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数个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通过通道而依次相通的加样池、定量池、标记物池、反应池和废液池,所述加样池、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被设置为依次远离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的轴心;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与所述加样池相通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通过气孔通道分别与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的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以离心力为主动驱动力,集成样品定量、反应和检测于一体,操作简单,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全自动化完成,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
本技术属于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免疫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
技术介绍
免疫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等。酶联免疫吸附法属于比较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具有操作复杂、耗时长、试剂消耗量大等缺点。化学发光法多依赖全自动大型设备,使用成本较高。免疫层析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检测通量低。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微尺度流体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物分析领域,如Abaxis的piccolo系列生化分析试剂盘、Biometrix的FilmAraay多重PCR分析仪、Alere和微点生物的免疫检测试剂卡等。这些用于免疫检测的微流控技术,多为被动式微流控,存在着对试剂卡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以及不同批次的产品性能较难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数个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通过通道而依次相通的加样池、定量池、标记物池、反应池和废液池,所述加样池、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被设置为依次远离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的轴心,以便能够通过离心力让所述加样池内的液体按顺序流过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直至到达所述废液池;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与所述加样池相通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通过气孔通道分别与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的气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由作为上层的盖板层和作为下层的通道层构成,所述加样孔和所述气孔作为设置在所述盖板层上的通孔分别与设置在所述通道层上的所述加样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样池的体积为1.5至15mm3,所述定量池的体积为1至10mm3,所标记物池的体积为2至20mm3,所述反应池的体积为2至20mm3,以及所述废液池的体积为5至20mm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定量池和所述标记物池之间以及所述标记物池和所述反应池之间通过S型通道相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S型通道的内部表面由疏水层构成。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S型通道的内径为50μm至5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之间的通道包括至少一段反S型超细通道,所述反S型超细通道的内径为1μm至1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量池的入口通道和所述废液池之间的溢流通道,用于在所述定量池已充满液体时多余液体能够被排出至所述废液池。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溢流通道的内径为20μm至2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样孔的通孔面积为所述加样池面积的1/5至1/2。本技术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以离心力为主动驱动力,集成样品定量、反应和检测于一体,操作简单,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全自动化完成,无需专业人员操作。该试剂盘操作灵活,一次检测可同时完成多个反应,既可以是单个样品多个指标,也可以是单个指标多个样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盖板层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通道层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通道层上一个反应模块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数个反应模块。该本体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紧密贴合。上层为盖板层,其上设有多组不同功能的通孔;下层为通道层,其上设置有多组不同尺寸和功能的凹槽和通道。凹槽可以包括加样池、定量池、标记物池、反应池和废液池。在这些凹槽之间以及它们与上层的通孔之间可通过各种通道连接。上层的一组通孔和下层的一组凹槽在上下层按对应位置紧密贴合后形成一个反应模块,同时这些凹槽也形成了仅通过各种通道与其它结构保持联系的腔体。这里所命名的“加样池”、“定量池”等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和易于理解,并不表示它们必然具有不同的形状或大小。另外,这里将本技术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分为上下两层,仅是出于方便加工和填充试剂的考虑,并不排除一体成型的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主体包括盖板层1(图1)和通道层2(图2)。对于每个反应模块,盖板层1设置有四个通孔,包括加样孔101和三个气孔102;通道层2设置有加样池201、定量池202、标记物池203、反应池204、废液池205、定量池入口通道211、溢流通道212、两个S型通道213、超细通道214、以及三个气孔通道215(参见图3的反应模块放大图,其中仅显示通道层结构)。图2中显示了每个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包括8个独立的反应模块。然而,显然的是,其也可以例如为2个、3个、6个、10个或更多个反应模块。盖板层1上的加样孔101,被置于通道层2的加样池201的正上方。加样孔101的通孔面积为加样池201面积的1/5至1/2。盖板层1上的气孔102分别通过气孔通道215与通道层2的标记物池203、反应池204、和废液池205相连。气孔102的通孔内径尺寸为0.5至2mm。通道层2上的各个结构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深度尺寸例如为50μm至3mm。加样池201位于靠近试剂盘轴心221的位置,样品可由加样孔101加至加样池201。加样池201的体积可以为1.5至15mm3。定量池202的入口通过定量池入口通道211与加样池201相连,出口通过S型通道213与标记物池203相连。定量池202的体积为1至10mm3。S型通道213的内径为50μm至500μm。标记物池203的入口通过S型通道213与定量池202相连,出口通过S型通道213与反应池204相连。标记物池203的体积为2至20mm3。标记物池203中可预装干燥试剂,该干燥试剂例如为经一定方式(如冻干、超声喷雾干燥等)干燥处理后的抗体偶联标记物。标记物例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荧光染料、荧光微球、吖啶酯等常用的免疫显色标记物。反应池204的入口通过S型通道213与标记物池203相连。反应池204的体积为2至20mm3。反应池204的出口与废液池205之间设有一段反S型的超细通道214。该超细通道214用于截留反应池204中预装的捕获试剂(例如,相对较大尺寸的微球)。超细通道214的宽度为1μm至10μm。废液池205用于废液的收集,其体积为5至20mm3。所述捕获试剂可以是具有捕获功能的干燥试剂,例如经一定方式(如冻干、超声喷雾干燥等)干燥处理后的微球偶联物。该微球可以是磁性微球、乳胶微球、二氧化硅微球等生物学常用的微型小球,粒径在15μm至100μm之间。微球表面偶联有捕获分子,例如抗体和包含链霉亲合素在内的蛋白等。偶联方法通常包括羧基、羟基、氨基、甲苯磺酸基等偶联方式,以及物理吸附。这些捕获分子用于将样品中的待测物质捕获至微球表面,然后使用相应的表征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溢流通道212位于定量池入口通道211与废液池205之间,用于将多余样品排至废液池205。溢流通道212的内径为20μm至200μm。气孔通道215分别位于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数个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通过通道而依次相通的加样池、定量池、标记物池、反应池和废液池,所述加样池、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被设置为依次远离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的轴心,以便能够通过离心力让所述加样池内的液体按顺序流过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直至到达所述废液池;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与所述加样池相通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通过气孔通道分别与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的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数个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通过通道而依次相通的加样池、定量池、标记物池、反应池和废液池,所述加样池、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被设置为依次远离所述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的轴心,以便能够通过离心力让所述加样池内的液体按顺序流过所述定量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直至到达所述废液池;所述反应模块的每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与所述加样池相通的加样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上并通过气孔通道分别与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的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作为上层的盖板层和作为下层的通道层构成,所述加样孔和所述气孔作为设置在所述盖板层上的通孔分别与设置在所述通道层上的所述加样池、所述标记物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废液池相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试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池的体积为1.5至15mm3,所述定量池的体积为1至10mm3,所标记物池的体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屹,刘枫,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芥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