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洪刚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9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涉及林业栽培技术领域,该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具体为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注肥管,所述施肥管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管。该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可以通过预埋该装置以达到有益肥料直接传送到根部的效果,防止了肥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散发掉,也有效避免了集中施肥造成大面积烂根腐败的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A kind of root fertilization device for forestry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栽培
,具体为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有关树根系生长的地上部各器官发育相关性成果的报道日益增加,如何进行有效施肥是目前施肥研究中的重点。树根系集中分布于20~60cm的土层中,地表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以及微量元素,会影响到根系的生长,甚至造成根系死亡,但是仅将肥料施加在地表会造成大量物质的流失、挥发以及分解,肥料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肥害现象。现有技术中包括将肥料撒在地上使用水进行灌溉或直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灌溉,这两种做法均非常容易引起根系上返,使得根系分布在地表;现有技术还包括在施肥时开挖放射状沟,这种技术在开挖过程中,易盲目切断直径为超过1.5cm的粗根,易损伤根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不能将肥料有效的输送到树根需要的地方,浪费肥料,并容易导致植物烂根,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注肥管,所述施肥管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1)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和第三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第一通孔(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8),所述第二通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第二通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管(9),所述第三通孔(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所述第三连接管(7)远离第三通孔(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环形管(10),所述第一环形管(8)、第二环形管(9)和第三环形管(10)均通过支撑柱(1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1)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和第三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第一通孔(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8),所述第二通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第二通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管(9),所述第三通孔(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所述第三连接管(7)远离第三通孔(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环形管(10),所述第一环形管(8)、第二环形管(9)和第三环形管(10)均通过支撑柱(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管(8)、第二环形管(9)和第三环形管(10)上均开设有出肥孔(11),所述施肥管(1)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塞(13),所述密封塞(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远离密封塞(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口塞(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刚樊广边立双马振东徐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吴洪刚樊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