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924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包括贴合框、密封圈、风箱、通风框、快拆框和填芯,所述贴合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贴合框均套设在风箱的水平部分上,与风箱的弯曲部分相邻的一组贴合框与风箱焊接,该贴合框的密封圈槽内部设置有框密封圈,所述风箱的下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通风框,通风框通过螺丝穿过箱侧孔进入块螺纹孔与风箱固定,所述通风框通过连接卡扣的扣卡接条卡入卡接槽内部与快拆框连接,所述快拆框内部粘接固定有海绵制造的填芯,贴合框为边缘呈圆弧状的矩形框装结构。该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可快速更换易损件,连接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A rain proof ventilation device for outdoo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常规配电箱通常选择在箱门或侧壁上开孔用来增强配电箱的透气性,但在外界气温较高的状态下,一些外配电箱仍旧存在散热问题,原因为内部电气元件过多单纯的依靠被动散热无法及时将热量排出,开孔的配电箱还存在雨水渗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包括贴合框、密封圈、风箱、通风框、快拆框和填芯,所述贴合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贴合框均套设在风箱的水平部分上,与风箱的弯曲部分相邻的一组贴合框与风箱焊接,该贴合框的密封圈槽内部设置有框密封圈,所述风箱的下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通风框,通风框通过螺丝穿过箱侧孔进入块螺纹孔与风箱固定,所述通风框通过连接卡扣的扣卡接条卡入卡接槽内部与快拆框连接,所述快拆框内部粘接固定有海绵制造的填芯。优选的,所述贴合框为边缘呈圆弧状的矩形框装结构,所述贴合框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框螺纹孔,所述框螺纹孔内侧的贴合框部分上开有密封圈槽,与风箱焊接固定的一组贴合框上开有与框螺纹孔位置配合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风箱的轮廓呈折弯的方管状结构,所述风箱下端开有两对箱侧孔,所述箱侧孔为沉孔。优选的,所述通风框为开口向下的矩形箱状结构,所述通风框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四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部设置有通风框外侧连通的块螺纹孔,所述通风框内部中央安装有风扇,所述限位块下方的通风框侧壁上均开有轮廓呈条状的卡接槽。优选的,所述快拆框的轮廓呈短方管状,所述快拆框上设置有四组与其呈一体式结构的连接卡扣,四组所述连接卡扣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卡扣上均设置有口卡接条,所述扣卡接条的轮廓为剖切面呈三角形块状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通过两组贴合框将风箱固定在配电箱的侧壁上,通过两组贴合框夹持框密封圈的方式消除间隙,避免雨水从配电箱和风箱的安装缝隙中渗入;风箱的入风口朝向地面,避免在雨季的时候雨水从风箱的进风口进入配电箱内部;填芯有两层作用,其一是过滤进入配电箱内部的灰尘,其二是为了阻挡雨水,砸落到地面的雨水因为溅射也存在弹入配电箱内部的问题,填芯可起到阻挡此部分雨水入箱的作用;通过风扇吸风的方式将空气灌入配电箱内部,提升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贴合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风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通风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通风框上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快拆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连接卡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贴合框、101密封圈槽、102框螺纹孔、2框密封圈、3风箱、301箱侧孔、4通风框、401限位块、402块螺纹孔、403风扇、404卡接槽、5快拆框、501连接卡扣、502扣卡接条、6填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包括贴合框1、密封圈、风箱3、通风框4、快拆框5和填芯6,所述贴合框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贴合框1均套设在风箱3的水平部分上,与风箱3的弯曲部分相邻的一组贴合框1与风箱3焊接,该贴合框1的密封圈槽101内部设置有框密封圈2,所述风箱3的下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通风框4,通风框4通过螺丝穿过箱侧孔301进入块螺纹孔402与风箱3固定,所述通风框4通过连接卡扣501的扣卡接条502卡入卡接槽404内部与快拆框5连接,所述快拆框5内部粘接固定有海绵制造的填芯6。具体的,所述贴合框1为边缘呈圆弧状的矩形框装结构,所述贴合框1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框螺纹孔102,所述框螺纹孔102内侧的贴合框1部分上开有密封圈槽101,与风箱3焊接固定的一组贴合框1上开有与框螺纹孔102位置配合的通孔,通过两组贴合框1将风箱3固定在配电箱的侧壁上。具体的,所述风箱3的轮廓呈折弯的方管状结构,所述风箱3下端开有两对箱侧孔301,所述箱侧孔301为沉孔,风箱3通过箱侧孔301固定通风框4。具体的,所述通风框4为开口向下的矩形箱状结构,所述通风框4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四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内部设置有通风框4外侧连通的块螺纹孔402,所述通风框4内部中央安装有风扇403,所述限位块401下方的通风框4侧壁上均开有轮廓呈条状的卡接槽404,通风框4用于向配电箱内部吸入空气。具体的,所述快拆框5的轮廓呈短方管状,所述快拆框5上设置有四组与其呈一体式结构的连接卡扣501,四组所述连接卡扣501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卡扣501上均设置有口卡接条,所述扣卡接条502的轮廓为剖切面呈三角形块状结构,快拆框5用于连接填芯。具体的,该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在配电箱的侧壁开孔,孔的轮廓参考风箱3的端面轮廓,将风箱3插入其中,另一组贴合框1套到配电箱内部的风箱3上,随后通过螺丝连接两组贴合框1,风扇用403于将风卷入配电箱内部,填芯6为耗材,在填芯6损坏时,拨动连接卡扣501将扣卡接条502拨出卡接槽404,拨出后即可拆除快拆框5及其内部粘接的填芯,安装时直接将填有新的填芯6的快拆框5塞入风箱3下端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包括贴合框(1)、密封圈、风箱(3)、通风框(4)、快拆框(5)和填芯(6),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框(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贴合框(1)均套设在风箱(3)的水平部分上,与风箱(3)的弯曲部分相邻的一组贴合框(1)与风箱(3)焊接,该贴合框(1)的密封圈槽(101)内部设置有框密封圈(2),所述风箱(3)的下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通风框(4),通风框(4)通过螺丝穿过箱侧孔(301)进入块螺纹孔(402)与风箱(3)固定,所述通风框(4)通过连接卡扣(501)的扣卡接条(502)卡入卡接槽(404)内部与快拆框(5)连接,所述快拆框(5)内部粘接固定有海绵制造的填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包括贴合框(1)、密封圈、风箱(3)、通风框(4)、快拆框(5)和填芯(6),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框(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贴合框(1)均套设在风箱(3)的水平部分上,与风箱(3)的弯曲部分相邻的一组贴合框(1)与风箱(3)焊接,该贴合框(1)的密封圈槽(101)内部设置有框密封圈(2),所述风箱(3)的下端开口内部设置有通风框(4),通风框(4)通过螺丝穿过箱侧孔(301)进入块螺纹孔(402)与风箱(3)固定,所述通风框(4)通过连接卡扣(501)的扣卡接条(502)卡入卡接槽(404)内部与快拆框(5)连接,所述快拆框(5)内部粘接固定有海绵制造的填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箱的防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框(1)为边缘呈圆弧状的矩形框装结构,所述贴合框(1)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框螺纹孔(102),所述框螺纹孔(102)内侧的贴合框(1)部分上开有密封圈槽(101),与风箱(3)焊接固定的一组贴合框(1)上开有与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鹏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