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延鑫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1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包括池壁、蓄污池和过滤池,所述池壁上端设置有鹅卵石环道,所述鹅卵石环道内侧设置有实木层,所述池壁内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下端设置有泥砂层,所述泥砂层下端设置有隔网层,所述池壁下端设置有漏斗型池壁,所述漏斗型池壁下端设置有所述蓄污池,所述蓄污池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抽污管一,所述抽污管一一端设置有抽泥泵一,所述抽泥泵一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污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处理器、计时器、抽泥泵一、抽泥泵二和水泵,使鱼池可定期清理蓄污池内的污物,定期排污,定期向鱼池中加水,使鱼池可自主定期进行清污,提高了生态景观鱼池的实用性。

An ecological landscape fish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景观鱼池
本技术涉及鱼池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景观鱼池。
技术介绍
生态鱼池,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平衡的原理,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营造一个具有观赏鱼、藻类、微生物、高等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共同和谐生长的自然环境的鱼池,包括高档别墅鱼池、公园小区的景观鱼池以及自建鱼池,现有的生态景观鱼池底部采用平面式设计,难以使各种污物汇聚到一起,清理不便,而且无法定期排污,无法定期换水,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生态景观鱼池,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景观鱼池底部采用平面式设计、难以使各种污物汇聚到一起、清理不便以及无法定期排污、无法定期换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包括池壁、蓄污池和过滤池,所述池壁上端设置有鹅卵石环道,所述鹅卵石环道内侧设置有实木层,所述池壁内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下端设置有泥砂层,所述泥砂层下端设置有隔网层,所述池壁下端设置有漏斗型池壁,所述漏斗型池壁下端设置有所述蓄污池,所述蓄污池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抽污管一,所述抽污管一一端设置有抽泥泵一,所述抽泥泵一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污管,所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壁(1)、蓄污池(8)和过滤池(12),所述池壁(1)上端设置有鹅卵石环道(2),所述鹅卵石环道(2)内侧设置有实木层(3),所述池壁(1)内设置有鹅卵石层(4),所述鹅卵石层(4)下端设置有泥砂层(5),所述泥砂层(5)下端设置有隔网层(6),所述池壁(1)下端设置有漏斗型池壁(7),所述漏斗型池壁(7)下端设置有所述蓄污池(8),所述蓄污池(8)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抽污管一(9),所述抽污管一(9)一端设置有抽泥泵一(10),所述抽泥泵一(10)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污管(11),所述输污管(11)一端设置有所述过滤池(12),所述过滤池(12)内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壁(1)、蓄污池(8)和过滤池(12),所述池壁(1)上端设置有鹅卵石环道(2),所述鹅卵石环道(2)内侧设置有实木层(3),所述池壁(1)内设置有鹅卵石层(4),所述鹅卵石层(4)下端设置有泥砂层(5),所述泥砂层(5)下端设置有隔网层(6),所述池壁(1)下端设置有漏斗型池壁(7),所述漏斗型池壁(7)下端设置有所述蓄污池(8),所述蓄污池(8)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抽污管一(9),所述抽污管一(9)一端设置有抽泥泵一(10),所述抽泥泵一(10)一侧壁上设置有输污管(11),所述输污管(11)一端设置有所述过滤池(12),所述过滤池(12)内设置有过滤网(13),所述过滤池(12)上端中部设置有抽水管(14),所述抽水管(14)一侧设置有控制箱(15),所述控制箱(15)内底端设置有微处理器(16),所述微处理器(16)一侧设置有计时器(17),所述抽水管(14)上端设置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上端设置有排水管(19),所述过滤池(12)一侧壁下端设置有抽污管二(20),所述抽污管二(20)一端设置有抽泥泵二(21),所述抽泥泵二(21)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污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景观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卵石环道(2)与所述池壁(1)浇筑连接,所述隔网层(6)与所述漏斗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延鑫
申请(专利权)人:金延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