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26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其包括MCU模块、限流保护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输出+12V电源、+3.3V电源和+1.8V电源到其他模块,MCU模块与限流保护模块连接,限流保护模块包括至少2个连接摄像头的同轴接口,限流保护模块还与视频接收模块连接。MCU模块通过限流保护模块采集每个摄像头的工作电流。当某个摄像头的电流达到阈值点时,MCU模块控制限流保护模块关断此摄像头的供电,并且在电流低于阈值点时重新恢复供电。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通过限流模块的同轴接口发送到视频连接模块。本方案适用于具有多个摄像头的车载全景影像系统。

360 degree panoramic camera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影像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汽车360全景需要四个摄像头来取车辆四周的图像做画面拼接融合,其四路摄像头的供电取自于360全景主机上的电源模块DC12V,此电源模块需要给四路摄像头做一个分配电路,现有的分配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电源模块取电,没有做任何保护(参考图1),另一种是在主机上每路摄像头供电输出端串入一个防反接二极管,总开关由一个MOS管控制(参考图2)。这两种电路的缺点:一旦某一路摄像头电源对地或者信号短路,会烧毁二极管或MOS管,导致需要维修或者更换主机,同时MOS管开关电路损坏后,导致四个摄像头都没有供电源,画面全部丢失,无法判定具体哪个摄像头损坏,给维修带来更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短路或电流过大会烧毁二极管或MOS管导致需要维修,一个摄像头故障会影响其他所有摄像头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短路或过流会关断问题电路电源、具有恢复能力的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包括MCU模块、限流保护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输出+12V电源、+3.3V电源和+1.8V电源到其他模块,MCU模块与限流保护模块连接,限流保护模块包括至少2个连接摄像头的同轴接口,限流保护模块还与视频接收模块连接。MCU模块通过限流保护模块采集每个摄像头的工作电流。当某个摄像头的电流达到阈值点时,MCU模块控制限流保护模块关断此摄像头的供电,并且在电流低于阈值点时重新恢复供电。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通过限流模块的同轴接口发送到视频连接模块。作为优选,所述MCU模块包括MCU芯片U2,MCU芯片U2为N76E003BQ20,MCU芯片U2的6脚(电压输入引脚)直接与+3.3V电源相连并通过电容C2接地,MCU芯片U2的21脚(地输入脚)直接接地,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和14脚都连接到限流保护模块。作为优选,所述限流保护模块包括限流保护芯片U1和至少2个高频阻隔电路,限流保护芯片U1为TPS4H160AQPWPRQ1;限流保护芯片U1的17脚和18脚(电压输入引脚)直接连接+12V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10脚和21脚(地输入脚)直接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8脚、7脚、6脚和5脚分别连接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和10脚并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上拉到+3.3V电源;限流保护芯片U1的1脚、2脚、3脚和4脚分别连接MCU芯片U2的11脚、12脚、13脚和14脚;芯片U1的9脚通过电阻R5接地,芯片U1的11脚通过电阻R6上拉到+3.3V电源;每个高频阻隔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限流保护芯片U1的15脚、16脚、19脚和20脚中的一个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高频阻隔电路的同轴接口连接一个摄像头,高频阻隔电路的视频信号输出端连接视频接收模块。芯片U1的引脚15、16、19、20分别给各路摄像头供电,每路供电的开关由芯片U1的引脚4、3、2、1的电平控制,摄像头获取的电压与芯片U1的电压源DC12V一致,每路摄像头能获取的阈值电流由电阻R5的阻值决定,其阈值点的设置公式为Imax=240/R,Imax代表每路摄像头可获取的最大电流(单位A),R代表电阻R5的阻值(单位Ω);当某路摄像头的电源与地短路时,电流急剧增加,一旦此路消耗电流达到设置阈值Imax时,芯片U1内部的电流限制单元会把电流限制在Imax阈值内,而不会把U1的电压源DC12V的电压拉下来,同时芯片U1内部的诊断单元把相对应的诊断输出脚(U2引脚5、6、7、8)拉低,芯片U2检测到芯片U1的诊断输出脚电平被拉低后,会关断相对应的摄像头供电电源,如果电流恢复到阈值点以下,则打开相应的供电。作为优选,所述高频阻隔电路为4个;第一高频阻隔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电容C7、电容C8、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和同轴接口J1,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同轴接口,电感L2的第二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感L3的第一端,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限流保护芯片U1的15脚,电阻R7和电感L1并联,电阻R8和电感L2并联,电阻R9和电感L3并联,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3的第二端,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8和电容C7并联,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视频接收模块;第二高频阻隔模块、第三高频阻隔模块和第四高频阻隔模块的结构与第一高频阻隔模块相同。芯片U1输出的+12V电源经过三个电感、三个电阻串并联组成的高频信号阻隔电路为摄像头提供稳定的电源,摄像头的高速视频信号通过串联的耦合电容传递到后端的视频接收器。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3、电源芯片U10和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接口J22连接车身电池,滤波电路输出+12V电源,电源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12V电源,电源芯片U3的输出端输出+3.3V电源,电源芯片U10的输入端连接+3.3V电源,电源芯片U10的输出端输出+1.8V电源。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对每路摄像头的供电电流设置阈值点;当摄像头的电流达到阈值点时,可关断此路摄像头的供电,低于阈值点时可重新供电;电路的限流响应时间为零,即使摄像头的电源对地短路也不会干扰其他路;快速定位问题点,方便售后维修。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现有的两种摄像头电源分配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MCU模块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限流保护模块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电源供电模块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视频接收模块电路图;图中:1、MCU模块;2、限流保护模块;3、电源供电模块;4、视频接收模块;5、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MCU模块1、限流保护模块2和电源供电模块3,电源供电模块输出+12V电源、+3.3V电源和+1.8V电源到其他模块,MCU模块与限流保护模块连接,限流保护模块包括至少2个连接摄像头5的同轴接口,限流保护模块还与视频接收模块4连接。如图4所示,MCU模块包括MCU芯片U2,MCU芯片U2为N76E003BQ20,MCU芯片U2的6脚(电压输入引脚)直接与+3.3V电源相连并通过电容C2接地,MCU芯片U2的21脚(地输入脚)直接接地,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和14脚都连接到限流保护模块。如图5所示,限流保护模块包括限流保护芯片U1和至少2个高频阻隔电路,限流保护芯片U1为TPS4H160AQPWPRQ1;限流保护芯片U1的17脚和18脚(电压输入引脚)直接连接+12V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10脚和21脚(地输入脚)直接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8脚、7脚、6脚和5脚分别连接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和10脚并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块、限流保护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输出+12V电源、+3.3V电源和+1.8V电源到其他模块,MCU模块与限流保护模块连接,限流保护模块包括至少2个连接摄像头的同轴接口,限流保护模块还与视频接收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块、限流保护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输出+12V电源、+3.3V电源和+1.8V电源到其他模块,MCU模块与限流保护模块连接,限流保护模块包括至少2个连接摄像头的同轴接口,限流保护模块还与视频接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包括MCU芯片U2,MCU芯片U2为N76E003BQ20,MCU芯片U2的6脚直接与+3.3V电源相连并通过电容C2接地,MCU芯片U2的21脚直接接地,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和14脚都连接到限流保护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0度全景摄像头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保护模块包括限流保护芯片U1和至少2个高频阻隔电路,限流保护芯片U1为TPS4H160AQPWPRQ1;限流保护芯片U1的17脚和18脚直接连接+12V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10脚和21脚直接接地,限流保护芯片U1的8脚、7脚、6脚和5脚分别连接MCU芯片U2的7脚、8脚、9脚和10脚并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上拉到+3.3V电源;限流保护芯片U1的1脚、2脚、3脚和4脚分别连接MCU芯片U2的11脚、12脚、13脚和14脚;芯片U1的9脚通过电阻R5接地,芯片U1的11脚通过电阻R6上拉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士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得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