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629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7:22
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属于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包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非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前级传感器,次级传感器,隔离桩,控制及警示系统;所述的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侧边,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路;具有不妨碍非机动车通行,避免碰撞隔离桩事故发生,自动控制的特点。

A kind of road invisible obstr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设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阻拦机动车行走非机动车道路的隐形阻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道路交通秩序成为影响人们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成为城市道路事故的主发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每个城市的道路设计和建设者都想尽了各种方法,首先是设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要求各行其道,但是由于城市车辆数量剧增,加上不少人为了自己方便还是经常出现机动车(汽车)行驶或者占用非机动车道路的现象,其一是影响了非机动车的通行,造成交通拥堵,再者逼迫非机动车行驶机动车道,造成混合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避免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道路,现有的大多采用隔离桩的形式来阻拦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路(如图1),但是,由于隔离桩的高度高,间隔距离小,造成了非机动车通过时容易碰撞,甚至会有非机动车快速撞击隔离桩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非机动车道路隔离桩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当非机动车行驶在非机动车道路时,隔离桩与地面平齐或者稍微露出地面,不影响非机动车通行,也不会产生隔离桩与非机动车撞击的现象;实现这些技术效果采用的是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非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前级传感器,次级传感器,隔离桩,控制及警示系统;所述的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侧边,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路;所述的非机动车道路设置在路边绿化带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之间;所述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之间,能够将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隔离,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够相互跨越;所述的前级传感器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入口处,并位于隔离桩的前端;所述的次级传感器设置在前级传感器的后方,与前级传感器有间距,所述的间距与机动车的轴距相匹配;所述的隔离桩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上,有多个,横跨道路的宽度,两个隔离桩间的距离以及隔离桩到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的距离和隔离桩到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间的距离以机动车不能够通过,且非机动车能够通过;所述的隔离桩能够缩入非机动车道路内和伸出非机动车道路表面,其伸出的高度以能够阻止机动车通过为准;所述的控制及警示系统设置在隔离桩附近,能够控制隔离桩的伸缩,并向驶入前级传感器向隔离桩方向行驶的机动车发出警示及取证。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桩包括动力装置,外壳,限位装置,活动桩;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活动桩下方,与活动桩下部连接,能够将活动桩推出壳体伸出或者拉回壳体缩回;所述的外壳安装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下部,与非机动车道路的路基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装置安装在壳体上,能够控制活动桩在外壳内的最大行程;所述的活动桩安装在壳体内,其外周与壳体匹配,能够在壳体内做直线运动。所述的壳体上端面与非机动车道路的表面平齐。所述的限位装置是传感器或者是限位块。所述的外壳包括动力装置安装孔,固定安装板,壳体,导向槽;所述的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孔设置在壳体下端,与动力装置安装方式相匹配;所述的固定安装板设置在壳体外围,能够将壳体与非机动车道路下方的基坑或者填料固定牢固连接;所述的壳体为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腔体其内腔形状和尺寸与活动桩的外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所述的导向槽设置在壳体侧壁上,能够限制活动桩的水平旋转。所述的活动桩包括传动结构,连接件,桩体;所述的传动结构安装在连接件上,与动力装置配合完成活动桩在外壳内的运动;所述的连接件安装在桩体内腔,与桩体侧壁固定连接,并承载传动结构;所述的桩体为上封口的空腔体。所述的活动桩还包括导向销,警示窗口,圆角;所述的导向销安装在桩体的外表面,与外壳上的导向槽相对应;所述的警示窗口设置在桩体上部,为透明窗口;所述的圆角设置在桩体的上端的上顶面与侧壁的交接处,能够避免当活动桩微露出非机动车道路路面时妨碍通行。所述的壳体,活动桩由金属或者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螺杆,螺母;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外壳下部,与外壳固定连接,其电路与控制及警示系统连接;所述的螺杆安装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与电机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其上部与螺母旋接;所述的螺母也就是活动桩上的传动结构,安装在活动桩的连接件上,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并与螺杆旋接;所述的螺杆和螺母均为多头传动螺杆和螺母。所述的控制及警示系统包括控制箱,控制器,扬声器,警示灯;所述的控制箱安装在隔离桩附近,与附近的道路或者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内,为工业控制计算机,能够控制动力装置和扬声器和警示灯的运行状态,并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所述的扬声器安装在隔离桩附近,与控制器连接,能够播放警示音频;所述的警示灯安装在隔离桩附近或者活动桩的警示窗口,能够发出具有警示意义的光波。本文中所指机动车为汽车,非机动车指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的隔离,并且能够保证没有机动车进入时非机动车道路的畅通,避免非机动车撞击隔离桩造成额外的交通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非机动车道路的隔离桩设置示意图A.路边隔离装置,B.非机动车道,C.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D.固定隔离桩。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A.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B.非机动车道路,C.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1.前级传感器,2.次级传感器,3.隔离桩,4.控制及警示系统。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离桩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A.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B.非机动车道路,C.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1.前级传感器,2.次级传感器,3.隔离桩,4.控制及警示系统。图4是隔离桩的结构示意图31.动力装置,32.外壳,33.限位装置,34.活动桩。图5是活动桩的结构示意图51.传动结构,52.连接件,53.桩体,54.导向销,55.警示窗口,56.圆角。图6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41.动力装置安装孔,42.固定安装板,43.壳体,44.导向槽。图7是动力装置安装连接示意图61.电机,62.螺杆,42.固定安装板,43.壳体,34.活动桩,51.传动结构,52.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本例中采用在非机动车道路B的入口处设置间隔距离1-1.2米的隔离桩3,在非机动车道路B入口处挖出基坑,将隔离桩3安装在基坑内并与基坑牢固连接,保证隔离桩3与路面平齐或者微高出0-10毫米,并将电路与控制及警示系统4连接;在非机动车道路B的入口前方距离隔离桩5-10米的位置设置次级传感器2,采用本行业通用的压力传感器覆盖路面宽度的大部分,也就是说当汽车通过时能够都落入传感器重量感应的范围,并将其与控制及警示系统4连接;采用与次级传感器2相同的方法在距离次级传感器3-10米的前方设置前级传感器1,并将其与控制及警示系统4连接;本例中采用将控制及警示系统4设置在路边隔离设施附近,安装在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在控制及警示系统4中设定前级传感器1的触发警示重量值,本例中设定为500公斤,当前级传感器1采集道重量超过500公斤的信息时,控制及警示系统4的控制器发出指令,隔离桩3从地下向上伸出,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非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前级传感器,次级传感器,隔离桩,控制及警示系统;所述的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侧边,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路;所述的非机动车道路设置在路边绿化带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之间;所述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之间,能够将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隔离,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够相互跨越;所述的前级传感器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入口处,并位于隔离桩的前端;所述的次级传感器设置在前级传感器的后方,与前级传感器有间距,所述的间距与机动车的轴距相匹配;所述的隔离桩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上,有多个,横跨道路的宽度,两个隔离桩间的距离以及隔离桩到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的距离和隔离桩到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间的距离以机动车不能够通过,且非机动车能够通过;所述的隔离桩能够缩入非机动车道路内和伸出非机动车道路表面,其伸出的高度以能够阻止机动车通过为准;所述的控制及警示系统设置在隔离桩附近,能够控制隔离桩的伸缩,并向驶入前级传感器向隔离桩方向行驶的机动车发出警示及取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非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前级传感器,次级传感器,隔离桩,控制及警示系统;所述的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侧边,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阻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路;所述的非机动车道路设置在路边绿化带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之间;所述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之间,能够将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隔离,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够相互跨越;所述的前级传感器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入口处,并位于隔离桩的前端;所述的次级传感器设置在前级传感器的后方,与前级传感器有间距,所述的间距与机动车的轴距相匹配;所述的隔离桩设置在非机动车道路上,有多个,横跨道路的宽度,两个隔离桩间的距离以及隔离桩到路边绿化带或者隔离带的距离和隔离桩到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隔离设施间的距离以机动车不能够通过,且非机动车能够通过;所述的隔离桩能够缩入非机动车道路内和伸出非机动车道路表面,其伸出的高度以能够阻止机动车通过为准;所述的控制及警示系统设置在隔离桩附近,能够控制隔离桩的伸缩,并向驶入前级传感器向隔离桩方向行驶的机动车发出警示及取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隐形阻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桩包括动力装置,外壳,限位装置,活动桩;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在活动桩下方,与活动桩下部连接,能够将活动桩推出壳体伸出或者拉回壳体缩回;所述的外壳安装在非机动车道路的下部,与非机动车道路的路基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装置安装在壳体上,能够控制活动桩在外壳内的最大行程;所述的活动桩安装在壳体内,其外周与壳体匹配,能够在壳体内做直线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