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两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6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两用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鞋体和外鞋体,所述外鞋体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所述前掌部和后掌部之间设有沟槽,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后掌部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鞋底设有多个贴片,所述鞋底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内鞋体底部的后跟和前掌均设有缓冲区和防滑区,所述内鞋体头部设有防撞结构,所述内鞋体的鞋面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鞋面上设有松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解决了在某个场景中需要脱鞋换鞋的不便的问题,实现一双鞋可以两用的功能,在使用舒适的情况下,既安全操作又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两用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可拆卸两用鞋。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比如运动鞋、户外鞋、高跟鞋、布鞋、拖鞋、帆布鞋、休闲鞋等。要说全身上下最劳累的部位,可能就是我们的脚了。一双好的鞋子,能让我们的双脚舒服一整天;要是不合脚的鞋子,就像是给双脚绑上了枷锁,全身都不会好过。所以人们的生活里是离不开鞋子的。在如今生活水平优渥的时代,许多人家里都使用木材大理石的底板,为了保持干净,都需要换成室内的拖鞋。现有的市场上,鞋子大多都是鞋面和鞋体一体设计,这必然会有穿鞋、脱鞋和换鞋的过程,比较麻烦,其次是需要准备拖鞋,要是客人多的话,需要准备大量的拖鞋。在出行一些需要脱鞋的场所,就会有脱掉鞋子的麻烦,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走动容易使脚部出汗,使得有些人会产生脚气,会在一定要脱鞋的场所引起不可避免的尴尬。如果随身携带一双鞋子又会比较麻烦,而且一双鞋也很占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两用鞋,解决了在某个场景中需要脱鞋换鞋的不便问题,实现一双鞋可以两用的功能,在使用舒适的情况下,既安全,操作又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两用鞋,包括内鞋体和外鞋体,所述外鞋体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所述前掌部和后掌部之间设有沟槽,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后掌部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鞋底设有多个贴片,所述内鞋体底部的后跟和前掌均设有缓冲区和防滑区,所述内鞋体头部设有防撞结构,所述内鞋体的鞋面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鞋面上设有松紧带。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通过第一鞋扣与鞋底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侧带和后跟带,所述侧带通过第二鞋扣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后跟带通过第三鞋扣与鞋底可旋转连接。为了防止后跟带因为过度旋转接触地面造成损坏,优选是,所述后跟带旋转的角度不大于60度。为了防止后跟带接触后跟的部分磨脚,优选的,所述后跟带的顶端部内侧设有防护垫。为了脚背能舒适的固定住,第一固定结构选用具备有弹性柔软的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橡胶材料,第二固定结构为PU聚酯材料。为了让前掌部更加舒适贴合,让优选的,所述鞋底的前掌部的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角度设置在0°到36°之间,设置所述鞋底为EVA鞋底。为了提高鞋底的摩擦,优选的,所述的贴片上设有防滑沟槽纹,所述贴片包括硫化橡胶贴片。为了提高透气性,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透气网状孔,所述鞋底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鞋面为弹性织物材料,所述防撞结构为合成革材料。有益效果:外鞋体的沟槽的设置,使得鞋底更易于弯折,增加抓地力。鞋底有大面积的防滑块,提高了防滑的效果,达到了保护脚底的作用第一固定结构配合第二固定结构,能将外鞋体和内鞋体稳固的结合在一起,也能很好的贴合脚使用。外鞋体的防撞装置将鞋头进行包裹,形成安全区,不管在单独使用还是跟外鞋体一起使用,都起到保护足尖的作用,增加鞋的舒适安全度。帮面采用织物和合成革组成,足部触感更佳,同时在热量集中的位置开设透气网状孔,保持鞋腔环境干燥,帮面除了更加轻便透气外,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人们穿着跑步时与足部的贴合更为完美,可以长久的保持足部的穿着触感。鞋面上的松紧带能根据不同脚背的人群调节合适度,并起到贴合的作用;内鞋体的鞋体设计能在单独使用的时候起到对足部的安全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鞋体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鞋体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鞋体;2、外鞋体;3鞋底;4、前掌部;5、后掌部;6、沟槽;7、第一固定结构;8、第二固定结构;9、贴片;10、透气孔;11、缓冲区;12、防滑区;13、防撞结构;14、鞋面;15松紧带;16、第一鞋扣;17、侧带;18、后跟带;19、第二鞋扣;20、第三鞋扣;21透气结构;22、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拆两用鞋,包括内鞋体1和外鞋体2,所述外鞋体2包括鞋底3,所述鞋底3包括前掌部4和后掌部5,所述前掌部4和后掌部5之间设有沟槽6,所述前掌部4设有第一固定结构7,所述后掌部4设有第二固定结构8,所述鞋底3设有多个贴片9,所述内鞋体1的底部后跟和前掌均设有缓冲区11和防滑区12,所述内鞋体1头部设有防撞结构13,所述内鞋体1的鞋面设有透气结构21,所述鞋面上设有松紧带15。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通过第一鞋扣16与鞋底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结构8包括侧带17和后跟带18,所述侧带17通过第二鞋扣19与鞋底3固定连接,所述后跟带18通过第三鞋扣20与鞋底3可旋转连接。内鞋体通过第二固定结构配合第一固定结构稳稳的固定在外鞋体上侧。所述后跟带18旋转的角度不大于60度。所述后跟带18的顶端部内侧设有防护垫22。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为橡胶材料,第二固定结构8为PU聚酯材料。所述鞋底3的前掌部的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角度设置在0°到36°之间,设置所述鞋底3为EVA鞋底。所述的贴片9上设有防滑沟槽纹,所述贴片包括硫化橡胶贴片。所述透气结构21包括透气网状孔,所述鞋底设有透气孔10。所述鞋面14为弹性织物材料,所述防撞结构13为合成革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分为内鞋体和外鞋体,在使用时,可将外鞋体和内鞋体先分开,将脚穿入内鞋体,就好像穿袜子一样,鞋背上的松紧带可以调节内腔的大小,让鞋背更舒适的贴合脚背,然后就可以在房内来回走动,内鞋体的底部比较薄,所以设置两个略微凸起的缓冲区,设置的部位是人们在走路的时候使力的位置,这样可以保护人们在走路的时候减少意外的扭伤,其他部位设有防滑面,大面积的防滑面降低了室内滑到的意外。使用者要外出的时候,只用将穿有内鞋体的脚套入外鞋体,脚尖穿过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将脚的前掌贴合在前掌部上,然后通过可旋转鞋扣将后跟带旋转一定角度后固定在侧带上,后跟带贴合住后脚跟上,第一固定结构配合第二固定结构将穿有内鞋体的脚贴合在外鞋体上,防止在行走的时候分离,构成一双厚底的鞋子。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下雨或者想去海边的时候,内鞋体的鞋面可以使用防水的材料,这样下雨天就可以防止雨水进入鞋内,到家后可以将鞋子拆开晾干,而内鞋体只需要晾干外侧的水,而去河边可以直接将外鞋体拆卸,内鞋体可以保护脚,外鞋体的第二固定结构的后跟带也很方便手提。本技术中,外鞋体的沟槽的设置,使得鞋底更易于弯折,增加抓地力。鞋底有大面积的防滑块,提高了防滑的效果,达到了保护脚底的作用第一固定结构配合第二固定结构,能将外鞋体和内鞋体稳固的结合在一起,也能很好的贴合脚使用。外鞋体的防撞装置将鞋头进行包裹,形成安全区,不管在单独使用还是跟外鞋体一起使用,都起到保护足尖的作用,增加鞋的舒适安全度。帮面采用织物和合成革组成,足部触感更佳,同时在热量集中的位置开设透气网状孔,保持鞋腔环境干燥,帮面除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两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鞋体和外鞋体,所述外鞋体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所述前掌部和后掌部之间设有沟槽,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后掌部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鞋底设有多个贴片,所述内鞋体底部的后跟和前掌均设有缓冲区和防滑区,所述内鞋体头部设有防撞结构,所述内鞋体的鞋面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鞋面上设有松紧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两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鞋体和外鞋体,所述外鞋体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掌部,所述前掌部和后掌部之间设有沟槽,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后掌部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鞋底设有多个贴片,所述内鞋体底部的后跟和前掌均设有缓冲区和防滑区,所述内鞋体头部设有防撞结构,所述内鞋体的鞋面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鞋面上设有松紧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通过第一鞋扣与鞋底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侧带和后跟带,所述侧带通过第二鞋扣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后跟带通过第三鞋扣与鞋底可旋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带旋转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存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