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细胞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2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16
一种球囊细胞刷,涉及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在管体的远端连接导向头,在管体远端的外壁上密封连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靠近导向头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表面粘接刷毛,在第一球囊内的管体上设置显影标识,第二球囊位于第一球囊远离导向头的一侧;在管体上轴向设置导丝腔、第一球囊腔、第二球囊腔,在管体的近端连接导丝管、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导丝管与导丝腔相连通,一根导丝穿过导丝管、导丝腔和导向头,第一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一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一球囊连接管相连通,第二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二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二球囊连接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人体损伤小、病理组织提取方便。

A kind of balloon cell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囊细胞刷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球囊细胞刷。
技术介绍
胆总管比较狭窄,且结构及走形复杂,导致胆总管中病理组织提取较为困难。目前,主要方式为:细胞刷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再通过显影,刷取病变部位组织粘液,再对取出的组织粘液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病症。这种细胞刷主体为钢丝绳,在钢丝绳远端设有刷头,近端设有手环,通过拉拽手环,从而带动刷头刷毛刷取病变部位组织粘液。这种细胞刷钢丝绳及外护套较硬,进入胆总管比较困难,并且甚至在进入过程中,会造成十二指肠乳头及胆管损伤,在刷取过程中,也不能与内壁很好贴合,取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人体损伤小、病理组织提取方便的球囊细胞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囊细胞刷,包括管体,管体位于体内的一端为远端,位于体外的一端为近端;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连接导向头,在管体远端的外壁上密封连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靠近导向头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表面粘接刷毛,第一球囊充盈后呈球状,在第一球囊内的管体上设置显影标识;所述第二球囊位于第一球囊远离导向头的一侧,第二球囊充压后呈圆片状;在所述管体上轴向设置三个腔道,三个腔道分别为导丝腔、第一球囊腔、第二球囊腔,在管体的近端连接导丝管、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所述导丝管与导丝腔相连通,一根导丝穿过导丝管、导丝腔和导向头,第一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一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一球囊连接管相连通,第二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二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二球囊连接管相连通。本技术的导丝腔为贯通式,导丝穿过导丝管、导丝腔和导向头,以便引导细胞刷,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可分别外接带保压阀的充气装置。第一球囊为高压球囊,第二球囊为低压球囊。主要设施过程:球囊细胞刷在使用前,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都处于缩瘪状态。通过内窥镜钳道,在导丝的引导作用下,进入到患者胆总管内,在细胞刷进入胆总管内壁过程中,第二球囊呈与进入方向相反的走向,紧贴在管体上,对球囊细胞刷运动无阻滞作用。然后通过显影标识,确定病变部位,通过外接充气装置充分充盈第一球囊,并保压,在外力作用下,使得第一球囊上的刷毛能够竖立,并且由于采用球囊结构,使得球囊上的刷毛能够很好与内壁充分贴合,然后拉拽细胞刷近端,刷取病变部位组织粘液,提取效率相对较高。取得病变组织后,第一球囊泄压,并呈缩瘪状态。通过外接充气装置给第二球囊充压,第二球囊展开成细长状态,第二球囊保持低压状态。在退出过程中,遇到狭窄内壁或内窥镜钳道时,第二球囊被挤压,并覆盖包裹在第一球囊外表面,防止病变组织粘液脱落丢失,起到保护作用。为了更方便进入胆总管,进一步减小损伤,所述导向头远离管体的一端为球面。本技术在所述管体上设置连通第一球囊与第一球囊腔的第一通孔,在管体上还设置连通第二球囊与第二球囊腔的第二通孔。本技术的管体的近端通过接头连接导丝管、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在接头上设置导丝通道、第一球囊通道和第二球囊通道,导丝腔的近端通过导丝通道与导丝管相连通,第一球囊腔的近端通过第一球囊通道与第一球囊连接管相连通,第二球囊腔的近端通过第二球囊通道与第二球囊连接管相连通。本技术的管体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质软、易弯曲,进入到患者胆总管相对方便快捷,并且造成十二指肠乳头创伤面小,甚至无创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进入胆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球囊充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取得病变组织后第一球囊泄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二球囊充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退出胆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A向视图。图7为图1远端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1近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导丝,2显影标识,3胆总管内壁,4导向头,5第一球囊,6刷毛,7第二球囊,8管体,9接头,10第一球囊连接管,11导丝管,12第二球囊连接管,13病变部位组织粘液,14导丝腔,15第一球囊腔,16第二球囊腔,17导丝通道,18第一球囊通道,19第二球囊通道,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球囊细胞刷主要包括管体8、导向头4、第一球囊5、第二球囊7、刷毛6、显影标识2、导丝1,管体8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可以选用聚四氟乙烯,管体8位于体内的一端为远端,位于体外的一端为近端。在管体8的远端连接导向头4,导向头4远离管体8的一端为球面。在管体8远端的外壁上密封连接第一球囊5和第二球囊7,第一球囊5靠近导向头4设置,在第一球囊5的外表面粘接刷毛6,第一球囊5充盈后呈球状,在第一球囊5内的管体8上设置显影标识2。第二球囊7位于第一球囊5远离导向头4的一侧,第二球囊7充压后呈圆片状。在管体8上轴向设置三个腔道,三个腔道分别为导丝腔14、第一球囊腔15、第二球囊腔16,在管体8上设置连通第一球囊5与第一球囊腔15的第一通孔20,在管体8上还设置连通第二球囊7与第二球囊腔16的第二通孔21。在管体8的近端连接一接头9,接头9上连接导丝管11、第一球囊连接管10和第二球囊连接管12。在接头9上设置导丝通道17、第一球囊通道18和第二球囊通道19,导丝腔14的近端通过导丝通道17与导丝管11相连通,第一球囊腔15的近端通过第一球囊通道18与第一球囊连接管10相连通,第二球囊腔16的近端通过第二球囊通道19与第二球囊连接管12相连通。一根导丝1穿过导丝管11、导丝腔14和导向头4。主要设施过程:球囊细胞刷在使用前,第一球囊5和第二球囊7都处于缩瘪状态。通过内窥镜钳道,在导丝1的引导作用下,进入到患者胆总管内,由于管体1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类似共聚物高分子材料,质软、易弯曲,进入到患者胆总管相对方便快捷,并且造成十二指肠乳头创伤面小,甚至无创伤。在细胞刷进入胆总管内壁3过程中,第二球囊7呈与进入方向相反的走向,紧贴在管体8上,对球囊细胞刷运动无阻滞作用。然后通过显影标识2,确定病变部位,通过外接充气装置充分充盈第一球囊5,并保压,在外力作用下,使得第一球囊5上的刷毛6能够竖立,并且由于采用球囊结构,使得球囊上的刷毛能够很好与内壁充分贴合,然后拉拽细胞刷近端,刷取病变部位组织粘液13,提取效率相对较高。取得病变组织后,第一球囊5泄压,并呈缩瘪状态。通过外接充气装置给第二球囊7充压,第二球囊7展开成细长状态,第二球囊7保持低压状态。在退出过程中,遇到狭窄内壁或内窥镜钳道时,第二球囊7被挤压,并覆盖在第一球囊5外表面,防止病变组织粘液脱落丢失,起到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囊细胞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位于体内的一端为远端,位于体外的一端为近端;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连接导向头,在管体远端的外壁上密封连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靠近导向头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表面粘接刷毛,第一球囊充盈后呈球状,在第一球囊内的管体上设置显影标识;所述第二球囊位于第一球囊远离导向头的一侧,第二球囊充压后呈圆片状;在所述管体上轴向设置三个腔道,三个腔道分别为导丝腔、第一球囊腔、第二球囊腔,在管体的近端连接导丝管、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所述导丝管与导丝腔相连通,一根导丝穿过导丝管、导丝腔和导向头,第一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一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一球囊连接管相连通,第二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二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二球囊连接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细胞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位于体内的一端为远端,位于体外的一端为近端;在所述管体的远端连接导向头,在管体远端的外壁上密封连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靠近导向头设置,在第一球囊的外表面粘接刷毛,第一球囊充盈后呈球状,在第一球囊内的管体上设置显影标识;所述第二球囊位于第一球囊远离导向头的一侧,第二球囊充压后呈圆片状;在所述管体上轴向设置三个腔道,三个腔道分别为导丝腔、第一球囊腔、第二球囊腔,在管体的近端连接导丝管、第一球囊连接管和第二球囊连接管;所述导丝管与导丝腔相连通,一根导丝穿过导丝管、导丝腔和导向头,第一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一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一球囊连接管相连通,第二球囊腔的远端与第二球囊相连通、近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彬张艳青许叶旻吴健王远志吴克艳肖炜明丁岩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