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盲区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打扫清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清扫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又名智能吸尘器,常称为地宝和扫地狗。它是将移动机器人技术和吸尘器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自主移动清扫地面垃圾的功能。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大部分制造成扁园形,通过遥控器和机内电脑芯片自主操控,还可预约清扫。当机器启动后,机身即按预设的路径、方向移动清扫,在途中碰到障碍物时会自动转弯躲避,直至完成清扫工作;电量不足时机器会自动寻找充电座进行充电,充满电后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扫地机器人工作时,机器做出前进、转弯、停留等动作都需要由多种传感器测知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后决定,例如判别前方有无障碍物,是否需要避开;机身下方有无凹槽类或台阶类可能导致机身碰撞翻转等的地面状况。由于红外传感器成本较低,家用扫地机器人大都采用多组红外传感器。由于红外传感器的测距精度较低且无法检测较近距离的物体,扫地机器人在沿墙边等边缘清扫时,会与边缘隔有一定距离,边缘位置存在清扫盲区。扫地机器人多为圆盘式结构,由于内部空间需要安装电池组、集尘盒、电机等部件,加上机器人需要具备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壳体(1)、控制器(2)、电源(3)、传感机构、行走机构和清扫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源、传感机构、行走机构和清扫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包括防撞传感单元、防跌传感单元和沿边传感单元;所述沿边传感单元包括两个光电位置传感器(8),两个光电位置传感器(8)对称布置在机身壳体(1)的左侧与右侧的中间位置;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电机和万向轮(13);清扫机构包括滚刷(14)、滚刷电机(15)、微型吸尘器和可伸缩边刷机构;所述可伸缩边刷机构包括副壳体(18)、边刷(19)、边刷电机(20)和连杆推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壳体(1)、控制器(2)、电源(3)、传感机构、行走机构和清扫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源、传感机构、行走机构和清扫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机构包括防撞传感单元、防跌传感单元和沿边传感单元;所述沿边传感单元包括两个光电位置传感器(8),两个光电位置传感器(8)对称布置在机身壳体(1)的左侧与右侧的中间位置;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电机和万向轮(13);清扫机构包括滚刷(14)、滚刷电机(15)、微型吸尘器和可伸缩边刷机构;所述可伸缩边刷机构包括副壳体(18)、边刷(19)、边刷电机(20)和连杆推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碰撞缓冲保护的缓冲橡胶圈(4);机身壳体(1)底部中间设置有空腔室(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固定布置于机身壳体(1)的后方,并包括传感器信号分析模块、控制行走模块和控制清扫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传感单元包括九个防撞红外传感器(6),九个防撞红外传感器(6)均匀布置在机身壳体的前侧,且相邻防撞红外传感器间的夹角为15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跌传感单元包括三个防跌红外传感器,并均匀布置在机身壳体底部的前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左驱动轮(9)和右驱动轮(10),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