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花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包括盆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顶端具有螺纹,所述底座与所述盆体螺接固定,所述盆体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合页转轴,所述盆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合页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外侧壁粘接固定有摩擦垫;通过盆体内的排水管,透气孔和矩形通孔能够将多余水分排出至储水室内,储水室上表面的过滤孔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在储水室内通过活性炭海绵吸附小型颗粒,对水质起到过滤作用,经过滤罩对水再次进行过滤,水由出水口流出经第二管道、小型水泵和第一管道流进入水口,再由入水口流入盆体的内侧壁,对盆栽进行二次供水,实现循环用水。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cycling water flower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
本技术属于花盆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经常在室内放置盆栽,利用在其微小的体积内种植适量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的生活中广泛被运用,传统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花盆本体为一个筒体结构,种植的盆栽放入其中增加适量的泥土即可实现花盆的盛放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20967373.6),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用花盆,此专利能够通过保温层内填充的保温材料,在严冬时节有效的对植物幼苗的根系部进行保温,且每个花盆的循环用水功能部可单个设置,也可将多个花盆连接整合成一个大型的二次浇灌系统,具有多种实用性。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原有的花盆对盆栽浇水时需要依赖外部的持续供水,且浇水过多容易在花盆底部沉积,使得底部的泥土过于潮湿,盆内的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中容易威胁盆栽的寿命,造成水不能循环利用,使得花盆整体的使用效率降低;2、原有的花盆体积较大,较为笨重,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搬运时,容易滑落造成花盆的破裂,具有运输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具有循环用水和方便运输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包括盆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顶端具有螺纹,所述底座与所述盆体螺接固定,所述盆体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合页转轴,所述盆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合页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外侧壁粘接固定有摩擦垫,所述盆体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开设透气孔,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靠近所述透气孔的一侧开设矩形通孔,所述储水室的上表面开设多个过滤孔,所述储水室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活性炭海绵,所述储水室的一侧开设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前表面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壁固定有单向阀门,所述盆体的外侧壁一侧开设入水口,所述小型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和所述矩形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储水室的底端开设圆形通孔,所述活性炭海绵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活性炭海绵贯穿所述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小型水泵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通过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小型水泵和所述第一管道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一侧密封连接有所述第二管道,另一侧固定有过滤罩。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单向阀门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盆体内的排水管,透气孔和矩形通孔能够将多余水分排出至储水室内,储水室上表面的过滤孔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在储水室内通过活性炭海绵吸附小型颗粒,对水质起到过滤作用,经过滤罩对水再次进行过滤,水由出水口流出经第二管道、小型水泵和第一管道流进入水口,再由入水口流入盆体的内侧壁,对盆栽进行二次供水,实现循环用水。2、使用者可用手握住摩擦垫,拉起提手对花盆进行轻松搬运到固定位置,也可以通过握住第一管道外侧壁固定的防护垫对花盆进行移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储水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盆体与底座拆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储水室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储水室俯视图;图中:1、盆体;11、入水口;2、底座;3、提手;31、合页转轴;32、摩擦垫;4、排水管;41、透气孔;42、矩形通孔;5、第一管道;51、防护垫;52、单向阀门;6、小型水泵;7、第二管道;8、储水室;81、活性炭海绵;82、过滤罩;83、出水口;84、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包括盆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顶端具有螺纹,所述底座2与所述盆体1螺接固定,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合页转轴31,所述盆体1的顶端通过所述合页转轴31转动连接有提手3,所述提手3的外侧壁粘接固定有摩擦垫32,所述盆体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储水室8,所述储水室8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外侧壁开设透气孔41,所述排水管4的外表面靠近所述透气孔41的一侧开设矩形通孔42,所述储水室8的上表面开设多个过滤孔84,所述储水室8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活性炭海绵81,所述储水室8的一侧开设出水口83,所述出水口83的一侧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小型水泵6,所述小型水泵6的前表面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的外侧壁固定有单向阀门52,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一侧开设入水口11,所述小型水泵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小型水泵6在工作时,和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7配合工作,实现了将出水口83内的水导进入水口11内的效果,实现循环用水,其中小型水泵6的型号YAD-2000。本实施例中:活性炭海绵81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吸附储水室8内的杂质,起到过滤的效果,其中活性炭海绵81型号为GLM。本实施方案中:可用手握住摩擦垫32,拉起提手3对花盆进行轻松搬运到固定位置,也可以通过握住第一管道5外侧壁固定的防护垫51对花盆进行移动,透气孔41能够进行空气对流,对花盆内部进行通风,保证土壤的透气,同时通过盆体1内的排水管4,以及透气孔41和矩形通孔42,同时将多余水分排出至储水室8内,过滤孔84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在储水室8内通过活性炭海绵81吸附小型颗粒,对水质起到过滤作用,水分由出水口83流出经第二管道7、小型水泵6和第一管道5流进入水口11,再由入水口11流入盆体1的内侧壁,对盆栽进行二次供水,实现循环用水,因底座2与所述盆体1螺接固定,可通过将底座2与盆体1相拆卸,实现对活性炭海绵81和底座2进行清理。具体的,所述透气孔41和所述矩形通孔4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水管4的外侧壁;透气孔41和矩形通孔42可将多余水分排出至储水室8内,透气孔41在排水的同时也能够对对花盆内部进行通风,保证土壤的透气。具体的,所述储水室8的底端开设圆形通孔,所述活性炭海绵8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活性炭海绵81贯穿所述圆形通孔;因储水室8的底端开设圆形通孔,活性炭海绵81贯穿圆形通孔,方便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的同时也便于对活性炭海绵81拆卸清理。具体的,所述第一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小型水泵6密封连接;第一管道5将入水口11与小型水泵6相互连通,实现将水由小型水泵6导进入水口11内,再由入水口11内的水流进过盆体1的内侧壁,对盆栽进行二次灌溉。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包括盆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顶端具有螺纹,所述底座(2)与所述盆体(1)螺接固定,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合页转轴(31),所述盆体(1)的顶端通过所述合页转轴(31)转动连接有提手(3),所述提手(3)的外侧壁粘接固定有摩擦垫(32),所述盆体(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储水室(8),所述储水室(8)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外侧壁开设透气孔(41),所述排水管(4)的外表面靠近所述透气孔(41)的一侧开设矩形通孔(42),所述储水室(8)的上表面开设多个过滤孔(84),所述储水室(8)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活性炭海绵(81),所述储水室(8)的一侧开设出水口(83),所述出水口(83)的一侧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小型水泵(6),所述小型水泵(6)的前表面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的外侧壁固定有单向阀门(52),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一侧开设入水口(11),所述小型水泵(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循环用水花盆,包括盆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顶端具有螺纹,所述底座(2)与所述盆体(1)螺接固定,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合页转轴(31),所述盆体(1)的顶端通过所述合页转轴(31)转动连接有提手(3),所述提手(3)的外侧壁粘接固定有摩擦垫(32),所述盆体(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储水室(8),所述储水室(8)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外侧壁开设透气孔(41),所述排水管(4)的外表面靠近所述透气孔(41)的一侧开设矩形通孔(42),所述储水室(8)的上表面开设多个过滤孔(84),所述储水室(8)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活性炭海绵(81),所述储水室(8)的一侧开设出水口(83),所述出水口(83)的一侧密封连接有第二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小型水泵(6),所述小型水泵(6)的前表面密封连接有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的外侧壁固定有单向阀门(52),所述盆体(1)的外侧壁一侧开设入水口(11),所述小型水泵(6)与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钰琪,李静媛,刘毅,王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谭钰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