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移动自组织网络不需要基站的支持,通过多跳的用户通信就能够完成数据传输。因此,需要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寻找一条完整的可靠路径。但是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网络是不连通的状态,即无法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寻找完整路径来进行数据传输。节点一般是利用自身的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来实现数据传输。由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拓扑变化较频繁、网络的非连通性、能量和存储受限等特点,中继节点需要消耗宝贵的能量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一旦节点能量耗尽,就会退出整个网络,极大地影响了网络的整体性能。目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有:泛洪传输方法和直接转发传输方法。泛洪传输方法是:当源节点与其他节点相遇时,将数据转发给其他节点并且保留自身的数据副本,然后所有具有该数据副本的节点继续转发给没有数据副本的节点,直至目的节点接收到数据为止。该方法虽然传输效率高,但是造成了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副本,严重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直接转发传输方法是:当源节点与其他节点相遇时,就将数据转发给其他节点,并且删除自身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与其他节点相遇时,基站设备判断相遇节点是否存在数据副本,若不存在数据副本,则获取所述相遇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将所述时间社会关系强度与预设的第一阈值相比较,若所述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指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相遇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与其他节点相遇时,基站设备判断相遇节点是否存在数据副本,若不存在数据副本,则获取所述相遇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将所述时间社会关系强度与预设的第一阈值相比较,若所述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指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相遇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化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信息;根据所述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信息,分别计算任意两节点之间的时间社会关系强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信息包括预设周期内两节点通信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周期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按照公式(1)计算任意两节点之间的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其中,T为所述预设周期,tij为所述预设周期内i节点和j节点通信的时间间隔,x=(1,2,……,n),n=T/t。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时间社会关系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相遇节点的电池能量和预设的第二阈值相比较;若所述相遇节点的电池能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指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相遇节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相遇节点的电池能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相遇节点的能量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选择相遇节点的能量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的电池能量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节点,作为候选能量传输节点;从所述候选能量传输节点中确定能量传输节点;指示所述能量传输节点向所述相遇节点传输能量,并在传输能量完成之后,指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相遇节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信息包括节点与能量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所述从所述候选能量传输节点中确定能量传输节点,具体包括:根据各节点的电池电量和各节点与能量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计算所述相遇节点与所述候选能量传输节点之间的社会关系强度;选择社会关系强度最大的节点作为能量传输节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公式(2)计算所述相遇节点与所述候选能量传输节点之间的社会关系强度:其中,Ej表示候选能量传输节点j的电池能量,j=(1,2,…,M),M为候选能量传输节点的数量,ri,j表示相遇节点i与其能量传输范围内节点j之间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相遇节点的能量传输范围内其他节点的电池能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指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节点继续移动。9.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模块、获取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当待传输数据的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与其他节点相遇时,判断相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刚,赵文东,王源野,邹贵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