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单元、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3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0
提供能够从装置本体接受驱动力的处理盒和鼓单元。还提供具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具备驱动力接受部的能够移动的移动构件设置于盒。移动构件在伸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Drum unit, box, processing box and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鼓单元、盒、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用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盒、处理盒和鼓单元。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公知有将与图像形成相关的作为旋转体的感光鼓、显影辊等元件作为盒一体化而能够向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以下称为装置本体)装卸的结构。在此,为了使盒内的感光鼓旋转,优选从装置本体传递驱动力。此时,已知使盒侧的联结构件与装置本体侧的驱动销等驱动力传递部卡合而传递驱动力的结构。在此,根据图像形成装置不同,已知有关于在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实质上正交的规定方向上能够拆下的盒的结构。在日本特开2008-233867号公报中,公开了使设置于感光鼓的端部的联结构件在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进退的结构。因此,设置在盒中的联结构件相对于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驱动销卡合和分离。其结果是,装置本体的旋转驱动力向盒传递。已知有以上那样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申请发展了上述现有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公开的有代表性的结构如下:一种处理盒,其中,该处理盒具有:(1)感光鼓;(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感光鼓;(3)凸缘,为了向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1)感光鼓;(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感光鼓;(3)凸缘,为了向所述感光鼓传递驱动力,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以及(4)联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凸缘上,且具备:(4‑1)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凸缘能够在(a)以离开所述感光鼓的方式伸出的伸出位置和(b)以接近所述感光鼓的方式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具备用于接受所述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以及(4‑2)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凸缘,以能够从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凸缘传递驱动力,所述连接构件具备:(4‑2‑1)轴部,沿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4‑2‑2)限制部,抑制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移动构件从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5 JP 2017-0502851.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1)感光鼓;(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感光鼓;(3)凸缘,为了向所述感光鼓传递驱动力,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以及(4)联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凸缘上,且具备:(4-1)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凸缘能够在(a)以离开所述感光鼓的方式伸出的伸出位置和(b)以接近所述感光鼓的方式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具备用于接受所述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以及(4-2)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凸缘,以能够从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凸缘传递驱动力,所述连接构件具备:(4-2-1)轴部,沿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4-2-2)限制部,抑制位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凸缘脱离,所述限制部通过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而从所述移动构件接受所述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沿着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移动构件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从所述移动构件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半径方向上比所述轴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从所述轴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径向上扩展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比所述轴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的最大旋转半径。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板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圆盘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备:自由端部,具有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以及小径部,配置在比所述自由端部靠近所述凸缘的位置,且具有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的最大旋转半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具备随着远离所述感光鼓而最大旋转半径逐渐增大的部分。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的最大旋转半径比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于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之间的距离。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小径部的内部。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自由端部或所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卡合。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自由端部卡合。18.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1)感光鼓;(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感光鼓;(3)凸缘,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以及(4)联结构件,为了接受用于使所述感光鼓旋转的驱动力,设置在所述凸缘上,且具有:(4-1)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凸缘能够在(a)以离开所述感光鼓的方式伸出的伸出位置和(b)以接近所述感光鼓的方式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具备用于接受所述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以及(4-2)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凸缘,以能够从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凸缘传递所述驱动力,所述连接构件具备:(4-2-1)轴部,沿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4-2-2)扩大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侧,具有比所述轴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的最大旋转半径,且通过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而从所述移动构件接受所述驱动力。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沿着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延伸。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移动构件的内部。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从所述移动构件露出。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半径方向上比所述轴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板形状。24.根据权利要求18~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圆盘形状。25.根据权利要求18~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备:自由端部,具有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以及小径部,配置在比所述自由端部靠近所述凸缘的位置,且具有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的最大旋转半径。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具备随着远离所述感光鼓而最大旋转半径逐渐增大的部分。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的最大旋转半径比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于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之间的距离。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小径部的内部。30.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或所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卡合。31.根据权利要求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卡合。32.根据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是突起。33.根据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有两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所述两个驱动力接受部分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联结构件的轴线彼此对称的位置。34.根据权利要求1~3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用于朝向所述伸出位置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力的第一施力构件。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具备弹性构件。3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为了使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伸出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构件。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被操作成,通过接受外力而使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伸出位置移动。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是杆。39.根据权利要求36~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光鼓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联结构件和所述操作构件位于所述处理盒的同一侧。40.根据权利要求36~3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具有用于对所述操作构件施力的第二施力构件。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具备弹性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其内部收容调色剂。43.根据权利要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备齿轮部。44.根据权利要求1~4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具有显影辊。45.一种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用于能够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并具备与所述联结构件卡合而用于向所述联结构件传递所述驱动力的驱动轴。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伸出位置移动。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具有:开口,用于装卸所述处理盒;以及开闭门,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随着所述开闭门的开闭,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退避位置与所述伸出位置之间移动。48.一种盒,其特征在于,该盒具有:(1)旋转体,能够在其表面承载有调色剂的状态下旋转;(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体;(3)传递构件,用于向所述旋转体传递驱动力;以及(4)联结构件,设置在所述传递构件上,且具有:(4-1)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传递构件能够在(a)朝向所述盒的外部伸出的伸出位置与(b)朝向所述盒的内部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具备用于接受所述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以及(4-2)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传递构件,以能够从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传递构件传递所述驱动力,所述连接构件具备:(4-2-1)轴部,沿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4-2-2)扩大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侧,具有比所述轴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的最大旋转半径,且通过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而从所述移动构件接受所述驱动力。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侧。50.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沿着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延伸。51.根据权利要求48~5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移动构件的内部。52.根据权利要求48~51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从所述移动构件露出。53.根据权利要求48~5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径向方向上比所述轴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54.根据权利要求48~5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从所述轴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径向上扩展的形状。55.根据权利要求48~5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比所述轴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的最大旋转半径。56.根据权利要求48~5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板形状。57.根据权利要求48~5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圆盘形状。58.根据权利要求48~57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备:自由端部,具有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以及小径部,配置在比所述自由端部靠近所述传递构件的位置,且具有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的最大旋转半径。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具备随着接近所述移动构件的前端而最大旋转半径逐渐增大的部分。60.根据权利要求58或59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的最大旋转半径比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61.根据权利要求58~6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于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之间的距离。62.根据权利要求58~61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小径部的内部。63.根据权利要求58~6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或所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卡合。64.根据权利要求58~63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卡合。65.一种盒,其特征在于,该盒具有:(1)旋转体,能够在其表面承载有调色剂的状态下旋转;(2)框体,用于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体;(3)传递构件,用于向所述旋转体传递驱动力;以及(4)联结构件,设置在所述传递构件上,且具有:(4-1)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传递构件能够在(a)朝向所述盒的外部伸出的伸出位置与(b)朝向所述盒的内部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具备用于接受所述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以及(4-2)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传递构件,以能够从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传递构件传递所述驱动力,所述连接构件具备:(4-2-1)轴部,沿着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4-2-2)扩大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侧,具有比所述轴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的最大旋转半径,且通过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而从所述移动构件接受所述驱动力。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沿着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延伸。67.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穿过所述移动构件的内部。68.根据权利要求65~67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从所述移动构件露出。69.根据权利要求65~6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在所述联结构件的径向上比所述轴部靠外侧的位置与所述移动构件卡合。70.根据权利要求65~6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板形状。71.根据权利要求65~7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具有圆盘形状。72.根据权利要求65~7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备:自由端部,具有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以及小径部,配置在比所述自由端部靠近所述传递构件的位置,且具有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的最大旋转半径。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部具有随着接近所述移动构件的前端而距所述联结构件的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的部分。74.根据权利要求72或7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的最大旋转半径比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大。75.根据权利要求72~74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的最大旋转半径小于所述联结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之间的距离。76.根据权利要求72~75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小径部的内部。77.根据权利要求72~76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或所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卡合。78.根据权利要求72~77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与所述自由端部卡合。79.根据权利要求48~7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是突起。80.根据权利要求48~7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具有两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所述两个驱动力接受部分别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联结构件的轴线彼此对称的位置。81.根据权利要求48~80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该盒具有用于朝向所述伸出位置对所述移动构件施力的第一施力构件。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具备弹性构件。83.根据权利要求48~82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该盒具有为了使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伸出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构件。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被操作成,通过接受外力而使所述移动构件向所述伸出位置移动。85.根据权利要求83或84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是杆。86.根据权利要求83~8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体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联结构件和所述操作构件位于所述盒的同一侧。8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