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62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均匀开有吸气孔,第一管道穿过地下室延伸,延伸的第一管道与中间箱连通,延伸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泵;中间箱底部设置竖直的隔板,隔板上连接滤网,滤网顶部固定在中间箱顶部,中间箱一侧连接第六管道,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泵,第六管道通过三通阀与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设置在地下室侧壁,第二管道上开有出气孔。解决地下室粉尘不易除去的问题。

Baseme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种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为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全地下室半地下室即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小于等于1/2者。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的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的厚度按首层使用荷载计算,防空地下室则应按相应的防护等级的荷载计算。在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渗透能力和抗浮力的能力。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要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结产生的侧压力,因此地下室墙的厚度应按计算确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部分相同。当地下室的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了保证采光和通风,应设采光井。采光井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箅子组成,一般每个窗户设一个,当窗户的距离很近时,也可将采光井连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解决地下室粉尘不易除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均匀开有吸气孔,第一管道穿过地下室延伸,延伸的第一管道与中间箱连通,延伸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泵;中间箱底部设置竖直的隔板,隔板上连接滤网,滤网顶部固定在中间箱顶部,中间箱一侧连接第六管道,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泵,第六管道通过三通阀与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设置在地下室侧壁,第二管道上开有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箱侧壁设置滑轨,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设置带动杆,带动杆均由外部往复电机带动,外部往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带动杆设置在夹板侧壁,两个伸缩夹板上固定设置吸水棉,吸水棉上下设置挡板,下部的挡板设置在中间箱侧壁固定设置的固定板上,且两个下部挡板间的固定板上开有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上的带动杆侧壁设置刷柄,刷柄上设置刷毛,刷毛与滤网表面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箱两侧分别连接第八管道、第七管道,第八管道、第七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箱与第四管道连通,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第六管道通过通过三通阀与第五管道连通,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上的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下部的中间箱侧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中延伸的第一管道的第一气泵使得地下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管道的吸气孔吸气,吸收的气体进入中间箱,地下室内的空气中含有粉尘,粉尘不能通过中间箱内的滤网,粉尘收集在滤网左侧的中间箱内,粉尘除去后的空气再经过第六管道、第三管道最后再进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出气孔输出空气,有利于改善地下室内的空气环境。2、空气的湿度过大影响核桃和核桃一些中间产品的保存,进入中间箱内的空气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的吸水棉,吸水棉开有对空气中水分吸除,同时控制器使得第一滑轨上带动杆带动夹板往复运动时,第二滑轨上带动杆不运动,当控制器使得第二滑轨上带动杆带动夹板往复运动时,第一滑轨上带动杆不运动,便于吸水棉对空气进行吸水,带动杆带动夹板往复运动时吸水棉内的水分压缩,进入中间箱右侧底部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滑轨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管道、2-地下室、3-第二管道、4-第一气泵、5-第八管道、6-隔板、7-滤网、8-中间箱、9-第三管道、10-第四管道、11-刷毛、12-刷柄、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第二气泵、16-三通阀、17-第五管道、18-第六管道、19-液位传感器、20-第七管道、21-带动杆、22-滑轨、23-伸缩夹板、24-吸水棉、2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地下室2,地下室2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上均匀开有吸气孔,第一管道1穿过地下室2延伸,延伸的第一管道1与中间箱8连通,延伸的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第一气泵4;中间箱8底部设置竖直的隔板6,隔板6上连接滤网7,滤网7顶部固定在中间箱8顶部,中间箱8一侧连接第六管道18,第六管道18上设置有第二气泵15,第六管道18通过三通阀16与第三管道9连通,第三管道9与第二管道3连通,第二管道3设置在地下室2侧壁,第二管道3上开有出气孔;在核桃生产的过程中,地下室存储需要保存的一些核桃产品,延伸的第一管道1的第一气泵4使得地下室2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管道1的吸气孔吸气,吸收的气体进入中间箱8,地下室2内的空气中含有粉尘,粉尘来自于空气的自然沉降或者地下室2等其他原因带来的粉尘,粉尘不能通过中间箱8内的滤网7,粉尘收集在滤网7左侧的中间箱8内,粉尘除去后的空气再经过第六管道18、第三管道9最后再进入第二管道3,第二管道3的出气孔输出空气,利于地下室2的空气粉尘含量少,有利于改善地下室2内的空气环境。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中间箱8侧壁设置滑轨22,滑轨22包括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上均设置带动杆21,带动杆21均由外部往复电机带动,外部往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带动杆21设置在夹板23侧壁,两个伸缩夹板23上固定设置吸水棉24,吸水棉24上下设置挡板25,下部的挡板25设置在中间箱8侧壁固定设置的固定板上,且两个下部挡板25间的固定板上开有水孔;在核桃生产的过程中,地下室存储需要保存的一些核桃产品,空气的湿度过大影响核桃和核桃一些中间产品的保存,进入中间箱8内的空气通过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上的吸水棉24,吸水棉24开有对空气中水分吸除,同时控制器使得第一滑轨13上带动杆21带动夹板23往复运动时,第二滑轨14上带动杆21不运动,当控制器使得第二滑轨14上带动杆21带动夹板23往复运动时,第一滑轨13上带动杆21不运动,便于吸水棉24对空气进行吸水,且带动杆21带动夹板23往复运动时吸水棉24内的水分压缩,进入中间箱8右侧底部收集,满足需要。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第一滑轨13上的带动杆21侧壁设置刷柄12,刷柄12上设置刷毛11,刷毛11与滤网7表面相贴合;第一滑轨13上的带动杆21往复运动时,带动杆21也带动刷柄12上的刷毛11对滤网7进行清扫,减少粉尘堵塞滤网7。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地下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2)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上均匀开有吸气孔,第一管道(1)穿过地下室(2)延伸,延伸的第一管道(1)与中间箱(8)连通,延伸的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第一气泵(4);中间箱(8)底部设置竖直的隔板(6),隔板(6)上连接滤网(7),滤网(7)顶部固定在中间箱(8)顶部,中间箱(8)一侧连接第六管道(18),第六管道(18)上设置有第二气泵(15),第六管道(18)通过三通阀(16)与第三管道(9)连通,第三管道(9)与第二管道(3)连通,第二管道(3)设置在地下室(2)侧壁,第二管道(3)上开有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地下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2)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上均匀开有吸气孔,第一管道(1)穿过地下室(2)延伸,延伸的第一管道(1)与中间箱(8)连通,延伸的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第一气泵(4);中间箱(8)底部设置竖直的隔板(6),隔板(6)上连接滤网(7),滤网(7)顶部固定在中间箱(8)顶部,中间箱(8)一侧连接第六管道(18),第六管道(18)上设置有第二气泵(15),第六管道(18)通过三通阀(16)与第三管道(9)连通,第三管道(9)与第二管道(3)连通,第二管道(3)设置在地下室(2)侧壁,第二管道(3)上开有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设备检修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8)侧壁设置滑轨(22),滑轨(22)包括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第一滑轨(13)和第二滑轨(14)上均设置带动杆(21),带动杆(21)均由外部往复电机带动,外部往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带动杆(21)设置在夹板(23)侧壁,两个伸缩夹板(23)上固定设置吸水棉(24),吸水棉(24)上下设置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进段学荣黄翔刘春张达甫陈俊李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