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36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该基座内容纳有相流体分离的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设置在基座上的内盘体和外盘体,内盘体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外盘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通道,第二引射通道具有倾斜的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具有局部向下凹陷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底壁设有所述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引射管能伸入所述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喷射器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取消了常规的位于盛液盘之下的底杯,而是使基座局部高于盛液盘之上,能使基座具有供第一引射管伸入的凹腔,使得在不改变整体燃烧器的高度的情况下,使第一引射管能做得更长。

An upper air inlet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带双通道的上进风式的灶具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上进风燃气灶如平台式燃气炉和嵌入式燃气炉,其中嵌入式燃气炉的燃烧器为单通道上进风结构,燃气是通过一个通道进入,由阀门控制燃气火力,无法单独使用内火圈燃气。为解决单通道即没有独立的中心火,且热负荷小的问题,一申请号为CN98120026.5(公开号为CN12123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能独立调节中心火和外圈火的燃气燃烧器,即这种燃烧器一般设有一个中心喷射器和一个外环喷射器,但这种燃气燃烧器在实验中发现其燃烧性能不够理想,一次空气供给给中心火焰头和外部火焰头的速度不均,并由于中心喷射器和外环喷射器的吸气不均匀,燃气与一次空气的不完全混合也会造成中心火和外圈火的火焰长度不一,同时,引射管受上进风燃烧器高度的限制,不能做得太长,致使通道阻力大,功率大时易出现黄焰,特别是在小火档位时,黄焰更明显。而为了解决上进风燃烧器引射管不能做得太长的问题,一专利号为ZL200680014368.7(授权公告号为CN10116693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多圈同心火焰炉冠的煤气灶高功率双燃烧器》其提供了一种燃烧器设置有最小四个混合文氏管腔,一个在第一喷嘴上方的具有垂直轴线的中央腔体和最小三个均匀间隔开有的具有倾斜轴线的腔体,其分别由不同的喷嘴供给,由于四个文氏管腔的燃烧器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倾斜轴线的三个腔体可使得在不改变整体燃烧器的高度的情况下可得到较大的燃烧热,但仍然解决不了位于中央腔体的第一喷嘴与中央文氏管混合腔的相对距离,究其原因在于该双燃烧器包括有位于面板下方的圆形盆状主体即术语“底杯”,其在不改变整体燃烧器的高度的情况下,中央文氏管混合腔的高度仍然不能做长,其长度仍然较短,从而使得中央文氏管混合腔对应的内环燃烧性仍不够理想,最后,本燃气燃烧器的外环火盖对应的具有倾斜轴线的腔体,仍然存在着会使得外环火盖沿周向设置的火孔流出的燃气压力不均,从而导致外环火盖产生的外圈火的火焰不均匀,为了避免产生火焰不均匀的问题,需要对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整体燃烧器的高度的情况下,中央混合腔对应的引射管的长度能够有效做长的上进风燃烧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发生黄焰和火力无力的的灶具燃烧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因喷射器堵塞发生的燃气倒灌,从而引起爆炸的灶具燃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内容纳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喷射器和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器外围的第二喷射器;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之上,包括有同心间隔设置的内盘体和外盘体,所述内盘体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所述外盘体周向地、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通道,所述第二引射通道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的轴线;以及火盖,包括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内盘体和外盘体之上,并且所述的内环火盖与所述内盘体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所述的外环火盖与所述外盘体之间形成位于外围的第二混气室;所述第一混气室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二混气室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所述第一混气室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二混气室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具有中空柱状部位,该中空柱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有凹腔,基座在所述凹腔周壁的外围还具有外周壁;所述的第一喷射器即设置在所述凹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引射管伸入所述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喷射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喷射器则设置所述基座的外周壁上,每个第二喷射器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相对设置。为了使得第二喷射器与第二引射通道的入气口的距离相对较近,提高引射能力;所述的第二喷射器均高于所述的第一喷射器。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上进风燃烧器的中央混合腔对应的引射管的长度不能做长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所述基座在所述凹腔周壁的外围至少具有一个独立的外周腔室,所述凹腔的上端出口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相连通,所述外周腔室的上端封闭为盲端,各个所述外周腔室的下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器即设置在所述外周腔室的上部周壁上。当然该外周腔室可以为一个相互贯通的一个外周腔室,也可以为多个相对独立设置,并于底部相互贯通的多个外周腔室,借助于该封闭端面,有效地实现了第一喷射器与第二喷射器的相流体分离,以允许用户单独控制进入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通道中燃料混合物的流入。当外周腔室为一个相互贯通的一个外周腔室时,所述外周腔室的下端开放为开放端,所述基座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向上凸设有凸圈,所述外周腔室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凸圈上。为了实现燃烧器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安装的便捷性,所述基座的底部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凸圈外围的环形凸壁,所述凸圈与环形凸壁之间通过连接筋相连接,所述环形凸壁的下方向下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安装孔。本技术的设计方案的重点在于略去了常规的位于盛液盘之下的底杯,而是使基座局部高于盛液盘之上,一方面能使得第二喷射器与第二引射通道的入气口的距离相对较近,提高引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基座具有供第一引射管伸入的空间,使得第一引射管能做得更长,还包括有盛液盘,所述外周腔室的周壁于所述第二喷射器的下方向外围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能支承所述盛液盘。为了使得第二喷射器与第二引射通道的入气口的距离相对较近,提高引射能力,所述第二引射通道为径向文丘里管,并设置在所述外盘体的内周沿,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的入气口向所述内盘体的方向向内延伸至内盘体与外盘体之间围成的补气腔中。当然本技术可以将第二引射通道完全限定在外盘体的内周沿、并呈收敛-扩散的管状结构中,也可以管状结构部分在火盖中形成,部分在外盘体中形成。为了方便外盘体上覆盖有外环火盖,所述外盘体的外周沿则沿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气口于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外盘体的外周沿的外端向上凸设有外圈壁面,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的管壁向上凸设有内圈壁面,所述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所述内圈壁面、外圈壁面、外盘体外周沿以及外环火盖共同围设成所述第二混气室。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所述内环壁与所述内圈壁面相抵,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外圈壁面相抵,所述内环壁周向地间隔开设有外火孔。为了方便内盘体搁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的顶部具有向外延展的上边沿,并且所述内盘体还具有至少两个向下凸出的凸条并以此搁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上边沿上。为了满足燃烧器燃气火力由阀门调节控制,可同时使用内、外环火,也可单独使用内环火,特别是在内部,中心和外部的圆周方向的火焰中火焰基本没有紊流和干涉,同时还兼具有小火的烹饪功能,所述内环火盖内部具有自下往上凹、并供所述第一引射管伸入的凹槽,该凹槽与所述内盘体围设构成所述第一混气室,所述内环火盖的外周壁开设有内火孔。本技术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即为了防止由于第二喷射器位于盛液盘之上所带来的溢液容易第二喷射器,而带来堵塞的问题,所述内盘体的外沿向外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所述基座(1)内容纳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喷射器(11)和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器(11)外围的第二喷射器(12);连接体(2),设置在所述基座(1)之上,包括有同心间隔设置的内盘体(21)和外盘体(22),所述内盘体(21)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211),所述外盘体(22)周向地、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通道(221),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的轴线;以及火盖,包括有内环火盖(3)和外环火盖(4),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内盘体(21)和外盘体(22)之上,并且所述的内环火盖(3)与所述内盘体(21)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31),所述的外环火盖(4)与所述外盘体(22)之间形成位于外围的第二混气室(40);所述第一混气室(31)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射管(211),所述第二混气室(40)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具有中空柱状部位,该中空柱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有凹腔(13),基座(1)在所述凹腔(13)周壁的外围还具有外周壁(101);所述的第一喷射器(11)即设置在所述凹腔(13)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引射管(211)伸入所述凹腔(13)内并与所述第一喷射器(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喷射器(12)则设置所述基座(1)的外周壁(101)上,每个第二喷射器(12)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所述基座(1)内容纳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喷射器(11)和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器(11)外围的第二喷射器(12);连接体(2),设置在所述基座(1)之上,包括有同心间隔设置的内盘体(21)和外盘体(22),所述内盘体(21)的中央位置具有竖向的第一引射管(211),所述外盘体(22)周向地、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各自独立的第二引射通道(221),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的轴线;以及火盖,包括有内环火盖(3)和外环火盖(4),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内盘体(21)和外盘体(22)之上,并且所述的内环火盖(3)与所述内盘体(21)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31),所述的外环火盖(4)与所述外盘体(22)之间形成位于外围的第二混气室(40);所述第一混气室(31)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射管(211),所述第二混气室(40)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具有中空柱状部位,该中空柱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有凹腔(13),基座(1)在所述凹腔(13)周壁的外围还具有外周壁(101);所述的第一喷射器(11)即设置在所述凹腔(13)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引射管(211)伸入所述凹腔(13)内并与所述第一喷射器(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喷射器(12)则设置所述基座(1)的外周壁(101)上,每个第二喷射器(12)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引射通道(22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喷射器(12)均高于所述的第一喷射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所述凹腔(13)周壁的外围至少具有一个独立的外周腔室(14),所述凹腔(13)的上端出口(131)与所述第一引射管(211)相连通,所述外周腔室(14)的上端封闭为盲端,各个所述外周腔室(14)的下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器(12)即设置在所述外周腔室(14)的上部周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腔室(14)的下端开放为开放端,所述基座(1)还包括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中央向上凸设有凸圈(51),所述外周腔室(14)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凸圈(5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凸圈(51)外围的环形凸壁(52),所述凸圈(51)与环形凸壁(52)之间通过连接筋(53)相连接,所述环形凸壁(52)的下方向下凸设有凸块(521),所述凸块(521)设有安装孔(5211)。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上进风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情刘晓刚王帅东郑军妹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