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36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针对现有的混凝土提升装置的料斗取料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塔吊和料斗,等距的固定有四个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料斗的顶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固定环,固定环与挂钩固定连接,料斗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盘,固定盘的顶部等距的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脚,支脚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支脚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位于第二固定孔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对支脚的位置进行调节,解决了混凝土提升装置的料斗取料不方便的问题。

A lif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经常需要用到混凝土,有时候需要将混凝土运送到较高的位置进行施工,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塔吊将装有混凝土的料斗提升到施工的高度。料斗为了方便放置在地面上盛装混凝土,一般料斗都会安装有固定支脚,但是由于这些固定支脚是固定安装的,因此当料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取用混凝土时固定支脚就会对工人的操作带俩影响,对混凝土的取用带来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解决了混凝土提升装置的料斗取料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包括塔吊和料斗,等距的固定有四个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料斗的顶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固定环,固定环与挂钩固定连接,料斗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盘,固定盘的顶部等距的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脚,支脚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外部,支脚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位于第二固定孔的底部,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卡孔,通孔的另一侧开设有安置孔,安置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延伸至卡孔的内部,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有调节柱,调节柱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盘的外部,调节柱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块与安置孔的侧壁之间,料斗的底部固定有出料管。优选的,所述支脚位于固定盘上方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固定盘的顶部相接触,支脚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第一固定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固定孔相配合,调节柱位于固定盘外部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优选的,所述通孔和支脚均为矩形结构,支脚的外壁与通孔的侧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连接绳和吊绳均为钢丝绳,出料管上固定有阀门。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盘、固定块、卡孔、安置孔、弹簧、调节柱、固定板、支脚、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间的配合,便于对支脚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在将料斗提升后支脚影响到工人对混凝土的取用。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对支脚的位置进行调节,解决了混凝土提升装置的料斗取料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1塔吊、2连接板、3连接绳、4挂钩、5固定环、6料斗、7固定盘、8支脚、9出料管、10阀门、11、第一挡板12调节柱、13第一固定孔、14第二挡板、15通孔、16固定板、17安置孔、18卡孔、19固定块、20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包括塔吊1和料斗6,塔吊1的吊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底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连接绳3,连接绳3的一端固定有挂钩4,料斗6的顶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固定环5,固定环5与挂钩4固定连接,料斗6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盘7,固定盘7的顶部等距的开设有四个通孔15,四个通孔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脚8,支脚8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15的外部,支脚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20,第一固定孔13位于第二固定孔20的底部,通孔15的一侧开设有卡孔18,通孔15的另一侧开设有安置孔17,安置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20延伸至卡孔18的内部,固定块19的另一端固定有调节柱12,调节柱1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盘7的外部,调节柱1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块19与安置孔17的侧壁之间,料斗6的底部固定有出料管9。本实施例中,支脚8位于固定盘7上方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11,第一挡板11与固定盘7的顶部相接触,支脚8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挡板14,第二挡板14位于第一固定孔13的下方,第二挡板14与第一固定孔13相配合,调节柱12位于固定盘7外部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6,通孔15和支脚8均为矩形结构,支脚8的外壁与通孔15的侧壁相接触,连接绳3和吊绳均为钢丝绳,出料管9上固定有阀门10。本实施例中,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焊接固定或者螺栓固定方式中的一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工作原理:将料斗2吊起后,向外调节柱12,调节柱12带动固定块19逐渐退出卡孔18和第二固定孔20的内部,弹簧被压缩,然后向上推动支脚8,直到第二挡板14与固定盘7的底部接触后,此时第一固定孔13与安置孔17相对,松开调节柱12,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块19穿过第一固定孔13重新卡进卡孔18的内部,支脚8被固定住,按同样的方式对剩余的三个支脚8进行相同的操作,使得支脚8的底部位于出料管9的上方,避免了支脚8对工人取用混凝土造成阻碍,相反,需要将料斗6放在地面上时,通过调节柱12将固定块19拔出第一固定孔13的内部,然后向下拉动支脚8,使得第一挡板11与固定盘7的顶部接触,此时,第二固定孔20正好与安置孔17相对,松开调节柱12,固定块19穿过第二固定孔20靠近卡孔18的内部,从而将支脚8固定柱,再对剩余的四个支脚8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包括塔吊(1)和料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1)的吊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底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连接绳(3),连接绳(3)的一端固定有挂钩(4),所述料斗(6)的顶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固定环(5),固定环(5)与挂钩(4)固定连接,料斗(6)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盘(7),固定盘(7)的顶部等距的开设有四个通孔(15),四个通孔(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脚(8),支脚(8)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15)的外部,支脚(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20),第一固定孔(13)位于第二固定孔(20)的底部,通孔(15)的一侧开设有卡孔(18),通孔(15)的另一侧开设有安置孔(17),安置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20)延伸至卡孔(18)的内部,固定块(19)的另一端固定有调节柱(12),调节柱(1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盘(7)的外部,调节柱(1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块(19)与安置孔(17)的侧壁之间,料斗(6)的底部固定有出料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的提升装置,包括塔吊(1)和料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1)的吊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底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连接绳(3),连接绳(3)的一端固定有挂钩(4),所述料斗(6)的顶部等距的固定有四个固定环(5),固定环(5)与挂钩(4)固定连接,料斗(6)的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盘(7),固定盘(7)的顶部等距的开设有四个通孔(15),四个通孔(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支脚(8),支脚(8)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15)的外部,支脚(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20),第一固定孔(13)位于第二固定孔(20)的底部,通孔(15)的一侧开设有卡孔(18),通孔(15)的另一侧开设有安置孔(17),安置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20)延伸至卡孔(18)的内部,固定块(19)的另一端固定有调节柱(12),调节柱(1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共谊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