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45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其中暗室组件包括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载物台可在动力模块的驱动下从样品开口进入或者离开内腔,内腔在样品开口被封闭后形成黑暗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载物台用于装载待测样品与闪烁体,且载物台可进入暗室的内腔中,协助暗室构造黑暗空间,使得待测样品、闪烁体处于同一黑暗空间内进行检测,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应于低能射线的检测,有利于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操作更加方便。

A darkroom component and te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设备中的暗室组件。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致病因子,而及时、准确地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键。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检测方式,其中呼吸试验是一种快速、可靠、安全、无痛苦的检测方式,呼吸试验的原理是基于Hp在体内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困此若给感染Hp的患者口服同位素标记碳的尿素药物(如尿素[14C]),则尿素被分解后产生的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从肺呼出。收集呼气样本,用仪器检测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的量,阳性患者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明显增高,检测H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Hp清除后则呼出减少或消失。目前临床使用的呼气试验包括液闪式检测Hp等形式,液闪式检测Hp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分散在液态闪烁体之中,样品所发射的β-粒子的能量被溶剂吸收而引起溶剂分子电离和激发,部分激发的溶剂分子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闪烁剂分子使其发射出光子,光子经光电倍增管采集捉放大后形成脉冲,进而实现后续的检测分析。然而,液体闪烁检测法使用的液态的集气剂以及闪烁液通常为有毒的溶液,容易发生将集气剂倒吸入口、液体泼洒造成污染等缺陷,从而检测的操作比较繁琐,会影响检测效率。因此采用固态闪烁体已经逐渐成为呼气试验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缺少针对固态闪烁体的可提升检测效率的检测设备,比如缺少供待测样品进入黑暗环境下进行闪烁检测的结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暗室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暗室组件的检测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暗室组件,包括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载物台可在动力模块的驱动下从样品开口进入或者离开内腔,内腔在样品开口被封闭后形成黑暗空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载物台上设有遮光结构,当载物台进入内腔并运动至设定位置后,遮光结构封闭样品开口;或者,暗室上设有遮光结构,当载物台完全进入内腔后,遮光结构封闭样品开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所述载物台上的遮光结构包括固定在载物台端部的遮光板,遮光板与样品开口所在的暗室端壁贴合以封闭样品开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品或装有样品的样品装载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安装槽的周边上设有与该安装槽连通的缺口,缺口包括向该安装槽的外侧伸出的伸出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贯穿槽底的窗口,窗口用于在样品或所述样品装载装置放置于安装槽内时展露样品上的信息区域。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滑轨组件,载物台通过滑轨组件与暗室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滑轨组件包括与载物台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暗室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位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且可相对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滑动的活动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与传动装置,动力源包括可主动旋转的驱动轴,传动装置分别与驱动轴、载物台连接,以将驱动轴的转动转化为载物台的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与齿条,齿轮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齿条与载物台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或者,传动装置包括同步带、主动轮与从动轮,主动轮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同步带绕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上,载物台与同步带固定连接;或者,传动装置包括丝杆与丝杆座,丝杆座与驱动轴固定连接,丝杆座与载物台固定连接,丝杆与丝杆座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动力源包括可主动伸缩的驱动轴,驱动轴与载物台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动力源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子与载物台固定连接,直线电机的定子与暗室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暗室上设置连通内腔的辅助开口,暗室的外侧连接有完全覆盖辅助开口遮光罩,动力源位于暗室的外侧,并安装在遮光罩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第二位置传感器,当载物台进入暗室并运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触发第一位置传感器;当载物台移出暗室并运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触发第二位置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设于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第二位置传感器之间的第三位置传感器,当载物台进入暗室运动至第三设定位置时,触发第三位置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暗室由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暗室包括至少两块侧板,侧板相互拼接并围绕形成内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暗室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包括上侧壁,自上侧壁的后侧弯折而成的后侧壁,以及分别自上侧壁的左右两侧弯折而成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后侧壁与左侧壁之间,以及后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相连接;第二侧板包括下侧壁,下侧壁分别与后侧壁、左侧壁与右侧壁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后侧壁上朝向左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朝向右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弯折部,左侧壁与第一弯折部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右侧壁与第二弯折部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左侧壁上朝向下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弯折部,右侧壁上朝向下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弯折部,下侧壁分别与第三弯折部、第四弯折部贴合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第二侧板还包括分别与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之间具有安装空间。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上述暗室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载物台用于装载待测试的样品或装有样品的样品装载装置,且载物台可在动力模块作用下装载待测试样品乃至固态闪烁体自动进出暗室的内腔以实现检测,可使得检测的操作较为方便,而该暗室组件还提供了对待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黑暗环境,可避免因外界对于检测的干扰而导致重复测试,因而,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暗室组件,可提升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暗室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暗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暗室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暗室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载物台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载物台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滑轨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动力模块、载物台与暗室连接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载物台、滑轨组件与齿条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所述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所述载物台可在所述动力模块的驱动下从所述样品开口进入或者离开所述内腔,所述内腔在所述样品开口被封闭后形成黑暗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载物台与动力模块,所述暗室上设有连通该暗室的内腔的样品开口,所述载物台可在所述动力模块的驱动下从所述样品开口进入或者离开所述内腔,所述内腔在所述样品开口被封闭后形成黑暗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设有遮光结构,当所述载物台进入所述内腔并运动至设定位置后,所述遮光结构封闭所述样品开口;或者,所述暗室上设有遮光结构,当所述载物台完全进入所述内腔后,所述遮光结构封闭所述样品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的遮光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载物台端部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所述样品开口所在的暗室端壁贴合以封闭所述样品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品或装有样品的样品装载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周边上设有与该安装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包括向该安装槽的外侧伸出的伸出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槽底的窗口,所述窗口用于在所述样品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时展露所述样品或所述样品装载装置上的信息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组件,所述载物台通过所述滑轨组件与所述暗室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与所述载物台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暗室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且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滑动的活动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与传动装置,所述动力源包括可主动旋转的驱动轴,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轴、载物台连接,以将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转化为所述载物台的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与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载物台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同步带、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绕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上,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或者,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丝杆与丝杆座,所述丝杆座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座与所述载物台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座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孟陈俊王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瑞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