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4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的专用于指(趾)端外用包扎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所述不粘敷料包括弹性套筒和纱布,所述弹性套筒可沿其侧壁卷曲形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所述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所述纱布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所述纱布覆盖于创口处,所述弹性套筒从卷缩状态至展开状态后套于纱布外侧以实现固定纱布。其可防止现有创可贴和胶布长期贴于创口处由于胶布的不透气造成的创口和创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和创口情况的恶化;固定更为牢固和持久,不受人体汗液或其他液体的影响,避免不粘敷料的脱落。

A paste free non stick dr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的专用于指(趾)端外用包扎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手指(或足趾)受伤或手术后,对伤口常采用创可贴或胶布使用胶布包裹纱布进行包扎。创可贴是由一条长形的胶布,中间附以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其原理是通过长条形胶布粘贴于创口周围,使纱条作用于创口处从而实现创口的包扎止血。现有的创可贴结构形式决定了其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过久地使用它,创可贴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就会使创口和创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这样就会使创口更加的恶化;同时,难以避免创口周围人体的出汗情况,胶布粘贴性能由于汗液和其他液体的作用而受到影响,极易导致创可贴脱落。采用胶布和纱布进行包扎指端时,也很容易因包扎不牢而脱落。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使用了带粘性的胶布粘贴于皮肤上,即使现有的创可贴使用带孔透气型胶布,但由于胶水自身不具有透气性,使用透气胶布的效果也不明显;需要平衡粘贴牢固性和撕取的便利性,在胶的选择上也非常的困难。另外,创可贴的纱条也时常会因血液或体液干结后粘连在创口上,更换创可贴时引起二次的出血和伤害。因此,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避免胶布直接粘贴的不粘敷料,从而解决现有创可贴由于粘贴特性造成的上述缺陷以及纱条粘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其完全改变了现有创可贴直接粘贴于皮肤上进行固定的技术特点,使用了新型的免粘贴结构,从而防止现有创可贴或用胶布包裹纱布的止血方式在长期贴于创口处由于胶布的不透气造成的创口和创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和创口情况的恶化;同时也排除了创口周围人体的出汗情况,胶布粘贴性能由于汗液和其他液体的作用而受到影响,易导致创可贴脱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包括弹性套筒和纱布,所述弹性套筒可沿其侧壁卷曲形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所述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所述纱布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所述纱布覆盖于创口处,所述弹性套筒从卷缩状态至展开状态后套于纱布外侧以实现固定纱布。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顶部相抵接,且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套筒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套筒的开口方向相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顶部抵接方式为缝合、粘接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纱布通过缝合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套筒通过弹力丝编制而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套筒的材料中还加入棉、尼龙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纱布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醋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纱布通过浸渍以消除与皮肤的粘滞力。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硅凝胶、脂质膏剂、乳化矿物油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浸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不粘敷料包括有弹性套筒和纱布,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且纱布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本产品成品的弹性套筒处于卷缩状态,纱布包覆于创口处,并将弹性套筒沿纱布长度方向展开从而包裹于纱布的外侧,利用弹性套筒的弹性使纱布绷紧于创口周围。该不粘敷料利用弹性力包裹取代了现有创可贴和胶布的粘贴作用实现固定从而可防止现有创可贴和胶布长期贴于创口处由于胶布的不透气造成的创口和创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细菌的继发的感染和创口情况的恶化;固定更为牢固和持久,不受人体汗液或其他液体的影响,避免不粘敷料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的第一使用步骤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的第二使用步骤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的第三使用步骤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不粘敷料的的第四使用步骤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1:第一套筒,12:第二套筒,2:纱布,3:手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结合图1-图3,具体说明所述不粘敷料的结构特征。所述不粘敷料包括有弹性套筒和纱布,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具有弹性的筒状结构,且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如图3所示,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套筒的顶部和第二套筒的顶部相对抵接,且使用缝合、粘接中的至少一种抵接方式。图3中的机构中,将第一套筒沿侧壁方向向下卷曲成卷缩状态,同时,将第二套筒沿侧壁方向向上卷曲成卷缩状态。将纱布在其中点上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面相连,其连接方式为缝合或粘接。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弹力丝编制而成,优选的,在弹力丝材料中加入棉、尼龙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增加弹性套筒的弹性,保证其紧绷于手指上的同时,对创口的挤压力较小,同时提高透气性,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纱布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醋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上述材料,可保证纱布的透气性能,同时需要对纱布进行浸渍操作,优选的使用硅凝胶、脂质膏剂、乳化矿物油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浸渍。使用以上材料进行浸渍的原因在于:由于使用者长期使用该不粘敷料后,其自身的汗液或外部液体难以避免的会附着于纱布上,从而使纱布和皮肤粘连在一起,影响舒适性的同时,在取消不粘敷料时,也会造成疼痛甚至拉伤皮肤。浸渍后,纱布固化获得疏水性,从而使汗液等液体快速蒸发排干,保证纱布和皮肤之间的空间干燥舒爽。以下,通过图4-图7具体说明本不粘敷料的使用步骤。本使用步骤为手指部位出现伤口的使用方法,当然不局限于手指,对于人体任何具有凸起的部位,本不粘敷料均适用。如图4所示,手指的指尖顶住纱布的中点。如图5所示,将纱布以手指指尖为支点向下翻折包裹于手指的前后两边。图6和图7中,依次将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沿侧壁展开套于纱布外,其中,第二套筒包裹于纱布外,第一套筒起到进一步加固作用并包裹于第二套筒外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由于弹性力作用可沿手指的外部轮廓紧绷于手指上,从而保证不粘敷料的固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套筒和纱布,所述弹性套筒可沿其侧壁卷曲形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所述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所述纱布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所述纱布覆盖于创口处,所述弹性套筒从卷缩状态至展开状态后套于纱布外侧以实现固定纱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套筒和纱布,所述弹性套筒可沿其侧壁卷曲形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套筒形成环状结构时为卷缩状态,所述弹性套筒沿侧壁外翻形成筒状结构时为展开状态,所述纱布固定于弹性套筒的顶部,所述纱布覆盖于创口处,所述弹性套筒从卷缩状态至展开状态后套于纱布外侧以实现固定纱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贴型不粘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顶部相抵接,且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套筒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套筒的开口方向相反。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菁王晓天胡修元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