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82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包含一外壳,其是由一壳体及一结合于壳体下方的底板所组成,外壳内部固定一控水阀座,所述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且控水阀座上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纳一控水阀,所述控水阀的上方连结一操作把手,藉由操作把手的控制,可使水流由控水阀座的进水端进入,而由出水端向外输出;适用于单把手冷热混合龙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在龙头的外壳内部固定一控水阀座,且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的组合式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其为一般现有的单把手冷热混合龙头,主要包括一铜合金本体a,其内部设有一阀体(图中未示),阀体与本体a依配置而形成水流的管路,并通过阀体a上端的操作把手a1的控制,使冷、热水分别由进水端a2流入,而由出水端a3流出。上述龙头的本体a是以铜合金铸造,并于外表面电镀而成,虽然使用寿命较长,但由于必须使用大量的铜金属,在成本上相当浪费,且耗费地球资源,实不符合经济及环保的需求。再者,本体除了必要的水流通路之外,其余部分大多是实心的铜合金,将使整体的重量加大,而不利搬运及安装。基于上述缺点,业界在龙头的设计上即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如图5所示,主要是利用塑料射出成型的方式以分别制成阀座b、出水管座b1、二密封片b2及底盖b3,并搭配一金属壳罩b4,组合成一淋浴用的龙头。通过上述方式,确实可减轻龙头的重量,而利于搬运及安装。但由于龙头的主体部份是由各组件组合而成,在材料使用上虽然节省,但多个组件的构成将相对增加模具及组装时的人工成本,整体效益上并不十分理想;且上述结构的各组件分别塑料射出成型后再予组装,在实际使用时容易有渗水的现象;此外,上述结构主要是针对淋浴用的龙头而设计,对于脸盆用的龙头结构无法提供任何实质的帮助。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组合式龙头结构不仅能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减轻龙头的重量,且利于搬运及安装,遂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其所设的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能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减轻龙头的重量,且利于搬运及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通过一固定结构以将一体成型的控水阀座固定在龙头外壳的内部,能使控水阀座准确定位。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其所设的外壳是以一壳体及一底板所组成,在壳体依不同造型而加大时,控水阀座无需等比例加大,而仅需延伸悬臂的长度即可,能大幅降低成本,且可使外壳的造型具有弹性。为达上述的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的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包括一外壳、一控水阀座、一控水阀以及一操作把手。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壳体及一结合在壳体下方的底板;所述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所述控水阀座固定在外壳内部,且所述控水阀座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控水阀座所设的进水端及出水端连通;所述控水阀容纳于控水阀座的容置空间中,所述控水阀的上端与一操作把手连结,所述操作把手凸出于外壳的上方,以控制水流由控水阀座的出水端向外输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设的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其与外壳的组合可大幅减轻龙头的重量,不但可降低材料成本,且利于搬运及安装。2.本专利技术所设的控水阀座为单一组件,在开模及组装时,可比现有具有多组件的龙头结构更为节省成本,且不会有渗水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所设的外壳可依不同造型而加大,而一体成型的控水阀座仅需延伸悬臂的长度即可,在使用时相当具有弹性。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一固定结构将一体成型的控水阀座固定在龙头外壳的内部,在组装上相当容易,且可使控水阀座准确定位。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壳体的仰视图;图4为现有单把手冷热混合龙头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现有淋浴用龙头的组件分解图。附图标号说明组合式龙头结构1;外壳2;控水阀座3;容置空间31;进水端32;悬臂33;管道34;出水端35;结合部36;凸耳361;穿孔37;控水阀4;螺帽41;操作把手5;壳体6;后端部61;开孔62;前端部63;大开孔64;固定部65;螺孔651;前定位部66;凸肋661;底板7;第一通孔71;第二通孔72;阀体a;操作把手a1;进水端a2;出水端a3;阀座b;出水管座b1;密封片b2;底盖b3;壳罩b4。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式龙头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外壳2、一控水阀座3、一控水阀4以及一操作把手5,又所述外壳2包括一壳体6及一底板7。所述壳体6为外表面电镀处理的铜合金、不锈钢或陶瓷所制成,其后端部61的上方设有一开孔62,前端部63向外凸出而形成近似悬臂的结构,所述壳体6的前、后端部(61、63)的下方形成一大开孔64,以供底板7向上嵌合固定。所述壳体6的内部设有多个螺孔651,作为固定部65。壳体6的前端部63内侧设有三个凸肋661,作为前定位部66。所述控水阀座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材质可为玻璃纤维,亦可以为塑料射出成型所制成。所述控水阀座3设有一上方具内螺纹的容置空间31,所述控水阀座3的下方设有一进水端32,所述控水阀座3的一侧凸出一悬臂33,所述悬臂33内设有管道34,管道34的一端设为出水端35。上述容置空间31、进水端32及出水端35相互连通。所述控水阀座3的外部设有多个凸耳361,作为结合部36,所述任一凸耳361上分别设有穿孔37。当控水阀座3的悬臂33一端(出水端)定位于壳体6前端部63内侧的三个凸肋661之间,并以螺丝穿过凸耳361的穿孔37及壳体6内部的螺孔651之后,可使控水阀座3与壳体6稳固结合。所述控水阀4为一圆柱形体,其大部份体积容纳于控水阀座3的容置空间31中,并通过设置在操作把手下方的一具有外螺纹和上下通孔的螺帽41的螺合,使控水阀4定位。所述控水阀4的上端与操作把手5结合,并使操作把手5凸出于外壳2壳体6后端部61的开孔62上方。所述控水阀4的内部设有管道(图中未示),可在拨动操作把手5时,控制水流由控水阀座3的进水端32进入,而由出水端35向外输出(上述控制水流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底板7是呈薄片状,其板面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通孔(71、72),分别供控水阀座3的进水端32及出水端35向下凸出。所述底板7的大小形状恰可结合在壳体6下方的大开孔64上,当壳体6依装设位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规格的造型或尺寸时,底板7可同步放大,在使用上相当具有弹性。综上所述,依上文所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确可达到专利技术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能减轻龙头的重量,以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且利于搬运及安装的组合式龙头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包括一外壳、一控水阀座、一控水阀以及一操作把手,其特征在于一外壳,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结合于壳体下方的底板;一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所述控水阀座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控水阀座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控水阀座所设的进水端及出水端连通;一控水阀,容纳于控水阀座的容置空间中,所述控水阀的上端结合一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凸出于外壳的上方,供控制水流由控水阀座的出水端向外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壳体的内部设有固定部,而控水阀座设有结合部,供控水阀座与壳体相互结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前定位部,供定位控水阀座的出水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部为三个凸肋所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阀座的上方设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龙头结构,包括一外壳、一控水阀座、一控水阀以及一操作把手,其特征在于:一外壳,其包括一壳体及一结合于壳体下方的底板;一控水阀座,为一体成型,所述控水阀座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控水阀座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控水阀座所设的进水端及出水端连通;一控水阀,容纳于控水阀座的容置空间中,所述控水阀的上端结合一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凸出于外壳的上方,供控制水流由控水阀座的出水端向外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珠
申请(专利权)人: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