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3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体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靠近所述第二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垫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体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靠近所述第一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垫体转动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在腰椎椎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使腰椎椎体的两侧对称受力,且不对棘突部分施加作用力,避免传统的腰垫对棘突部分的直接压迫,保持棘突两侧受力平衡,提高康复速度;腰垫能够反弹剩余压力,减轻患者受压处负载。

A kind of lumbar cushion for lumbar rehabil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技术介绍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腰痛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临床诊疗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当骨科相关的腰痛发生时,椎骨、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肉筋膜其中任何组织发生劳损或退变老化都可能是腰痛的直接原因。对于大多数年轻的腰痛患者来说,腰痛首次发作时,仅会出现软组织的损伤或松弛,并不会形成严重的骨赘。而病因大都由姿势不当引起,如弯腰过度或者长期葛优躺导致腰椎小关节关节囊松弛,具体表现为腰椎曲线变直,腰肌劳损,且这些病变基本是短暂发病。即使由于长期不良习惯导致病变,如腰椎椎旁肌肉出现纤维化、脂肪化,关节囊长期松弛失效后引起后纵韧带继发性松弛,椎间盘周围的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向后突出等,仍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患者痊愈。但是由于医疗资源有限,且康复治疗的手段单一,导致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现有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牵引、腰椎外固定保护以及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导致患者康复速度慢,使患者仍受腰痛困扰。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腰椎康复师建议患者平卧时腰部辅以衬垫,增加腰椎前凸,以恢复后方结构的稳定。但是,由于枕头或衬垫过薄,枕头或衬垫往往难以作用到特定的关节囊的局部。此外,康复医生建议患者腰部垫圆柱形衬垫恢复腰椎的前凸,收缩松弛的关节囊及后纵韧带。但是圆柱形的衬垫首先作用于腰背部最突出于体表的棘突部分,可能导致力通过棘突传导至左右关节突时作用力的不对称,作用力也不能很好地作用在关节突上。同时腰肌劳损的患者往往合并棘间韧带的损伤或椎间盘盘源性的疼痛,直接作用于韧带或棘突的力可能对椎间盘造成旋转方向的剪切力,或者进一步加重棘上韧带的损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避免直接作用棘突、使左右关节突受力对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体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靠近所述第二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垫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体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靠近所述第一垫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垫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一垫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还包括复数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和任一所述第一限位孔,对所述第一支撑体进行限位;和/或所述第二垫体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二垫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还包括复数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和任一所述第二限位孔,对所述第二支撑体进行限位。优选地,复数个所述第一限位孔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环形的圆心角为90°;和/或复数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环形的圆心角为90°。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内;所述第一支撑体还包括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垫体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内;所述第二支撑体还包括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呈“6”形;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呈“6”形。优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底侧,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与所述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垫体的底侧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底侧均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垫体进行粘接。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垫体,所述第三垫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第三垫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垫体的下表面粘接,所述第三垫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粘接;第四垫体,所述第四垫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第四垫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垫体的下表面粘接,所述第四垫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粘接。优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底侧,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第一垫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第二垫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镜像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复数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按一定间距设置;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分别与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板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轨道内,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凸出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置;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复数个凸起,所述锁定装置通过所述通孔套设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槽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侧,所述第一连接管套设所述螺纹杆;所述第二放置槽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侧,所述第二连接管套设所述螺纹杆。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包括第一热源,所述第一热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内;和/或所述第二垫体包括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内。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通过在腰椎椎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使腰椎椎体的两侧对称受力,且不对棘突部分施加作用力,避免传统的腰垫对棘突部分的直接压迫,保持棘突两侧受力平衡,提高康复速度;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能够反弹剩余压力,使患者的所受作用力低于损伤压力临界点,减轻患者受压处负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垫体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二垫体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垫体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二垫体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体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二支撑体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的爆炸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的俯视透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螺纹杆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放置槽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放置槽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所述第一垫体(1)和所述第二垫体(2)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体(1)包括第一支撑体(3),所述第一支撑体(3)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靠近所述第二垫体(2)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一垫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体(2)包括第二支撑体(4),所述第二支撑体(4)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2)靠近所述第一垫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4)与所述第二垫体(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所述第一垫体(1)和所述第二垫体(2)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体(1)包括第一支撑体(3),所述第一支撑体(3)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靠近所述第二垫体(2)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体(3)与所述第一垫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垫体(2)包括第二支撑体(4),所述第二支撑体(4)凸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2)靠近所述第一垫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体(4)与所述第二垫体(2)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1)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5)和第一限位槽(8),所述第一限位槽(8)贯穿所述第一垫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3)还包括复数个第一限位孔(12),所述第一限位孔(12)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8)和任一所述第一限位孔(12),对所述第一支撑体(3)进行限位;和/或所述第二垫体(2)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6)和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二限位槽(10)贯穿所述第二垫体(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4)还包括复数个第二限位孔(14),所述第二限位孔(14)贯穿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限位装置(6)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10)和任一所述第二限位孔(14),对所述第二支撑体(4)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第一限位孔(12)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环形的圆心角为90°;和/或复数个所述第二限位孔(14)呈环形设置,且所述环形的圆心角为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1)还包括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内;所述第一支撑体(3)还包括第一定位孔(11),所述第一定位孔(11)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体(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3)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1)与所述第一转轴(7)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垫体(2)还包括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设置在所述第二垫体(2)内;所述第二支撑体(4)还包括第二定位孔(13),所述第二定位孔(13)贯穿所述第二支撑体(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4)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13)与所述第二转轴(9)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腰椎康复的腰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5),所述底板(15)设置在所述第一垫体(1)和所述第二垫体(2)的底侧,所述第一垫体(1)和所述第二垫体(2)与所述底板(15)进行可拆卸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徐炜李志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