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18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涉及电池包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电池包内的电控制单元维修不便的问题。电池控制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具有插槽;插箱,插箱内置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电控制单元,插箱设置有用于使检测件对电控制单元进行检修的开口,插箱用于卡入插槽内,以使插箱与箱体相对固定且开口位于箱体内。电池包结构包括外壳和电池控制模块;外壳具有容纳空间以及开设于外壳的一侧插口;箱体位于容纳空间内,插槽与插口对应设置。运载工具包括电池包结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把电控制单元布置于插箱内,插箱与插槽滑动配合,维修时,只需要将插箱抽出,即可从开口直接对电控制单元进行维修,维修方便。

Battery control module, battery pack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包组件是一体式的,电器控制单元整体封装在电池包组件箱体内部,当电器控制单元发生故障要维修时,要把整个电池组件箱体拆开,维修困难、安全性不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模块,其能够解决现有电池包内的电控制单元维修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动运载工具,其能够解决现有电池包内的电控制单元维修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电池控制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具有插槽;插箱,插箱内置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电控制单元,插箱设置有用于使检测件对电控制单元进行检修的开口,插箱用于卡入插槽内,以使插箱与箱体相对固定且开口位于箱体内。可选地:箱体设置有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插接部;插箱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用于当插箱卡入插槽内时与第一插接部电连接。可选地:插箱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依次首尾连接且均与第五板连接,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均位于第五板的同一侧,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围合形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结构,电控制单元安装于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中的至少一者。可选地:第一板和第三板相对设置,第二插接部设置于第三板,第一板设置有与电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三插接部。可选地:第三板的部分朝向第一板的方向凹陷形成阶梯部,第二插接部设置于阶梯部,插箱卡入插槽内时,第三板的其余部分贴合插槽的内壁。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电池包结构包括外壳和电池控制模块;外壳具有容纳空间,以及开设于外壳的一侧且与容纳空间连通的插口;箱体与外壳连接且位于容纳空间内,插槽与插口对应设置,以使插箱通过插口伸入插槽内。可选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连接杆和依次叠设于容纳空间内的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电池模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设固定,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与外壳固定。可选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块、贴合设置于电池模块侧部的导热片以及依次固定设置于电池模块底部的加热片、隔热片、板件,导热片与加热片连接。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支撑有支撑套,支撑套支撑于电池模块和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板件之间,连接杆穿过支撑套。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包括电池包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通过把电控制单元布置于插箱内,插箱与插槽滑动配合,维修时,只需要将插箱抽出,即可从开口直接对电控制单元进行维修,方便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电池控制模块;110-插箱;111-第一板;112-第二板;1121-方形塑胶件;1122-滑轨;113-第三板;114-第四板;115-第五板;116-开口;117-第二插接部;118-第三插接部;119-阶梯部;120-箱体;121-第六板;122-第七板;123-第八板;124-第九板;125-插槽;126-第一插接部;127-滑槽;001-电池包结构;200-外壳;201-框壳;202-侧板;210-插口;300-电控制单元;400-电池模块;500-导热片;600-加热片;700-板件;800-支撑套;900-连接杆;011-铜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控制模块100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电池控制模块100,包括:箱体120,箱体120具有插槽125;插箱110,插箱110内置有用于与电池模块400电连接的电控制单元300,插箱110设置有用于使检测件对电控制单元300进行检修的开口116,插箱110用于卡入插槽125内,以使插箱110与箱体120相对固定且开口116位于箱体120内。“电控制单元300”主要包括,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主板,保险丝,继电器,预充电阻,截流电阻等电器原件。“检测件”包括能够用于对电控制单元300进行检修的各种工具,例如,电阻笔、电烙铁和焊枪等。插箱110与插槽125滑动配合,插箱110插入插槽125后能够与箱体120相对固定,插箱110的插拔方便快捷,电控制单元300拆装方便。插箱110与插槽125配合后,电控制单元300与电池模块400能够电连接;插箱110抽出插箱110后,电控制单元300暴露在开口116范围内,检修员能够通过开口116直接对电控制单元300进行检修,维修便捷,解决了以前电池包结构001维修困难的问题。可选地:继续参照图1,箱体120设置有与电池模块400电连接的第一插接部126;插箱110设置有第二插接部117,第二插接部117用于当插箱110卡入插槽125内时与第一插接部126电连接。其中,第一插接部126和第二插接部117采用接插件。插箱110插入插槽125装配好时,第二插接部117与第一插接部126互插,实现电控制单元300与电池模块400之间的电连接。插箱110抽出插槽125,第二插接部117与第一插接部126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插槽;插箱,所述插箱内置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电控制单元,所述插箱设置有用于使检测件对所述电控制单元进行检修的开口,所述插箱用于卡入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插箱与所述箱体相对固定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箱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插槽;插箱,所述插箱内置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电控制单元,所述插箱设置有用于使检测件对所述电控制单元进行检修的开口,所述插箱用于卡入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插箱与所述箱体相对固定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箱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有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插箱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用于当所述插箱卡入所述插槽内时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箱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依次首尾连接且均与所述第五板连接,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均位于所述第五板的同一侧,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围合形成一侧具有所述开口的结构,所述电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五板中的至少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板,所述第一板设置有与所述电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三插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张士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石新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