置面100电子设备200充电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件200,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件200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虽然在图1至图3中,电子设备100以耳机的形式示出,但是电子设备100不限于耳机,其可以是各种采用充电针进行接触式充电的电子产品/器件,例如可以为手表、包括电子手表和智能手表等各种需要电池供电的手表,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手机等设备。充电器件200可以为各种用于电子设备100充电的装置,例如充电盒。首先,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充电针11、安装板12、电池13、导线14、磁性部件15和扬声器单元17。壳体10内部形成腔体,用于安装各种电路元件,例如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或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各种电子器件。壳体10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作,例如各种合适的有机塑料。壳体10可以设计可以为各种合适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表面大致呈曲面。充电针11设置在壳体10内,并具有延伸至壳体10表面的接触面11A,也即充电针11露出壳体10表面的端面。充电针11通过接触面11A与充电器件200接触,更具体地,与充电器件200的充电针21接触,以进行接触式充电,从而为电子设备100内的电池13充电。充电针11可以为各种合适的形状和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充电针11为柱形状。充电针11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导电材料制作,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针11采用金属铜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充电针11的数量为2个,分别用于与电池13的正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2个充电针11各自的接触面11A处于同一平面,也即2个充电针11的露在壳体10外部的端面齐平。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设置用于安装充电针11的安装板12,充电针11设置在安装板12上。安装板12采用例如铜等导电材料制作。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水平设置在壳体10内,充电针11竖直设置在安装板12上。电池13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即为壳体10内的各种电路元件提供电能。电池13可以为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具有延伸至所述壳体表面的接触面,所述充电针通过所述接触面与充电器件接触,其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至少在与所述接触面的交汇位置为平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具有延伸至所述壳体表面的接触面,所述充电针通过所述接触面与充电器件接触,其中,所述壳体的表面至少在与所述接触面的交汇位置为平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交汇位置处的所述平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接触面所在的表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针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充电针各自的所述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充电针各自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壳体表面的交汇位置处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