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8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棚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加料罐,水泵,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蓄水罐上进水口依次连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接有水泵,加料罐的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附近的土壤内设有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设在蓄水罐上,电磁阀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农作物进行滴灌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加料滴灌,独立的加料罐设计在加料滴灌时不会对蓄水罐造成腐蚀,有效延长现有滴灌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棚滴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装置,特别是一种大棚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灌溉方式是直接利用水管对着地面浇水,不但水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大部分的水没有被植物吸收,而是从地表蒸发,灌溉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滴灌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灌溉方面,但是很多在滴灌的同时忽略了加料灌溉,比如施肥或施农药,影响农作物产量,或者直接将肥料农药等投入到蓄水罐中,会对蓄水罐进行腐蚀,使用寿命短,同时,由于水质的原因,滴水孔也容易堵塞,影响滴灌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延长现有滴灌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棚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加料罐,水泵,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蓄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依次连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接有水泵,加料罐的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蓄水罐出水口内部设有第一过滤器,蓄水罐出水口连有主干管,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有支管,主干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设有第四电磁阀,支管上开有多个出水口,支管上的出水口连有毛管,支管与毛管连接处设有第五电磁阀,毛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滴灌口,滴灌口上接有滴头,毛管附近的土壤内设有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设在蓄水罐上,电磁阀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加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地,加料罐上方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有与加料罐铰接的加料盖。进一步地,支管出水口内部还设有第二过滤器。进一步地,滴灌口与滴头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滴头上设有凸起,滴头的出水口设有防堵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农作物进行滴灌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加料滴灌,还不会对蓄水罐造成腐蚀,同时,滴头在堵塞时也便于更换,有效延长滴灌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罐,2、第一水管,3、第二水管,4、第一电磁阀,5、加料罐,6、水泵,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五电磁阀,11、搅拌装置,12、加料盖,13、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器,15、滴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大棚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加料罐,水泵,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蓄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依次连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接有水泵,加料罐上方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设有与加料罐铰接的加料盖,加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加料罐的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蓄水罐出水口内部设有第一过滤器,蓄水罐出水口连有主干管,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有支管,主干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设有第四电磁阀,支管上开有多个出水口,支管出水口内部还设有第二过滤器,支管上的出水口连有毛管,支管与毛管连接处设有第五电磁阀,毛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滴灌口,滴灌口上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有滴头,滴头上设有凸起,滴头的出水口设有防堵片,毛管附近的土壤内设有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设在蓄水罐上,电磁阀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清水灌溉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水通过进水管由水泵抽入,经第二水管和第一水管进入到蓄水罐内,打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控制阀,水经过第一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后进入到支管,再经过第二过滤器进一步的水质净化后进入到毛管,从滴灌口经滴头进行滴灌;需要施肥或施农药时,打开加料罐的加料盖,从加料口加入肥料或农药,打开第二电磁阀和搅拌装置,水通过进水管由水泵抽入,经加料罐的进水管进入到加料罐中,与肥料或农药进行搅拌混合,再打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混合液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净化过滤,从滴灌口经滴头进行滴灌。加料灌溉和清水灌溉分开进行,不会对蓄水罐进行腐蚀,同时,长期的灌溉容易引起滴头堵塞,可以通过更换滴头来解决问题,不会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有效提高整个滴灌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加料罐,水泵,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依次连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接有水泵,所述加料罐的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蓄水罐出水口内部设有第一过滤器,蓄水罐出水口连有主干管,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有支管,所述主干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支管上开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支管上的出水口连有毛管,支管与毛管连接处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毛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滴灌口,所述滴灌口上接有滴头,所述毛管附近的土壤内设有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在蓄水罐上,所述电磁阀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加料罐,水泵,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依次连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接处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接有水泵,所述加料罐的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蓄水罐出水口内部设有第一过滤器,蓄水罐出水口连有主干管,主干管的另一端连有支管,所述主干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支管上开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支管上的出水口连有毛管,支管与毛管连接处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毛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县稼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