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壳行李箱,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硬壳行李箱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连接结构,其中:箱体与箱盖两者均为刚性结构;箱体与箱盖两者中仅箱体存在物品容纳空间,箱盖能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箱盖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连接结构和箱体卡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现有技术硬壳行李箱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Hard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壳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硬壳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行李箱可以根据外壳分为硬壳行李箱和软壳行李箱。硬壳行李箱较为耐摔,适合需要给予较多保护的行李。软壳行李箱的重量相较于硬壳行李箱通常要轻,容量亦较有弹性。现有技术公开的硬壳行李箱,通常是由等分的两部分箱体组成,依靠中间的拉链实现行李箱的开启和闭合。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把物品装填在两部分箱体时,由于其中一个箱体同时也作为箱盖,在闭合时需要倒扣在另一个箱体上,为了操作方便,所述作为箱盖的箱体往往无法装填较多的物品;并且,在倒扣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所述作为箱盖的箱体中装填的物品会向该箱体的下半部分偏移,造成该箱体下半部分突出,导致行李箱闭合受阻。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提供的硬壳行李箱,把物品装填在两部分箱体之后再闭合,会造成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2、现有技术提供的硬壳行李箱,在闭合过程往往要耗费使用者更多的精力才能将拉链拉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硬壳行李箱,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实施例的硬壳行李箱,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连接结构,其中:箱体与箱盖两者(优选为整体上全部)均为刚性结构;箱体与箱盖两者中仅箱体存在物品容纳空间;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物品容纳空间,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能覆盖(优选为完全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箱盖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连接结构和箱体卡合在一起。在可选地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为拉链。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箱体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1/6-1/3。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箱体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1/4。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盖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盖为PC/ABS合金材料制成。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体包括箱座和箱框,其中:箱座与箱框固定连接,箱座形成箱体的底面,箱框形成箱体的至少部分侧框,箱座与箱框之间存在物品容纳空间。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座与箱框利用铝条与铆钉固定连接。在可选地实施例中,铝条为工字型,箱座、箱框分别嵌入铝条相对的两条板材卡位内;铆钉穿过铝条以及箱座,或者,铆钉穿过铝条以及箱框。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箱座为PC/ABS合金材料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硬壳行李箱,其箱体与箱盖两者中仅箱体存在物品容纳空间;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物品容纳空间,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能覆盖(优选为完全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箱盖覆盖住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连接结构和箱体卡合在一起。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箱盖仅作为箱盖使用,箱盖无需装填物品,故而也不存在物品在重力作用下向该箱盖的下半部分偏移,造成该箱盖内侧下半部分突出导致行李箱闭合受阻,同时箱盖内侧上半部分空间闲置的问题,由此避免了现有的箱盖造成的空间浪费,现有的箱盖上的物品容纳空间挪到了箱体上,所以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能够充分装填更多的物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同时,箱盖仅作为箱盖,把物品装填在箱体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闭合箱盖时,由于箱盖不存在物品,所以可以轻松地完成箱盖的倒扣,进而闭合硬壳行李箱,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闭合硬壳行李箱过程往往要耗费使用者更多的精力才能将拉链拉上的技术问题。由上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闭合硬壳行李箱时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在闭合过程往往要耗费使用者更多的精力才能将拉链拉上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的俯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硬壳行李箱的工字型铝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1、箱座;12、箱框;2、箱盖;3、连接部;31、铝条;311、铆钉孔;312、板材卡位;32、铆钉;4、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硬壳行李箱。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硬壳行李箱包括箱体1、箱盖2以及连接结构4,其中:箱体1与箱盖2两者(优选为整体上全部)均为刚性结构;箱体1与箱盖2两者中仅箱体1存在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2能覆盖(优选为完全覆盖)住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覆盖住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连接结构4和箱体1卡合在一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行李箱,其箱体1与箱盖2两者中仅箱体1存在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2能覆盖(优选为完全覆盖)住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箱盖2覆盖住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连接结构4和箱体1卡合在一起。这样,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箱盖2仅作为箱盖使用,箱盖2无需装填物品,故而也不存在物品在重力作用下向该箱盖2的下半部分偏移,造成该箱盖2内侧下半部分突出导致行李箱闭合受阻,同时箱盖2内侧上半部分空间闲置的问题,由此避免了现有的箱盖造成的空间浪费,现有的箱盖上的物品容纳空间挪到了箱体1上,所以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能够充分装填更多的物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硬壳行李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同时,箱盖2仅作为箱盖,把物品装填在箱体1上的物品容纳空间后,闭合箱盖2时,由于箱盖2不存在物品,所以可以轻松地完成箱盖2的倒扣,进而闭合硬壳行李箱。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结构4为拉链。上述结构可以很容易的实现硬壳行李箱的开启与闭合。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箱盖2处于关闭状态时,箱盖2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箱体1在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1/6-1/3。上述尺寸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壳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两者均为刚性结构;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两者中仅所述箱体存在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所述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盖能覆盖住所述箱体上的所述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覆盖住所述箱体上的所述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箱体卡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壳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两者均为刚性结构;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两者中仅所述箱体存在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处于打开状态时能裸露出所述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盖能覆盖住所述箱体上的所述物品容纳空间,所述箱盖覆盖住所述箱体上的所述物品容纳空间后能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箱体卡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壳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拉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壳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盖在所述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箱体在所述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1/6-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壳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盖在所述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箱体在所述硬壳行李箱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伊亚,
申请(专利权)人:泰通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