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577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支架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载药静电纺纳米纤维,内层为脱细胞血管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内部的脱细胞血管层消除了抗原性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有血管的天然多孔微结构,其能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外部的载药纳米纤维层能够显著提高脱细胞血管所损失的力学强度,并具有局部药物缓释功能,同时将药物的全身副作用限制到最低限度。

A drug loaded small caliber ste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管径动脉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闭塞,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规治疗策略。传统的大隐静脉桥血管在CABG术后容易发生内膜增生,进而导致桥血管的粥样硬化和闭塞;同时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也是影响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原因。在冠状动脉疾病、肾动脉狭窄以及其他外周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领域,始终存在着对小直径(内径<6mm)血管移植物的显著需求。但是自身血管的来源有限,并且经常由于发生严重的病变(如粥样硬化等)而无法使用,故作为传统自身血管的替代产物,近年来,小管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阶段的小管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制作方法多样,但是仍面临植入后的血管衰败,其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内膜增生、炎症反应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理想的小口径血管支架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稳定性、抗凝血性、生物相容性及抗感染性等。非降解材料的血管支架内皮细胞难以黏附和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载药静电纺纳米纤维,内层为脱细胞血管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载药静电纺纳米纤维,内层为脱细胞血管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纳米纤维为PCL纳米纤维、PLGA纳米纤维、PLLA纳米纤维或者其他生物材料的静电纺纳米纤维。3.一种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大鼠腹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血管;(2)以上述脱细胞血管为接收装置,将生物材料以及药物配制成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吸附并包绕在脱细胞血管外壁上,即得载药小口径血管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的脱细胞液为含0.5%Triton-X100、0.5%去氧胆酸钠和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正伟叶晓峰赵强雷东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