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41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搭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的下表面卡接在卡座内,所述卡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该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通过设置过滤芯、曝气池和生物滤池,污水经过过滤芯时,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会被过滤芯阻挡在壳体内,过滤后的污水会通过管道流到曝气池内,在叶轮旋转的作用下,剧烈搅动曝气池内的污水,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保证污水与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充分的反应,然后把污水排到生物滤池内,使得污水中的生物和杂质能够再次被过滤分解,从而使得排水管内排出的水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致病菌毒、原料夹带的泥砂及其它有机物等等,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一般无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死亡,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恶化水质,污染环境,而常规沉淀池技术很难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达不到食品绿色工业要求的污水零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解决了食品工业污水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死亡,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恶化水质,污染环境,而常规沉淀池技术很难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达不到食品绿色工业要求污水零排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搭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的下表面卡接在卡座内,所述卡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卡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穿过卡座延伸到过滤芯内,所述管道的表面套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卡接在曝气池左侧面的上方。所述曝气池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均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轴承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曝气池的右侧面,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叶轮,且若干个叶轮均位于曝气池内。所述曝气池内壁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与生物滤池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生物滤池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块与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右端,所述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且两个固定块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曝气池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曝气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活性污泥,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面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生物滤池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曝气池右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通过设置过滤芯、曝气池和生物滤池,污水经过过滤芯时,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会被过滤芯阻挡在壳体内,过滤后的污水会通过管道流到曝气池内,在叶轮旋转的作用下,剧烈搅动曝气池内的污水,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保证污水与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充分的反应,然后把污水排到生物滤池内,使得污水中的生物和杂质能够再次被过滤分解,从而使得排水管内排出的水不会污染环境。2、该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通过设置盖板和把手,人们使用把手可以方便的把过滤芯取下,进而方便了人们清理过滤芯和除去壳体内的杂质,防止过滤芯表面杂质过多而导致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过滤芯能够持续正常的工作,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转轴在两个轴承内旋转,从而使得转轴带动叶轮搅动曝气池内的污水,增加污水与空气中的氧充分的接触,通过设置阀门,人们可以灵活的控制连接管的开通和闭合,保证曝气池内的污水与氧充分接触后,才会流入到生物滤池内,从而方便了人们操作工艺的流程。3、该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通过设置进水管和排水管,确保了整个装置内污水的进入和流出,使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通过设置卡座,使得过滤芯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壳体内,同时也能够被人们拆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叶轮右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板、3过滤芯、4把手、5卡座、6管道、7管套、8曝气池、9轴承、10转轴、11驱动装置、111电机、112固定块、12叶轮、13连接管、14阀门、15生物滤池、16支持块、17进水管、18排水管、19电源、20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4,把手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盖板2和把手4,人们使用把手4可以方便的把过滤芯3取下,进而方便了人们清理过滤芯3和除去壳体1内的杂质,防止过滤芯3表面杂质过多而导致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过滤芯3能够持续正常的工作,盖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芯3,过滤芯3的下表面卡接在卡座5内,卡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卡座5,使得过滤芯3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内,同时也能够被人们拆下,壳体1的下表面卡接有管道6,且管道6的一端穿过卡座5延伸到过滤芯3内,管道6的表面套接有管套7,管套7卡接在曝气池8左侧面的上方。曝气池8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9,且两个轴承9均套接在转轴10上,转轴10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轴承9与驱动装置1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曝气池8的右侧面,驱动装置11包括电机111,电机1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转轴10的右端,电机111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块112的相对面,且两个固定块112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曝气池8的右侧面,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1,电机111输出轴旋转带动转轴10在两个轴承9内旋转,从而使得转轴10带动叶轮12搅动曝气池8内的污水,增加污水与空气中的氧充分的接触,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叶轮12,且若干个叶轮12均位于曝气池8内,曝气池8右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电源19,通过设置电源19,能够为电机111提供电能,电源19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20,电源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0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11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开关20,使得工人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电机111的正常工作。曝气池8内壁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13,曝气池8内的底部设置有活性污泥,连接管13内设置有阀门14,通过设置阀门14,人们可以灵活的控制连接管13的开通和闭合,保证曝气池8内的污水与氧充分接触后,才会流入到生物滤池15内,从而方便了人们操作工艺的流程,连接管13的左端与生物滤池15的右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过滤芯3、曝气池8和生物滤池15,污水经过过滤芯3时,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会被过滤芯3阻挡在壳体1内,过滤后的污水会通过管道6流到曝气池8内,在叶轮12旋转的作用下,剧烈搅动曝气池8内的污水,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保证污水与曝气池8内活性污泥充分的反应,然后把污水排到生物滤池15内,使得污水中的生物和杂质能够再次被过滤分解,从而使得排水管18内排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芯(3),所述过滤芯(3)的下表面卡接在卡座(5)内,所述卡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卡接有管道(6),且管道(6)的一端穿过卡座(5)延伸到过滤芯(3)内,所述管道(6)的表面套接有管套(7),所述管套(7)卡接在曝气池(8)左侧面的上方;所述曝气池(8)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9),且两个轴承(9)均套接在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轴承(9)与驱动装置(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曝气池(8)的右侧面,所述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叶轮(12),且若干个叶轮(12)均位于曝气池(8)内;所述曝气池(8)内壁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左端与生物滤池(15)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生物滤池(15)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块与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搭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过滤芯(3),所述过滤芯(3)的下表面卡接在卡座(5)内,所述卡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卡接有管道(6),且管道(6)的一端穿过卡座(5)延伸到过滤芯(3)内,所述管道(6)的表面套接有管套(7),所述管套(7)卡接在曝气池(8)左侧面的上方;所述曝气池(8)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9),且两个轴承(9)均套接在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轴承(9)与驱动装置(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曝气池(8)的右侧面,所述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叶轮(12),且若干个叶轮(12)均位于曝气池(8)内;所述曝气池(8)内壁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左端与生物滤池(15)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生物滤池(15)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块与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钰林文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达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