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52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包括座板、设置于座板上的上钩板和下钩板、分别设置于上钩板和下钩板一侧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以及安装板,上钩板、下钩板与座板之间均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或拆卸的设置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上压板的一端可旋入或旋出上U形槽,下压板的一端可旋入或旋出下U形槽。该固定座结构简单,可快速的拆卸或安装互感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操作简单,并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互感器使用。

A fixed base suitable for installation of various transfor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当前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电力元件,其主要作用为将一次侧的大电流通过转换变为二次侧可用的5A或1A制小电流,随着国家电网要求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及其小型化。各大开关柜厂家也对其开关柜进行了小型化优化改造,所以开关柜内相应元器件的体积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开关柜安装空间一般较为狭小,施工操作十分不便,造成安装和后期维护检修非常麻烦,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内部组件一般都是通过螺栓等结构进行固定,其固定操作繁琐,且不利于拆卸,在维修更换电流互感器时拆卸费时费力。近年来出现了形式各样的互感器安装机构,虽然对互感器的拆装趋于简化,但是均需要辅助工具才能实现。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结构简单,可快速的拆卸或安装互感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操作简单,并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互感器使用,适用范围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包括座板,座板上设置有固定互感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钩板、下钩板、上压板、下压板和安装板,上钩板和下钩板均设置为“L”型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座板的上下两端,上钩板、下钩板与座板之间均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均与其垂直的上挂板和下撑板,上挂板设置为“Z”型结构,上挂板中间的竖板垂直于上下两个横板,上挂板和下撑板分别可滑动安装或拆卸的设置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下钩板的横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下钩板的横板之间的间隙与下撑板的厚度t相匹配,固定板的厚度与安装板与座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上压板的下端通过销轴设置于上钩板一侧的座板上,上压板外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凸起,竖板上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弧形的凹槽,上压板可以销轴为中心转动转入或转出竖板与座板之间的间隙内,上压板的厚度与竖板与座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下钩板一侧的座板上设置有支撑块,下压板的下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撑块上,支撑块的厚度与下撑板的高度t与安装板的厚度之和相匹配,下压板的厚度与安装板与下钩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优选的,上钩板与上压板相邻一侧的下端设置有上挡板,上挡板的高度与上挂板中横板的厚度相匹配。优选的,下钩板与下压板相邻一侧的下端设置有下挡板,下挡板与下钩板外侧板之间的间隙与下压板的厚度相匹配。优选的,上压板远离上钩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下压板远离下钩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优选的,凸起两端的高度不一致,较低的一端先转入凹槽内。优选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优选的,座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机构。优选的,上挂板和下撑板的长度m1小于安装板的长度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结构简单,可快速的拆卸或安装互感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操作简单,并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互感器使用,适用范围广;其次,该固定座中的上压板、下压板可以将安装板快速的固定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安装板上下两端设置有上挂板和下撑板,上压板可以压住上挂板的横板使其不会上下移动,上压板上设置有凸起,上挂板横板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凹槽,上压板压紧上挂板的横板,使安装板的上端在上压板的作用下稳固的固定于上U形槽内,使其不能上下左右移动,下撑板滑入固定板与下钩板之间在下压板的作用下,将安装板的下端固定于下U形槽内;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带有内螺纹的安装孔,这样根据互感器的规格,将互感器安装于安装板上,互感器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板上,这样使得安装板可以反复的利用,不会因为更换互感器而报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挂板的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板,2—上钩板,3—下钩板,4—固定板,5—上压板,51—凸起,52—把手,61—下压板,62—支撑块,63—销轴,7—上挡板,8—下挡板,9—安装板,91—上挂板,911—竖板,912—凹槽,92—下撑板,9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该固定座结构简单,可快速的拆卸或安装互感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操作简单,并且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互感器使用。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方式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创造。如图1和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包括座板1,座板1上设置有固定互感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钩板2、下钩板3、上压板5、下压板61和安装板9,上钩板2和下钩板3均设置为“L”型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座板1的上下两端,上钩板2、下钩板3与座板1之间均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如图3所示,安装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均与其垂直的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上挂板91设置为“Z”型结构,上挂板91中间的竖板911垂直于上下两个横板,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分别可滑动安装或拆卸的设置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安装板9通过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固定于座板1上,下撑板的高度t1与上挂板91的高度相等,这样可以保证安装板9安装于座板1上后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竖直面上,互感器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板9上,安装板9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93,安装孔93内设置有内螺纹,这样可以根据互感器型号选择不同的固定位置,实现对多种互感器的固定,适用范围广。如图1至3所示,下钩板3的横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下钩板3的横板之间的间隙与下撑板92的厚度t2相匹配,固定板4的厚度与安装板9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相匹配,这样能够使得安装板9下端的下撑板92恰好滑入固定板4与下钩板3之间,固定板4能够对下撑板92起到限位作用,使下撑板92固定于固定板4与下钩板3之间,避免其上下移动,并且下钩板3还对安装板9具有支撑作用。如图1和6所示,下钩板3一侧的座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62,支撑块62固定于座板1上,下压板61的下端通过销轴63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撑块62上,支撑块62的厚度与下撑板92的高度t1与安装板9的厚度之和相匹配,下压板61的厚度与安装板9与下钩板3之间的间隙相匹配,这样能够保证下压板61能够旋入安装板9与下钩板3之间的间隙内,起到向内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座板(1)上设置有固定互感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钩板(2)、下钩板(3)、上压板(5)、下压板(61)和安装板(9),上钩板(2)和下钩板(3)均设置为“L”型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座板(1)的上下两端,上钩板(2)、下钩板(3)与座板(1)之间均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安装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均与其垂直的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上挂板(91)设置为“Z”型结构,上挂板(91)中间的竖板(911)垂直于上下两个横板,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分别可滑动安装或拆卸的设置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下钩板(3)的横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下钩板(3)的横板之间的间隙与下撑板(92)的厚度t2相匹配,固定板(4)的厚度与安装板(9)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上压板(5)的下端通过销轴设置于上钩板(2)一侧的座板(1)上,上压板(5)外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凸起(51),竖板(911)上设置有与凸起(51)相配合的弧形的凹槽(912),上压板(5)可以销轴为中心转动转入或转出竖板(911)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内,上压板(5)的厚度与竖板(911)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下钩板(3)一侧的座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62),下压板(61)的下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撑块(62)上,支撑块(62)的厚度与下撑板(92)的高度t1与安装板(9)的厚度之和相匹配,下压板(61)的厚度与安装板(9)与下钩板(3)之间的间隙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种互感器安装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座板(1)上设置有固定互感器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钩板(2)、下钩板(3)、上压板(5)、下压板(61)和安装板(9),上钩板(2)和下钩板(3)均设置为“L”型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座板(1)的上下两端,上钩板(2)、下钩板(3)与座板(1)之间均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安装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均与其垂直的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上挂板(91)设置为“Z”型结构,上挂板(91)中间的竖板(911)垂直于上下两个横板,上挂板(91)和下撑板(92)分别可滑动安装或拆卸的设置于上下两个U形槽内;下钩板(3)的横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下钩板(3)的横板之间的间隙与下撑板(92)的厚度t2相匹配,固定板(4)的厚度与安装板(9)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上压板(5)的下端通过销轴设置于上钩板(2)一侧的座板(1)上,上压板(5)外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凸起(51),竖板(911)上设置有与凸起(51)相配合的弧形的凹槽(912),上压板(5)可以销轴为中心转动转入或转出竖板(911)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内,上压板(5)的厚度与竖板(911)与座板(1)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下钩板(3)一侧的座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62),下压板(61)的下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撑块(62)上,支撑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敏陈焕新滕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