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35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钢框架体系中型柱连接时施工工序复杂、定位不准确、垂直度偏差大且校正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下对应,互相配合,同时衬板也插接在上型柱和下型柱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且垂直精度高;对接定位后,连接端口处的开口朝外的坡口配合内部的衬板预留出焊缝,上型柱和下型柱通过全熔透的开口朝外的坡口焊缝可完成焊接;在上型柱和下型柱对接安装完成后,从连接板上拧下高强螺栓,既可以取下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进行重复利用,又避免了在型柱上开设螺栓孔破坏型柱结构的固有性能。

A positio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ulti-layer steel column butt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特别是指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具有能耗低、建筑垃圾少、施工周期短等优势,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体系多为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钢框架—剪力墙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等。在以上体系中的柱结构多采用十字型柱、箱型柱等,十字型柱与十字型柱对接连接时、箱型柱与箱型柱对接连接时,通常采用耳板、连接夹板和高强螺栓进行连接,但是这种传统的施工程序非常复杂,不仅定位困难、校正难度大,而且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在柱结构上开设高强螺栓孔连接耳板或连接夹板,会严重削弱柱结构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钢框架体系中型柱连接时施工工序复杂、定位不准确、垂直度偏差大且校正困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各类型型钢柱的快速拼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在预制工厂制作上型柱和下型柱,准备带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外壁上焊接上连接板,在下型柱的上端口外壁上焊接下连接板,使用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上定位件,使用高强螺栓与下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下定位件,保证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下对应。S2,安装阶段,固定安装下型柱,使用吊车垂直吊装上型柱至下型柱正上方,然后缓慢下放上型柱,使上定位件逐渐与下定位件对接,上型柱的下端口与下型柱的上端口对接后形成对接焊缝,对对接焊缝进行全熔透满焊。S3,拆卸阶段,拆下上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上定位件,拆下下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下定位件,准备重复利用。进一步地,所述S1准备阶段中,在上型柱的下端口或下型柱的上端口开设有开口朝外的坡口,坡口构成所述S2安装阶段中的对接焊缝。进一步地,所述S1准备阶段中,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内壁或下型柱的上端口内壁焊接有衬板,当衬板焊接在上型柱上时,衬板伸出上型柱的下端口;当衬板焊接在下型柱上时,衬板伸出下型柱的上端口。本专利技术的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相互配合,同时衬板也插接在上型柱和下型柱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且垂直精度高;对接定位后,连接端口处的开口朝外的坡口配合内部的衬板预留出焊缝,上型柱和下型柱通过全熔透的开口朝外的坡口焊缝可完成焊接;在上型柱和下型柱对接安装完成后,从连接板上拧下高强螺栓,既可以取下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进行重复利用,又避免了在型柱上开设螺栓孔破坏型柱结构的固有性能。本专利技术在施工现场加工时不需要设置连接耳板,也不需要在型柱上开设螺孔,也不需要校正定位,只需吊装上型柱直接插入下型柱即可,从而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一次安装成功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适用于各类型型钢柱的快速拼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在预制工厂制作上型柱和下型柱,准备带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外壁上焊接上连接板,在下型柱的上端口外壁上焊接下连接板,使用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上定位件,使用高强螺栓与下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下定位件,保证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下对应。S2,安装阶段,固定安装下型柱,使用吊车垂直吊装上型柱至下型柱正上方,然后缓慢下放上型柱,使上定位件逐渐与下定位件对接,上型柱的下端口与下型柱的上端口对接后形成对接焊缝,对对接焊缝进行全熔透满焊。S3,拆卸阶段,拆下上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上定位件,拆下下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下定位件,准备重复利用。所述S1准备阶段中,在上型柱的下端口或下型柱的上端口开设有开口朝外的坡口,坡口构成所述S2安装阶段中的对接焊缝。所述S1准备阶段中,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内壁或下型柱的上端口内壁焊接有衬板,当衬板焊接在上型柱上时,衬板伸出上型柱的下端口;当衬板焊接在下型柱上时,衬板伸出下型柱的上端口。本技术方案中上型柱和下型柱安装时,上型柱可直接与下型柱相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相互配合,同时衬板也插接在上型柱和下型柱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且垂直精度高;对接定位后,连接端口处的坡口配合内部的衬板形成对接焊缝,上型柱和下型柱通过对接焊缝全熔透满焊;在焊接完成后拧下高强螺栓,可以取下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进行重复利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在预制工厂制作上型柱和下型柱,准备带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外壁上焊接上连接板,在下型柱的上端口外壁上焊接下连接板,使用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上定位件,使用高强螺栓与下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下定位件,保证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下对应;S2,安装阶段,固定安装下型柱,使用吊车垂直吊装上型柱至下型柱正上方,然后缓慢下放上型柱,使上定位件逐渐与下定位件对接,上型柱的下端口与下型柱的上端口对接后形成对接焊缝,对对接焊缝进行全熔透满焊;S3,拆卸阶段,拆下上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上定位件,拆下下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卸下下定位件,准备重复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钢柱对接螺栓的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在预制工厂制作上型柱和下型柱,准备带有螺栓孔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在上型柱的下端口外壁上焊接上连接板,在下型柱的上端口外壁上焊接下连接板,使用高强螺栓与上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上定位件,使用高强螺栓与下连接板上的螺栓孔配合连接下定位件,保证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下对应;S2,安装阶段,固定安装下型柱,使用吊车垂直吊装上型柱至下型柱正上方,然后缓慢下放上型柱,使上定位件逐渐与下定位件对接,上型柱的下端口与下型柱的上端口对接后形成对接焊缝,对对接焊缝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民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