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叩击锤,所述手持杆外侧壁下端套接有螺纹管,所述手持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外侧壁套接有触觉针仓,所述齿轮的左端和右端均啮合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的内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左右两个所述齿条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触觉针和粗触觉针,所述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装了粗细两个触觉针,可以对触觉针的型号进行切换,来应对不同病情病人的检查,通过安装配重块也可以对叩击锤敲击力度进行调节,完成对病人精准的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
技术介绍
医院医务人员在为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人进行局部知觉的检查时,经常采用检查锤敲击测试和检查针的压刺来测试,对病人进行不同部位进行压刺测试时需要的叩击锤和触觉针型号不同,需要带多种型号的检查用具进行检查,携带使用十分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叩击锤,所述手持杆外侧壁下端套接有螺纹管,所述手持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外侧壁套接有触觉针仓,所述触觉针仓的外侧壁与螺纹管内侧壁下端相螺接;所述叩击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的外侧壁下端与手持杆固定连接,所述锤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仓,所述弹簧仓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锤头,所述锤头的外侧壁与弹簧仓相套接;所述触觉针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与螺纹管相螺接,所述壳体的内腔上表面和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所述轴的外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左端和右端均啮合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的内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左右两个所述齿条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触觉针和粗触觉针,所述细触觉针和粗触觉针下端均贯穿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通管的内侧壁相套接,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下端与限位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锤体的外侧壁右端均匀开设有九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套接有配重块。优选的,所述手持杆的外侧壁套接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锤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软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加装了叩击锤和触觉针实现了一个检查器就可以完成两种不同的检查,本技术加装了粗细两个触觉针,可以对触觉针的型号进行切换,来应对不同病情病人的检查,通过安装配重块也可以对叩击锤敲击力度进行调节,完成对病人精准的检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触觉针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细节图A。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包括手持杆1,手持杆1的外侧壁套接有防滑套6,防滑套6可以防止使用本检查器时打滑脱手,手持杆1上端固定连接有叩击锤2,手持杆1外侧壁下端套接有螺纹管3,螺纹管3内腔下端设有螺纹,内腔上端与手持杆1套接后,可以相对转动,手持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连接条4为方形结构,连接条4外侧壁套接有触觉针仓5,触觉针仓5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内侧壁下端相螺接;叩击锤2包括锤体21,锤体21的外侧壁右端均匀开设有九个通孔25,通孔的内侧壁套接有配重块26,通过增加减少配重块26的数量改变叩击锤2的敲击力度,锤体21的外侧壁下端与手持杆1固定连接,锤体2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仓22,弹簧仓22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锤头24,所述锤头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软块27,通过加装了软块27和第一弹簧23避免了锤头24与病人身体的刚性接触,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伤害,锤头24的外侧壁与弹簧仓22相套接;触觉针仓5包括壳体501,壳体501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相螺接,壳体501的内腔上表面和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502,壳体501的内腔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轴503,轴503的外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04,齿轮504的左端和右端均啮合有齿条506,两个齿条506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05,滑块505与滑轨502滑动连接,两个齿条506的内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07,左右两个齿条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触觉针508和粗触觉针509,细触觉针508和粗触觉针509下端均贯穿壳体501的下表面,壳体501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0,支撑杆5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管511,通管511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12,隔板5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3的一端,第二弹簧5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4,限位块514与通管511的内侧壁相套接,限位块514的外侧壁下端与限位板507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限位块514与限位板507实现对触觉针的定位,实现可以更加稳定的使用触觉针进行检查。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神经内科病人进行压刺检查时,医生可以手握手持杆1使用叩击锤2对病人进行敲击检查,当敲击位置不同时,可以增加或减少配重块26来对叩击锤2的敲击力度进行调节,当需要使用触觉针时,旋转螺纹管3,由于螺纹的作用和连接条4的限位作用,壳体501会相对连接条4上下运动,使触觉针仓5伸出,当需要对触觉针进行切换时,推动粗触觉针509,使限位板507向上移动,限位块514相内运动带动第二弹簧513收缩,齿条506通过齿轮504相对运动,拉出细触觉针508使左侧限位块514和限位板507再次紧密贴合,完成对触觉针的切换,当使用完触觉针旋转螺纹管3使触觉针仓5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包括手持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上端固定连接有叩击锤(2),所述手持杆(1)外侧壁下端套接有螺纹管(3),所述手持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外侧壁套接有触觉针仓(5),所述触觉针仓(5)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内侧壁下端相螺接;所述叩击锤(2)包括锤体(21),所述锤体(21)的外侧壁下端与手持杆(1)固定连接,所述锤体(2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仓(22),所述弹簧仓(22)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锤头(24),所述锤头(24)的外侧壁与弹簧仓(22)相套接;所述触觉针仓(5)包括壳体(501),所述壳体(501)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相螺接,所述壳体(501)的内腔上表面和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502),所述壳体(501)的内腔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轴(503),所述轴(503)的外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04),所述齿轮(504)的左端和右端均啮合有齿条(506),两个所述齿条(506)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05),所述滑块(505)与滑轨(50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506)的内侧壁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07),左右两个所述齿条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触觉针(508)和粗触觉针(509),所述细触觉针(508)和粗触觉针(509)下端均贯穿壳体(501)的下表面,所述壳体(501)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0),所述支撑杆(5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管(511),所述通管(511)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12),所述隔板(5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3)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5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4),所述限位块(514)与通管(511)的内侧壁相套接,所述限位块(514)的外侧壁下端与限位板(507)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锤体(21)的外侧壁右端均匀开设有九个通孔(25),所述通孔(25)的内侧壁套接有配重块(26);所述手持杆(1)的外侧壁套接有防滑套(6);所述锤头(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软块(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疾病检查用的检查器,包括手持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上端固定连接有叩击锤(2),所述手持杆(1)外侧壁下端套接有螺纹管(3),所述手持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外侧壁套接有触觉针仓(5),所述触觉针仓(5)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内侧壁下端相螺接;所述叩击锤(2)包括锤体(21),所述锤体(21)的外侧壁下端与手持杆(1)固定连接,所述锤体(2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仓(22),所述弹簧仓(22)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锤头(24),所述锤头(24)的外侧壁与弹簧仓(22)相套接;所述触觉针仓(5)包括壳体(501),所述壳体(501)的外侧壁与螺纹管(3)相螺接,所述壳体(501)的内腔上表面和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轨(502),所述壳体(501)的内腔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轴(503),所述轴(503)的外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04),所述齿轮(504)的左端和右端均啮合有齿条(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崴崴,李金秋,刘文平,连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