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沁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子沁泡
,尤其是一种沁种装置。
技术介绍
沁种是农业种植的一项流程,是指对于发芽较慢的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沁种,沁种的目的是促进种子较早发芽,还有可以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沁种的目的是使种谷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由于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强,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也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种胚获得了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才开始分裂、伸长,突破颖壳(发芽)。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不过,种子并不是有水就能发芽,它至少必须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5—18%的水分才能开始发芽,吸水量达到自身重量40%时才能正常发芽。现有的沁种通常是人工进行的,沁种时,将种子置于沁种箱体内,再向沁种箱体内热水和冷水,将热水和冷水充分混合形成55-60℃的温水,并向沁种箱体内加入沁种需要的药物,上述沁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沁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盛液桶(1),所述盛液桶(1)内设置有上端敞口的沁种桶(2),所述盛液桶(1)和沁种桶(2)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状,所述沁种桶(2)的外径小于盛液桶(1)的内径,所述沁种桶(2)的上端面与盛液桶(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沁种桶(2)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盛液桶(1)内,所述沁种桶(2)的外侧壁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漏液孔(3),所述多个第一漏液孔(3)均完全贯穿沁种桶(2)的侧壁,所述沁种桶(2)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漏液孔(4),所述多个第二漏液孔(4)均完全贯穿沁种桶(2)的底板,所述沁种桶(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沁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盛液桶(1),所述盛液桶(1)内设置有上端敞口的沁种桶(2),所述盛液桶(1)和沁种桶(2)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状,所述沁种桶(2)的外径小于盛液桶(1)的内径,所述沁种桶(2)的上端面与盛液桶(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沁种桶(2)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盛液桶(1)内,所述沁种桶(2)的外侧壁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漏液孔(3),所述多个第一漏液孔(3)均完全贯穿沁种桶(2)的侧壁,所述沁种桶(2)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漏液孔(4),所述多个第二漏液孔(4)均完全贯穿沁种桶(2)的底板,所述沁种桶(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杆(5),所述转杆(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转杆(5)的直径小于沁种桶(2)的内径,所述转杆(5)的下端与沁种桶(2)的底板内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的中心轴线与沁种桶(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转杆(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6),每个搅拌杆(6)的一端固定在转杆(5)的侧壁上,所述搅拌杆(6)的另一端斜向下延伸且与沁种桶(2)内侧壁、沁种桶(2)底板内表面均存在间隙,所述搅拌杆(6)上设置有多个耙齿(7),所述多个耙齿(7)的上端均固定在搅拌杆(6)上,所述多个耙齿(7)的下端均沿转杆(5)的中心轴线方向向下延伸,每个耙齿(7)的下端面均与沁种桶(2)底板内表面存在间隙,所述转杆(5)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异形块(8),所述盛液桶(1)的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敞口封闭的盖体(9),所述盖体(9)包括圆形盖板(901)和环形筒体(902),所述圆形盖板(901)的直径与环形筒体(902)的外径相等,所述环形筒体(902)的上端面固定在圆形盖板(901)的下表面,所述环形筒体(902)的中心轴线与圆形盖板(90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盛液桶(1)的外侧壁上端设置有环形轴承(23),所述环形轴承(23)的内圈直径与盛液桶(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环形轴承(23)的内圈固定在盛液桶(1)外侧壁的上端,所述环形轴承(23)的外圈直径与环形筒体(902)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圆形盖板(901)的上表面设置有异形孔(10),所述异形孔(10)完全贯穿圆形盖板(90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彬,程霞,付民主,汪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林丰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