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生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631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治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植生系统,包括铺设于地面的生态布和铺设于生态布上方的表层网,斜坡上下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植生土层,斜坡的凹坑内设有第二植生土层,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位于生态布下方,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由若干内储有土壤的植生袋铺设组成,并设有贯穿植生袋并将植生袋固定在斜坡上的固定钉。本方案中的植生系统可以避免在护坡植生过程中造成的表层土壤松动,减少浇灌、雨水冲刷的水土流失,提高护坡、离岸绿化植生效率。

A planting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生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治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植生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公路和铁路等交通道路的建造、矿山的开挖均会破坏自然环境,使植被死亡、土壤暴露,为了保护环境以及保证环境的美观,需要在裸露的土壤上重新种植植被。但是矿山和一些道路两边为斜坡,若直接在斜坡上种植植被,在雨天时,由于缺乏植被根系的固土,斜坡上的土壤容易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导致滑坡,一方面会造成重新种植的植被死亡;另一方面,滑落的土壤落至道路上还会对道路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重新种植植被前需要对斜坡进行修复。目前一般先在斜坡上固定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上覆土,并将植被的种子播种在土壤中,由于土壤受到网状结构的阻挡,所以在受到雨水冲刷时不易发生滑坡,这种修复方法称之为植生。但是仅设置网状结构,当雨势过大时,在多大的水流不断冲刷下,网状结构下方的表层土壤也容易松动,导致滑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表层土壤松动的植生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生系统,包括固定钉、铺设于地面的生态布和铺设于生态布上方的表层网,斜坡上下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植生土层,斜坡的凹坑内设有第二植生土层,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位于生态布下方,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由若干内储有土壤的植生袋铺设组成,固定钉贯穿植生袋并将植生袋固定在斜坡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生态布为在自然界中可以被分解的布,生态布对斜坡的土壤起到遮挡的作用,且与表层网相比,由于生态布不存在表层网上尺寸较大的网孔,所以对土壤的阻挡作用更好,土壤更不容易越过生态布滑落至生态布外。2.斜坡下方设有第一植生土层,植生袋内的土壤受到袋体的限制而无法落至植生袋外,而植生袋对斜坡上的土壤起到阻挡作用,使土壤不至于越过植生袋滑至斜坡下方,所以可以避免在护坡植生过程中造成的表层土壤松动,减少浇灌、雨水冲刷的水土流失,提高护坡、离岸绿化植生效率。3.自然状态下的斜坡的坡面存在向下凹陷的凹坑,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植生土层位于斜坡的凹坑内并填平凹坑内,第二植生土层对生态布和表层网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生态布和表层网向下凹陷、发生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凹坑内集聚大量的水,使凹坑内周围的土壤松动发生滑坡。进一步,位于斜坡上端的第一植生土层位于斜坡上方的水平段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位于斜坡上方的第一植生土层对斜坡上端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在斜坡上端,从而避免雨水使斜坡上端的土壤松动发生滑坡。进一步,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下方挖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底部为平面,所述植生袋位于L形槽底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L形槽底部为平面,方便固定第一植生土层。进一步,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由至少四层植生袋堆叠形成。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植生土层的厚度较厚,对斜坡的防护效果更好。进一步,相邻两层植生袋错位堆叠。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植生袋之间承接的压力可以进行分散,避免因压力导致堆叠的植生袋发生倾斜。进一步,固定钉垂直于斜坡。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固定钉可以更深入的插入斜坡的土壤中,对植生袋的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表层网包括固定网和固定在固定网一侧的立柱,所述固定网内设有浇水腔,所述浇水腔侧壁设有若干浇水孔,所述立柱内设有与浇水腔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内固定有滤网。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固定网覆盖在斜坡上时,立柱位于斜坡下端,浇水时,将水管与进水通道连通,水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浇水腔内,随后从浇水孔流出,进入土壤中。由于固定网覆盖了整个斜坡,而浇水腔位于固定网中,所以水可以沿着浇水腔流至斜坡各处,从而不需要工人沿着斜坡向上行走,避免工人损伤种子和幼苗。另外,从浇水孔流出的水直接进入土壤中,不会与幼苗的叶片接触,从而避免幼苗的叶片被灼伤;而水被喷洒在叶片上也难以被幼苗吸收,本方案中水直接进入土壤中可以避免水落在叶片上浪费。本方案中可以将颗粒状的肥料置于滤网上,当水经过滤网时,肥料不断溶入水中,从而被水带至斜坡各处,施肥更为简单方便,同时还可以避免直接抛洒配料时大量肥料集聚,造成施肥不均匀。进一步,浇水腔内设有海绵。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海绵一方面起到保水的作用,当幼苗周围的土壤干燥时,海绵中的水还可以逐渐渗出,为幼苗提供水分;海绵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大量土壤或者幼苗的根系从浇水孔进入浇水腔中而堵塞浇水腔。进一步,植生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除斜坡表面的杂草、碎石和浮土;步骤2:在斜坡下端横向挖设L形槽,L形槽的宽度大于植生袋的宽度,L形槽的高度等于植生袋的厚度与组成第一植生土层的植生袋的层数的乘积;步骤3:将植生袋堆叠在L形槽和斜坡上方的水平面上,然后将固定钉贯穿堆叠的多层植生袋,将植生袋固定在斜坡上,形成第一植生土层;将植生袋置于斜坡上的凹坑内,直到最上方的植生袋与斜坡等高,然后将固定钉贯穿凹坑内的植生袋,将植生袋固定在凹陷内,形成第二植生土层;步骤4:将生态布铺设在斜坡、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上;步骤5:将固定网铺设在生态布上,并将立柱插入斜坡,再采用固定钉将固定网固定在斜坡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铺设生态布时先清除斜坡表面的杂草,铺设的生态布可以与斜坡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生态布被地面的碎石划破,也避免杂草和浮土位于生态布与斜坡之间导致生态布打滑。进一步,步骤5铺设固定网的同时采用固定钉将固定网固定在斜坡上,并同时在固定后的固定网表面撒1~5cm土壤,形成表层土层。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铺设有生态布,种子无法直接与土壤接触,不利于种子的发芽,本方案中的表层土层可以促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而表层土层的土壤量有限,即使在较大水流下向下滑落也不至于导致滑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植生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植生土层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1中固定网的正视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表层网俯视图;图6为图5中导向杆的正视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网1、浇水腔11、浇水孔12、立柱2、限位板21、进水通道22、滤网23、盖体24、定位杆3、导向杆4、管道41、导向通道42、L形槽5、第一植生土层51、固定钉6、生态布7、表层土层8、第二植生土层9。实施例1一种植生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若干固定钉、铺设于地面的生态布7和铺设于生态布7上方的表层网,斜坡上下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植生土层51,斜坡的凹坑内设有第二植生土层9,第一植生土层51和第二植生土层9均位于生态布7下方。位于斜坡上端的第一植生土层51位于斜坡上方的水平段上,斜坡下端挖设有L形槽5,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51位于L形槽5内,且L形槽5底部为平面,第一植生土层51落于L形槽5底部,该第一植生土层51顶部与右侧的斜坡坡面等高。第一植生土层51和第二植生土层9均由若干内储有土壤的植生袋铺设组成,本实施例中的植生袋的长宽高分别为50cm、30cm、10cm,本实施例中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51由四层植生袋堆叠形成,且相邻两层植生袋错位堆叠,使植生袋之间承接的压力可以被分散,避免因压力导致堆叠的植生袋发生倾斜。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钉6的长度大于第一植生土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钉、铺设于地面的生态布和铺设于生态布上方的表层网,斜坡上下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植生土层,所述斜坡的凹坑内设有第二植生土层,所述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位于生态布下方,所述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由若干内储有土壤的植生袋铺设组成,所述固定钉贯穿植生袋并将植生袋固定在斜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钉、铺设于地面的生态布和铺设于生态布上方的表层网,斜坡上下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植生土层,所述斜坡的凹坑内设有第二植生土层,所述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位于生态布下方,所述第一植生土层和第二植生土层均由若干内储有土壤的植生袋铺设组成,所述固定钉贯穿植生袋并将植生袋固定在斜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斜坡上端的第一植生土层位于斜坡上方的水平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下方挖设有L形槽,所述L形槽底部为平面,所述植生袋位于L形槽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斜坡下端的第一植生土层由至少四层植生袋堆叠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植生袋错位堆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垂直于斜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网包括固定网和固定在固定网一侧的立柱,所述固定网内设有浇水腔,所述浇水腔侧壁设有若干浇水孔,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国蔡宜东魏永洋何薇王军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