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208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农林保水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制备过程包括:步骤1,将腐植酸钾烘干、研磨、过筛,按质量百分数称取各原料;步骤2,将椰子粉、椰壳活性炭和食用明胶混合、过筛;步骤3,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和竹醋粉混合、过筛;步骤4,将各原料混合后造粒;农林保水剂的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条件易控制,制备的农林保水剂保水抗旱效果良好,且能补充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微生物活性,促进植物的生长。

Water retention agent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ased on bamboo vinegar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科技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农林保水剂均由单质材料和含炭基的复合材料构成,农林保水剂的构成单一,使用时难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使用量大、用于农林保水时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该保水剂在农业保水的同时,能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结构,且保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制备条件易控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腐植酸钾烘干、研磨、过筛,然后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各原料: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步骤2,将椰子粉、椰壳活性炭、食用明胶在室温下混合、过筛,备用;步骤3,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和竹醋粉混合均匀、过筛,备用;步骤4,将步骤1~3混合的物料密闭混拌,置于造粒机中造粒成型,进行除湿降水,室温下冷却、入库。进一步的,所述腐植酸钾烘干后的含水量为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3中各原料过筛时,筛网的孔数为80~100目。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除湿降水时农林保水剂的含水量小于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农林保水剂的过程简单、制备条件易控制,制备的保水剂保水效果良好,相比其他保水剂使用量少,农林使用时投入成本降低,在保水时还能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的生长,使用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聚丙烯酸钾能够增加保水剂中钾的含量,促进农作物对钾的转化吸收,聚丙烯酸钾和聚丙烯酸钠均以三维网状结构存在于保水剂中、具有强亲水性,通过分子内外侧的电解质浓度产生的渗透压吸收水分,将以往蒸发渗漏、流失的雨水或浇灌水快速存储起来,方便干旱时使用达到保水抗旱的目的;保水剂中的腐植酸钾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有机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多种微量元素,促进了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椰壳活性炭吸收椰子粉后,均衡转化椰子粉中的多糖和蛋白,活化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防止土壤结块,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竹醋粉中的植物蛋白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分解,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食用明胶起到胶黏作用,降解后转换为有机质被农作物吸收;农林保水剂的吸水膨胀、释水收缩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团粒结构,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腐植酸钾烘干至水分含量为9%,研磨然后使用80~100目的筛网过筛,按质量百分数称取各原料,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步骤2,将椰子粉、椰壳活性炭、食用明胶在室温下混合后,使用80~100目的筛网过筛;步骤3,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和竹醋粉混合均匀,使用80~100目的筛网过筛;步骤4,将步骤1~3混合的物料密闭混拌,置于造粒机中造粒成型,进行除湿降水,使得农林保水剂的含水量小于10%,室温下冷却保水剂、入库。步骤1中腐植酸钾的水分含量大于9%时,物料混合后的粘性偏大,不利于造粒成型;若水分含量小于9%,在物料混合后过于干燥,造粒时不利于成型,造粒时间和压力增大,保水剂的制造成本增加。步骤1~3中均使用80~100目的筛网过筛物料,这是由于物料粒径过大会使得成型过程困难,物料粒径过小,制备的农林保水剂结构较为紧实,保水效果较差;除湿降水时保证农林保水剂的含水量小于10%,能减轻农林保水剂的重量,保证低湿环境,便于储藏农林保水剂。实施例1实验于2017年4月~2017年10月进行,在实验地-乃林镇他卜营子村旱地种植玉米,实验设常规种植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用本专利技术保水剂不同组方配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别如下:第一组(对照组),常规种植,第二组,组方配比1,第三组,组方配比2;组方配比1为:竹醋粉20%、聚丙烯酸钠45%、聚丙烯酸钾15%、食用明胶1%、腐植酸钾15%、椰子粉2%和椰壳活性炭2%;组方配比2为:竹醋粉26%、聚丙烯酸钠41%、聚丙烯酸钾16%、食用明胶1%、腐植酸钾11%、椰子粉4%和椰壳活性炭1%。在玉米种植前实验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将农林保水剂按照15kg/亩的量随底肥施用在实验田中,深翻实验田使底肥埋于地下15cm左右,在玉米种植时实验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将农林保水剂按照8kg/亩的量与玉米种子一起种植,实验组第一组进行翻地后常规种植玉米,玉米生长过程中实验各组的田间管理即肥料、施水的量与时间相同,观察各实验组玉米的长势和产量,对比可知,实验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玉米比第一组长势好、玉米苗更为茁壮,玉米粒重和产量均比第一组有所提高,实验第二组苗期的玉米苗比实验第三组粗壮,生长后期玉米苗长势差异不大,玉米粒重和产量差异不大。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农林保水剂的组方配比为:竹醋粉20%、聚丙烯酸钠45%、聚丙烯酸钾15%、食用明胶1%、腐植酸钾15%、椰子粉2%和椰壳活性炭2%。实验于2017年4月~2017年10月进行,在实验地-乃林镇他卜营子村旱地种植玉米,实验设常规种植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用不同抗旱试剂与本专利技术保水剂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别如下:第一组(对照组),常规种植,第二组,施用本专利技术农林保水剂,第三组,施用北京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第二组采用底施方式,在玉米播种时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第三组采用喷施方式,分别在玉米生长的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各喷施1次,干旱、低温等灾害发生时增加喷施1次;每组实验面积≥0.5亩,采用全膜覆盖种植模式,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亩,各实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如下表:表1实验各处理组玉米产量表实验处理籽粒百粒重/g籽粒含水量/%亩产量/kg增产/kg增产率/%第一组40.0522.39747.7————第二组42.9519.13840.692.912.42第三组16.6733.67785.237.505.01由表1可知,现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实验地的玉米种植具有促进作用,使得玉米亩产量增加了37.5kg,本专利技术农林保水剂使得玉米亩增产92.9kg、增产率为12.42%,说明本专利技术农林保水剂对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竹醋粉的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腐植酸钾烘干、研磨、过筛,然后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各原料:竹醋粉20-26%、聚丙烯酸钠35-46%、聚丙烯酸钾10-16%、食用明胶0.5-1%、腐植酸钾10-16%、椰子粉2-4%和椰壳活性炭1-3%;步骤2,将椰子粉、椰壳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锡陈贵娟张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汇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