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邸丽锋专利>正文

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49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叠置的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其中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设置有缺口,用于将超声探头通过缺口移出,其中,内环(1)的横断面为凹槽形状,内环凹槽(4)用于容纳透声薄膜,并且内环(1)在缺口端设置有开口;外环(2)横断面为L型,包括用于覆盖内环凹槽(4)的盖板(8)以及设置于盖板(8)外缘的外侧壁;内卡环(3)置于内环凹槽(4)中,配置用于将透声薄膜压盖在内环(1)中。该装置降低了透声薄膜与人手接触的概率,避免了交叉感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超声检查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可视化。而腔内超声是指特制的超声探头置入人体某些腔内进行检查,有些器官或病变位于人体深部,为了避免其他组织的影响采用体腔内探测方法,它可以使被检器官显示更为清晰,如常见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经食道超声检查等等。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为了保护探头不被污染,防止交叉感染,要在超声探头上套装透声薄膜,将透声薄膜圈体沿超声探头不断翻拨紧裹而下,然后进行操作。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均会戴上手套以隔绝感染,但在套戴透声薄膜时直接接触套体,仍然存在使受检者遭受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检查完毕取下透声薄膜时,透声薄膜的外侧套体上会遗留病患者的分泌物,操作不当就会使病患者的分泌物四处飞溅造成交叉感染;同时腔内超声探头长短不一,透声薄膜与探头手柄固定处容易松脱导致透声薄膜滑落。针对上述腔内超声检查时由于不能和透声薄膜完全隔离易引发交叉感染,且由于超声探头长短不一易使同一尺寸的透声薄膜松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叠置的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其中所述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设置有缺口,用于将所述超声探头通过所述缺口移出,其中,所述内环(1)的横断面为凹槽形状,所述内环凹槽(4)用于容纳所述透声薄膜,并且所述内环(1)在缺口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环(2)横断面为L型,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内环凹槽(4)的盖板(8)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8)外缘的外侧壁,并且所述外环(2)的外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环(1)外侧壁的外表面相对;所述内卡环(3)置于所述内环凹槽(4)中,配置用于将所述透声薄膜压盖在所述内环(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内超声探头透声薄膜套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叠置的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其中所述内环(1)、外环(2)以及内卡环(3)设置有缺口,用于将所述超声探头通过所述缺口移出,其中,所述内环(1)的横断面为凹槽形状,所述内环凹槽(4)用于容纳所述透声薄膜,并且所述内环(1)在缺口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环(2)横断面为L型,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内环凹槽(4)的盖板(8)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8)外缘的外侧壁,并且所述外环(2)的外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环(1)外侧壁的外表面相对;所述内卡环(3)置于所述内环凹槽(4)中,配置用于将所述透声薄膜压盖在所述内环(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盖板(8)邻近外缘的位置还设置有沿着所述盖板(8)外缘延伸的狭缝(7)。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丽锋
申请(专利权)人:邸丽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