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调节
,具体为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0、19F、31P,在物理、化学、医疗、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是给病人检查身体的一种设备,但是现有的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移动不是很方便,在需要移动的时候,都是依靠使用者进行搬运的,既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力,在搬运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意外,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现有的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不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来调账躺板主体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移动不便,躺板主体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前方转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L形板,L形板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躺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方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方设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的前方转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螺杆(4),螺杆(4)上螺纹连接有L形板(5),L形板(5)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躺板主体(6),壳体(1)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的下方设有多个锁止万向轮(8),第二固定板(7)的左端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齿条(9),壳体左端开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内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有可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2),转轴(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方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方设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的前方转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的螺杆(4),螺杆(4)上螺纹连接有L形板(5),L形板(5)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躺板主体(6),壳体(1)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的下方设有多个锁止万向轮(8),第二固定板(7)的左端固定有竖直方向的齿条(9),壳体左端开设有开口朝左的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内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有可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2),转轴(11)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13),两个连接杆(13)之间固定有位于其上端的推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位于第一固定板(3)后方的支撑柱(15),支撑柱(15)通过第一弹簧(16)与躺板主体(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上下两端分别经固定块(17)与第一固定板(3)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17)之间设有位于螺杆(4)前方的导杆(18),且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铁军,赵君,白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