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能翼专利>正文

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1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包括盒体,该盒体内固定有B线圈,所述B线圈的两端连接在B线圈外联插座上,所述B线圈外联插座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所述盒体上还固定有A线圈闭合插座,该A线圈闭合插座设置有第一A线圈排座、第二A线圈排座,二者均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A线圈外联插座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有益效果:同时将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装配,且二者相对位置稳定,B线圈始终位于A线圈的线头插装位置,若A线圈大小改变,则两个线圈的中心距离变化,还能够一定程度降低两个线圈的互感现象,A线圈能够直接插拔,方便拆装整个线圈装置,同时A线圈的面积也能随意调节。

Two wire junction box for mounting electromagnetic decoupling coil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电磁法勘查的多用途发送接收一体化线圈设计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
技术介绍
电磁法勘探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地下水资源、地下管线和环境地质勘探等领域,其中常用的有频率域电磁法与时间域电磁法,采用电磁发送机产生激励一次场,通过接收机采集地质体感应的二次场,通过分析二次场探测地质体结构。现有的电磁消耦线圈往往是将线缆绕装成若干圈后直接连接电磁发送机,其接排线方式简单,缺少灵活性;同时,接收线圈与发送线圈在结构上缺少关联性,每次使用时都要调整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满足二者匹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其盒体内外的A、B线圈分别设置接线插座,且在外的A线圈由盒内闭合接线实现线圈闭合,需要时只需将A线圈的两端直接插拔于A线圈闭合插座即可工作,线圈拆装方便,也不用担心连接线长不足,还可通过不同的内部排线方式,在同样的绕装结构情况下实现灵活的线圈分布设计,盒体内的B线圈固定后,则令B线圈始终位于A线圈的线头插装位置,其相对位置稳定,无需每次拆装后调整二者的位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包括盒体,该盒体内固定有B线圈,所述B线圈的两端连接在B线圈外联插座上,所述B线圈外联插座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所述盒体上还固定有A线圈闭合插座,该A线圈闭合插座设置有第一A线圈排座、第二A线圈排座,二者均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用于插装A线圈的两端,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和第二A线圈排座之间并接有排线,其中:第一A线圈排座的首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的A1端,第二A线圈排座的末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的A2端,所述A线圈外联插座固定在所述盒体外表面。其中A线圈既可以是发送线圈,也能为接收线圈,当A线圈是发送线圈时,B线圈为接收线圈,当A线圈是接收线圈时,B线圈则为发送线圈。上述设计同时将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装配,且二者相对位置稳定,B线圈始终位于A线圈的线头插装位置,若A线圈大小改变,则两个线圈的中心距离变化,还能够一定程度降低两个线圈的互感现象,A线圈能够直接插拔,方便拆装整个线圈装置,同时A线圈的面积也能随意调节。进一步设计,所述A线圈为多芯线缆,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和第二A线圈排座之间并接的排线布置为:S12端连接S21端,S13端连接S22端,S14端连接S23端,……,S1n端连接S2端,S11端为第一A线圈排座的首端,且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的A1端,S2n端为第二A线圈排座的末端,且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的A2端。线圈的有效面积指的是线圈的单匝面积与匝数的乘积,在单匝面积一定时,可通过绕装不同匝数的线圈实现电磁线圈有效面积的变化,而绕装的线缆若采用多芯线缆时,能够等比增加线圈匝数;当选用多芯线缆作为A线圈时,只要将多芯进行跳线连接,每一圈就都能视为多圈的线圈,通过上述设计将A线圈的2个端头在双线头接线盒中进行跳线连接,如4芯线缆,将第一A线圈排座的第2芯(S12端)与第二A线圈排座的第1芯(S21端)连接,将第一A线圈排座的第3芯(S13端)与第二A线圈排座的第2芯(S22端)连接,将第一A线圈排座的第4芯(S14端)与第二A线圈排座的第3芯(S23端)连接,再将未跳线的二线芯(S11端、S2n端)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就能形成线圈绕装匝数乘以线芯数的实际线缆圈数。更进一步,所述盒体内固定有绕线器,该绕线器上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上绕装所述B线圈。绕线器可将B线圈绕装成空心式线圈。进一步设计,所述盒体固装于线束引导器的上表面。线束引导器为收束A线圈的紧束夹,多个线束引导器可形成供A线圈绕装的线圈支撑,A线圈绕装多圈后将线头插装在其中一个线束引导器上表面的盒体上,即成为封闭的线圈。双线头接线盒底面可开设长条状的安装孔,螺栓穿过该长条状的安装孔后与线束引导器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线束引导器的上表面靠近所述A线圈闭合插座处设置有线缆紧固装置,所述线缆紧固装置的线缆通道正对所述A线圈闭合插座。更进一步设计,所述线缆紧固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线缆通道两侧的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所述偏心扳手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套装在偏心转轴上,所述偏心转轴与固定挡块均垂直固定于所述线圈紧束夹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夹持的空间即为线缆通道。所述偏心扳手设有沿转动轴心径向发散的紧固齿。通过上述设计,A线圈的端头穿过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之间的线缆通道,并接入双线头接线盒。偏心扳手绕偏心转轴转动可调节发送线圈线缆的紧固或松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同时将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装配,且二者相对位置稳定,B线圈始终位于A线圈的线头插装位置,若A线圈大小改变,则两个线圈的中心距离变化,还能够一定程度降低两个线圈的互感现象,A线圈能够直接插拔,方便拆装整个线圈装置,同时A线圈的面积也能随意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盒体内部示意图;图3为装配线缆后的剖视图;图4为偏心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如图1、2、3所示,包括盒体4,该盒体4内固定有B线圈5,所述B线圈5的两端连接在B线圈外联插座44上,所述B线圈外联插座44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所述盒体4上还固定有A线圈闭合插座42,该A线圈闭合插座42设置有第一A线圈排座42a、第二A线圈排座42b,二者均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用于插装A线圈3的两端,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42a和第二A线圈排座42b之间并接有排线,其中:第一A线圈排座42a的首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1端,第二A线圈排座42b的末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2端,所述A线圈外联插座43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所述A线圈3为多芯线缆,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42a和第二A线圈排座42b之间并接的排线布置为:S12端连接S21端,S13端连接S22端,S14端连接S23端,……,S1n端连接S2n-1端,S11端为第一A线圈排座42a的首端,且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1端,S2n端为第二A线圈排座42b的末端,且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2端。所述盒体4内固定有绕线器41,该绕线器41上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上绕装所述B线圈5。所述盒体4固装于线束引导器2的上表面。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A线圈闭合插座42处设置有线缆紧固装置21,所述线缆紧固装置21的线缆通道正对所述A线圈闭合插座42。所述线缆紧固装置21包括分别位于线缆通道两侧的固定挡块21a与偏心扳手21b,所述偏心扳手21b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套装在偏心转轴21c上,所述偏心转轴21c与固定挡块21a均垂直固定于所述线圈紧束夹122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挡块21a与偏心扳手21b夹持的空间即为线缆通道。如图4,所述偏心扳手21b设有沿转动轴心径向发散的紧固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包括盒体(4),该盒体(4)内固定有B线圈(5),所述B线圈(5)的两端连接在B线圈外联插座(44)上,所述B线圈外联插座(44)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上还固定有A线圈闭合插座(42),该A线圈闭合插座(42)设置有第一A线圈排座(42a)、第二A线圈排座(42b),二者均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用于插装A线圈(3)的两端,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42a)和第二A线圈排座(42b)之间并接有排线,其中:第一A线圈排座(42a)的首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1端,第二A线圈排座(42b)的末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2端,所述A线圈外联插座(43)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包括盒体(4),该盒体(4)内固定有B线圈(5),所述B线圈(5)的两端连接在B线圈外联插座(44)上,所述B线圈外联插座(44)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上还固定有A线圈闭合插座(42),该A线圈闭合插座(42)设置有第一A线圈排座(42a)、第二A线圈排座(42b),二者均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用于插装A线圈(3)的两端,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42a)和第二A线圈排座(42b)之间并接有排线,其中:第一A线圈排座(42a)的首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1端,第二A线圈排座(42b)的末端接线柱连接在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2端,所述A线圈外联插座(43)固定在所述盒体(4)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的双线头接线盒,特征在于,所述A线圈(3)为多芯线缆,所述第一A线圈排座(42a)和第二A线圈排座(42b)之间并接的排线布置为:S12端连接S21端,S13端连接S22端,S14端连接S23端,……,S1n端连接S2(n-1)端,S11端为第一A线圈排座(42a)的首端,且连接A线圈外联插座(43)的A1端,S2n端为第二A线圈排座(42b)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先吴牧阳王浩文付能翼王耀刘龙欢徐正玉李军强陈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付能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