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8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单元、支撑座、连杆和自动排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自动排水机构,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冷凝水回收装置的自动排水,且使装置具有多层屏障,能够使水流变缓慢,调节水的流速,使水流按照要求流出,实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排水效率高的特点。

An automatic drainage device for condensate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冷凝水回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凝水产生于蒸汽在加热和输送的过程中,因此它不但水质好而且含有大量热量,密闭式冷凝水回收设备是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关键设备,可广泛运用于造纸、化工、食品、制药、粮油加工、橡胶、棉纺、印染、木业及其他行业的工业企业的有蒸汽供热系统的冷凝水闭式回收,同时冷凝水回收装置能够将不能直接利用的各种压力下的低压蒸汽的冷凝水有效回收,减少了软化水的流失和热污染,充分节约燃料和软化水资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冷凝水回收自动排水装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实际运用当中,存储冷凝水的罐很容易发生水溢出,因此设计了一款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具有纯机械结构实现冷凝水回收装置自动排水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同时具有双层壳体,承受水压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单元、支撑座、连杆和自动排水机构,所述壳体由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及型腔组成,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不同直径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厚度不同的型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机械连接,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顶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内部相连通的气孔,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的上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水。优选的,所述排水单元由进水口、排水口和排污口组成,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分别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的上部和下部且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下部且靠近排水口的一侧位置处。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位于型腔里,且支撑座由下支撑座一、下支撑座二、上支撑座一、上支撑座二和内层支撑座组成,所述下支撑座一、下支撑座二、上支撑座一和上支撑座二均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相固定,所述内层支撑座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相固定。优选的,所述上支撑座二位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上部的弯角处,所述内层支撑座位于上支撑座二的下方,所述上支撑座一位于上支撑座二和内层支撑座的下方,且上支撑座一与上支撑座二位于同侧,所述下支撑座二位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下部的弯角处,所述下支撑座一位于下支撑座二的右下方,且下支撑座一与下支撑座二位于同侧。优选的,所述连杆由异形连杆和长连杆组成,所述异形连杆的上部弯有一定弧度,且异形连杆的弯弧端延伸至挡板底端的外部,所述长连杆的一端与异形连杆的下端通过销连接,且长连杆下端的上部固定在下支撑座一和下支撑座二上。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大小根据实际设备的大小以及型腔的空间来确定,且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布置根据各段连杆的力臂以及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里液体对排水口的压力进行计算。优选的,所述自动排水机构由溢水口和排水口固定装置组成,所述溢水口包括上溢出口和下溢出口,所述上溢出口和下溢出口均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上部一侧,且上溢出口和下溢出口相对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的一端均正对挡板的内壁,所述上溢出口位于下溢出口上方,所述排水口固定装置由环形支撑板、弹簧、盖板和塞头组成,所述环形支撑板设置在排水口的顶端外部,且环形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固定有盖板,且盖板底部位于两个弹簧之间设置有塞头,所述塞头的底部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直径大于排水口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自动排水机构,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冷凝水回收装置的自动排水,且使装置具有多层屏障,能够高效使水流变缓慢,调节水的流速,使水流按照要求流出,便于冷凝水回收装置的排水,实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排水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水口;2-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3-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4-型腔;5-冷凝水;6-塞头;7-排水口;8-环形支撑板;9-盖板;10-下支撑座一;11-下支撑座二;12-长连杆;13-上支撑座一;14-内层支撑座;15-上支撑座二;16-异形连杆;17-挡板;18-上溢出口;19-下溢出口;20-弹簧;21-排污口;22-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单元、支撑座、连杆和自动排水机构,壳体由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及型腔4组成,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是一个封闭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铸造体,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变形,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不同直径的孔,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厚度不同的型腔4,用于自动排水机构的布置,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机械连接,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孔,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顶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内部相连通的气孔22,用于维持装置的压力,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挡板17,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水5。进一步的,排水单元由进水口1、排水口7和排污口21组成,进水口1与排水口7分别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且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进水口1与排水口7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排污口21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下部且靠近排水口7的一侧位置处,在每次系统开启后要进行排污处理,以保证装置内部的洁净。具体地,支撑座位于型腔4里,且支撑座由下支撑座一10、下支撑座二11、上支撑座一13、上支撑座二15和内层支撑座14组成,下支撑座一10、下支撑座二11、上支撑座一13和上支撑座二15均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相固定,内层支撑座14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相固定,支撑座起到固定连杆的作用,连杆可以依靠支撑座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值得说明的是,上支撑座二15位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上部的弯角处,内层支撑座14位于上支撑座二15的下方,上支撑座一13位于上支撑座二15和内层支撑座14的下方,且上支撑座一13与上支撑座二15位于同侧,下支撑座二11位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下部的弯角处,下支撑座一10位于下支撑座二11的右下方,且下支撑座一10与下支撑座二11位于同侧,支撑座的具体位置布置可见附图。进一步的,连杆由异形连杆16和长连杆12组成,异形连杆16的上部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单元、支撑座、连杆和自动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及型腔(4)组成,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不同直径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厚度不同的所述型腔(4),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机械连接,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靠近所述进水口(1)的一侧开设有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内部相连通的气孔(22),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挡板(17),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单元、支撑座、连杆和自动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及型腔(4)组成,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不同直径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厚度不同的所述型腔(4),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通过机械连接,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孔,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靠近所述进水口(1)的一侧开设有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内部相连通的气孔(22),且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挡板(17),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内部填充有冷凝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由所述进水口(1)、排水口(7)和排污口(21)组成,所述进水口(1)与排水口(7)分别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且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1)与排水口(7)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排污口(21)设置在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下部且靠近排水口(7)的一侧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型腔(4)里,且支撑座由下支撑座一(10)、下支撑座二(11)、上支撑座一(13)、上支撑座二(15)和内层支撑座(14)组成,所述下支撑座一(10)、下支撑座二(11)、上支撑座一(13)和上支撑座二(15)均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相固定,所述内层支撑座(14)与冷凝水回收装置内壳(3)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冷凝水回收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二(15)位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外壳(2)上部的弯角处,所述内层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建华巫毅赵凡超李威巍孙俊峰吴晓波曾伟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