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东专利>正文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63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支撑外壳、马达、钻头、微型充气泵、第一调速阀、三通阀、单向阀、第二调速阀、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以及活塞,注药器内部安装有活塞,支撑外壳左端面装配有马达,马达左端面安装有钻头,支撑外壳上端面安装有微型充气泵,微型充气泵左侧装配有第一调速阀,第一调速阀左侧装配有三通阀,三通阀上侧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上端面装配有第二调速阀,出水柱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连接头,钻头上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连接处容易松动浪费药物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清理效果好,实用性强。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rui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属于打孔注药装置

技术介绍
果树常见病虫害主要有溃疡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虫、康氏粉蚧、梨黑星病、苹果花脸病等等,在果树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进行辅助防治工作。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在打孔时出液孔容易被木屑阻塞,影响进行注药,且在进行注药时输送管容易松动脱落,造成药物浪费现象,现在急需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清理效果好,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支撑外壳、蓄电池、马达、钻头、便于清理机构、输送管、稳定注药机构以及注药器,所述支撑外壳内部下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外壳左端面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左端面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上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设置有便于清理机构,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装配有注药器,所述注药器下侧设置有稳定注药机构,所述便于清理机构包括微型充气泵、控制按钮、把手、清理槽、第一调速阀、三通阀、单向阀以及第二调速阀,所述支撑外壳上端面安装有微型充气泵,所述支撑外壳右端面装配有把手,所述把手上侧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钻头内部开设有清理槽,所述微型充气泵左侧装配有第一调速阀,所述第一调速阀左侧装配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端面装配有第二调速阀,所述稳定注药机构包括出水柱、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以及活塞,所述注药器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注药器下端面固定有出水柱,所述出水柱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连接头,所述钻头上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速阀通过输送管与微型充气泵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第二调速阀、单向阀之间均通过输送管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头内部上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出水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头与出水柱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钻头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头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头与钻头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环形侧面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设置有多组,多组出水孔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微型充气泵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相连接,所述马达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注药器内部下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活塞下端面结构为凸台形状,且凹槽与凸台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微型充气泵、控制按钮、把手、清理槽、第一调速阀、三通阀、单向阀以及第二调速阀,该设计能够便于清理,防止堵塞影响进行注药,解决了原有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容易堵塞影响注药的问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清理便捷性。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出水柱、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以及活塞,该设计加强了连接处的稳定性,解决了原有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连接处容易松动浪费药物的问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因第一调速阀通过输送管与微型充气泵相连接,三通阀、第二调速阀、单向阀之间均通过输送管相连接,该设计便于对堵塞处进行清理,因第一连接头内部上侧开设有内螺纹,出水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与出水柱通过螺纹相连接,钻头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头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头与钻头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螺纹连接加强了连接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清理效果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中便于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中稳定注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外壳、2-蓄电池、3-马达、4-钻头、5-便于清理机构、6-输送管、7-稳定注药机构、8-注药器、51-微型充气泵、52-控制按钮、53-把手、54-清理槽、55-第一调速阀、56-三通阀、57-单向阀、58-第二调速阀、71-出水柱、72-第一连接头、73-第二连接头、74-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支撑外壳1、蓄电池2、马达3、钻头4、便于清理机构5、输送管6、稳定注药机构7以及注药器8,支撑外壳1内部下侧安装有蓄电池2,支撑外壳1左端面装配有马达3,马达3左端面安装有钻头4,钻头4上侧设置有输送管6,支撑外壳1上侧设置有便于清理机构5,支撑外壳1上侧装配有注药器8,注药器8下侧设置有稳定注药机构7。便于清理机构5包括微型充气泵51、控制按钮52、把手53、清理槽54、第一调速阀55、三通阀56、单向阀57以及第二调速阀58,支撑外壳1上端面安装有微型充气泵51,支撑外壳1右端面装配有把手53,把手53上侧安装有控制按钮52,钻头4内部开设有清理槽54,微型充气泵51左侧装配有第一调速阀55,第一调速阀55左侧装配有三通阀56,三通阀56上侧安装有单向阀57,单向阀57上端面装配有第二调速阀5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容易堵塞影响注药的问题。稳定注药机构7包括出水柱71、第一连接头72、第二连接头73以及活塞74,注药器8内部安装有活塞74,注药器8下端面固定有出水柱71,出水柱71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连接头72,钻头4上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头7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连接处容易松动浪费药物的问题。第一调速阀55通过输送管6与微型充气泵51相连接,三通阀56、第二调速阀58、单向阀57之间均通过输送管6相连接,该设计便于对堵塞处进行清理,第一连接头72内部上侧开设有内螺纹,出水柱71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72与出水柱71通过螺纹相连接,钻头4上端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头73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头73与钻头4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螺纹连接加强了连接处的稳定性。钻头4环形侧面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设置有多组,多组出水孔规格相同,该设计便于进行注药,控制按钮5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相连接,微型充气泵51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52相连接,马达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控制按钮52对微型充气泵51进行控制开闭,注药器8内部下侧设置有凹槽,活塞74下端面结构为凸台形状,且凹槽与凸台相匹配,提高了该设计的合理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钻头4出水孔堵塞时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第二调速阀58打开第一调速阀55,然后打开控制按钮52蓄电池2给微型充气泵51提供电能,微型充气泵51将气体传送到清理槽54内部,气体将堵塞的木屑吹出,单向阀57防止气体向上流动,第一调速阀55防止药液流出,起到便于清理的目的,当需要注药时关闭第一调速阀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支撑外壳、蓄电池、马达、钻头、便于清理机构、输送管、稳定注药机构以及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内部下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外壳左端面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左端面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上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设置有便于清理机构,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装配有注药器,所述注药器下侧设置有稳定注药机构;所述便于清理机构包括微型充气泵、控制按钮、把手、清理槽、第一调速阀、三通阀、单向阀以及第二调速阀,所述支撑外壳上端面安装有微型充气泵,所述支撑外壳右端面装配有把手,所述把手上侧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钻头内部开设有清理槽,所述微型充气泵左侧装配有第一调速阀,所述第一调速阀左侧装配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端面装配有第二调速阀;所述稳定注药机构包括出水柱、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以及活塞,所述注药器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注药器下端面固定有出水柱,所述出水柱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连接头,所述钻头上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打孔注药装置,包括支撑外壳、蓄电池、马达、钻头、便于清理机构、输送管、稳定注药机构以及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内部下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外壳左端面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左端面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上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设置有便于清理机构,所述支撑外壳上侧装配有注药器,所述注药器下侧设置有稳定注药机构;所述便于清理机构包括微型充气泵、控制按钮、把手、清理槽、第一调速阀、三通阀、单向阀以及第二调速阀,所述支撑外壳上端面安装有微型充气泵,所述支撑外壳右端面装配有把手,所述把手上侧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钻头内部开设有清理槽,所述微型充气泵左侧装配有第一调速阀,所述第一调速阀左侧装配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端面装配有第二调速阀;所述稳定注药机构包括出水柱、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以及活塞,所述注药器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注药器下端面固定有出水柱,所述出水柱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连接头,所述钻头上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吴晓燕王慧先王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