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8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包括内螺纹管、螺纹杆、圆杆、橡胶管、条形侧板、支板、条形方管、条形通孔、调节螺杆、穿孔、圆筒、压杆、U型板、撑固杆、U型座、L型板、手持推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橡胶滚轮、条形端口和圆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有利于将地膜铺盖在相应的土垄上,达到对播下土壤内的牡丹种子保护的效果,便于种植户独自操作使用,通过条形方管另一端端口穿出并绕过对称的两个安装有橡胶管的圆杆,并且将地膜穿过的边缘经第二滚轮压在土壤内,通过对两个条形侧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效果,适用于安装部分不同宽幅的地膜卷,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A mulching device for peony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覆膜装置,具体是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属于牡丹种植

技术介绍
海外牡丹园艺品种,最初均来自中国,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据说是由空海和尚带去的,1330年至1850年间法国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1656年,荷兰和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牡丹引入荷兰,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从而使中国牡丹欧洲传播开来,园艺品种达100多个。部分带有铺盖地膜的机械设备存在购买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对于小部分牡丹种植的种子土垄进行铺设地膜利用机械设备虽然快但存在机械设备压损相邻的土垄,不利于简便地让种植户针对性的使用相应覆膜设备,而且有时使用的地膜宽幅不尽相同,对应一些安装地膜卷的结构来讲存在局限性及针对地膜卷安装的单一性,且缺乏简便有效地调节结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包括条形侧板、地膜舒展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条形侧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侧板(5)、地膜舒展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条形侧板(5)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条形侧板(5)一端底部均安装有L型板(16)一端,两个所述条形侧板(5)另一端之间对应内壁表面均转动安装有圆杆(3)一端,且圆杆(3)表面套装有橡胶管(4);所述地膜舒展结构包括圆筒(11)、撑固杆(14)、调节螺杆(9)和压杆(12),所述圆筒(11)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条形侧板(5)内侧中部一侧转动连接,且圆筒(11)环形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10),所述调节螺杆(9)一端螺纹穿过圆筒(11)封闭内侧壁转动安装在圆块(22)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穿孔(10)内均滑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播种种植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侧板(5)、地膜舒展结构和辅助结构,所述条形侧板(5)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条形侧板(5)一端底部均安装有L型板(16)一端,两个所述条形侧板(5)另一端之间对应内壁表面均转动安装有圆杆(3)一端,且圆杆(3)表面套装有橡胶管(4);所述地膜舒展结构包括圆筒(11)、撑固杆(14)、调节螺杆(9)和压杆(12),所述圆筒(11)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条形侧板(5)内侧中部一侧转动连接,且圆筒(11)环形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穿孔(10),所述调节螺杆(9)一端螺纹穿过圆筒(11)封闭内侧壁转动安装在圆块(22)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穿孔(10)内均滑动安装有撑固杆(14),且两个所述撑固杆(14)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同一个圆块(22)环形面上,所述压杆(12)一端侧面贴靠在圆筒(11)环形面上,且压杆(12)另一端通过套装有扭力弹簧的活动销与U型座(15)活动弹性连接;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条形方管(7)、橡胶滚轮(20)和内螺纹管(1),所述条形方管(7)一侧侧面底部开设有条形端口(21),且条形方管(7)内等距转动安装有六个橡胶滚轮(20),所述条形方管(7)另一侧侧面中部垂直安装有支板(6),且支板(6)通过定位螺栓与对应的条形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友
申请(专利权)人:双柏稼精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