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9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滚玩具车,包括车架、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活动连接,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后车轮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车轮组前后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再带动所述后车轮组左右纵向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实现转弯、或侧向倾斜、或侧向翻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后车轮组前后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前后行驶;通过翻转组件带动驱动组件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转弯、侧向倾斜和侧向翻滚的多种玩法。

Rollover to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滚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翻滚玩具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翻滚玩具车,大多数为前轮可轴向360°翻转,从而实现玩具车的翻滚,该玩具车虽然能实现翻滚,但是动作单一、生硬,可玩性较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动作多样、可玩性较强的翻滚玩具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作多样、可玩性较强的翻滚玩具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翻滚玩具车,包括车架、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活动连接,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后车轮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车轮组前后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再带动所述后车轮组左右纵向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实现转弯、或侧向倾斜、或侧向翻滚。进一步地,所述后车轮组与所述车架的尾部之间留有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后车轮组转动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通过连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驱动组件转向时,所述前车轮组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同步转向。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带动所述扇形齿轮左右转动,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牙箱,所述第一牙箱朝向所述扇形齿轮延伸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扇形齿轮的转心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组带动所述后车轮组的后车轮轴转动,所述后车轮轴带动所述后车轮组的两个后车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多个差速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所述后车轮轴包括左后车轮轴和右后车轮轴;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多个所述差速齿轮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同轴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左后车轮轴和右后车轮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纵向转动板、转轴、第一横向转动杆、第二横向转动杆和两个连接件;所述纵向转动板通过转轴与所述车架之间可纵向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翻滚玩具车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横向转动杆与所述纵向转动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前车轮组的前车轮轴与所述前车轮组的两个前车轮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前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转动杆和所述第二横向转动杆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的转动角度从小到大依次包括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当所述驱动组件转动到所述第一位时,所述翻滚玩具车转弯;当所述驱动组件转动到所述第二位时,所述翻滚玩具车侧向倾斜;当所述驱动组件转动到所述第三位时,所述翻滚玩具车侧向翻滚。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弧形支撑件,当所述翻滚玩具车侧向翻滚后,所述弧形支撑件使一侧的所述后车轮组在左右纵向转动的范围内能够转动到与地面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后车轮组前后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前后行驶;通过翻转组件带动驱动组件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转弯、侧向倾斜和侧向翻滚的多种玩法。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省略上车架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连杆组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连杆组件的侧视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翻转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翻转组件与第一牙箱配合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滚玩具车的驱动组件省略传动齿轮后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车架2-前车轮组3-后车轮组4-驱动组件5-翻转组件6-连杆组件7-电池盒8-眼部9-舌部10-尾部11-弧形支撑件12-上车架13-下车架22-前车轮31-后车轮轴32-后车轮41-第一牙箱42-第二电机43-第二齿轮组51-第一电机52-第一齿轮组53-扇形齿轮54-保护离合器55-第二牙箱61-纵向转动板62-转轴63-第一横向转动杆64-第二横向转动杆65-连接件411-连接柱431-第一齿轮432-第二齿轮433-差速齿轮434-传动齿轮521-第二传动轮541-第一嵌合部542-第二嵌合部543-第一传动轮544-弹簧651-前车轮轴孔A-转动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技术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是以翻滚玩具车的整车方位为基准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翻滚玩具车包括车架1、前车轮组2和后车轮组3,车架1与前车轮组2活动连接,还包括驱动组件4和翻转组件5,驱动组件4与后车轮组3连接用于驱动后车轮组3前后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翻转组件5与车架1固定连接,翻转组件5能够带动驱动组件4左右纵向转动,驱动组件4再带动后车轮组3左右纵向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实现转弯、或侧向倾斜、或侧向翻滚。具体为,车架1包括上车架12和下车架13,上车架12主要作为翻滚玩具车的装饰面盖。如图2所示,下车架13主要用于安装前车轮组2、后车轮组3、驱动组件4和翻转组件5。其中,驱动组件4收容在第一牙箱41中,翻转组件5收容在第二牙箱55中。驱动组件4和翻转组件5均位于下车架13的尾部,靠近后车轮组3的位置。下车架13上还安装有电池盒7,电池盒7为驱动组件4和翻转组件5提供电能。由于后车轮组3随着驱动组件4会发生纵向左右转动,因此如图1所示,后车轮组3与下车架13的尾部之间留有较大的转动空间A。本实施例中的后车轮组3的左右纵向转动是指沿车身的左右方向上下转动。当后车轮组3朝向左侧转动时,后车轮组3的左后车轮与地面接触,右后车轮悬空;当后车轮组3朝向右侧转动时,后车轮组3的右后车轮与地面接触,左后车轮悬空。本实施例中为后驱式,驱动组件4直接带动后车轮组3前后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前后行驶操作。后车轮组3前后转动时,通过车架1带动前车轮组2也前后转动。翻转组件5带动驱动组件4左右纵向转动,从而带动后车轮组3左右纵向转动,实现翻滚玩具车的转弯、侧向倾斜和侧向翻滚的多种玩法。其中,转弯为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的过程中,向左或向右转向。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滚玩具车,包括车架、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后车轮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车轮组前后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再带动所述后车轮组左右纵向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实现转弯、或侧向倾斜、或侧向翻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滚玩具车,包括车架、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后车轮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车轮组前后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前后行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再带动所述后车轮组左右纵向转动,以使所述翻滚玩具车实现转弯、或侧向倾斜、或侧向翻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滚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组与所述车架的尾部之间留有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后车轮组转动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滚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所述前车轮组通过连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驱动组件转向时,所述前车轮组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同步转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滚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带动所述扇形齿轮左右转动,所述扇形齿轮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左右纵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滚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牙箱,所述第一牙箱朝向所述扇形齿轮延伸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扇形齿轮的转心处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滚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组带动所述后车轮组的后车轮轴转动,所述后车轮轴带动所述后车轮组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命君梁炳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