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得昌专利>正文

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478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饮水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卫生佳、且使用寿命长的防异物进入装置,其是在出水管上设有一固定管座,且固定管座下方锁设有一管座套体,所述的管座套体内设有一逆止管座,所述的逆止管座中心具有一出水口,且逆止管座在出水口一侧底缘枢设有一阻挡片,且所述的阻挡片异在枢点一端具有一配重块,使阻挡片可自然由下向上封闭所述的逆止管座的出水口,通过上述的设计,可利用逆止管座的阻挡片受配重块影响,而自力向上复位的效果,达到防止异物由出水管外侧进入出水管内部的目的,同时不致发生习式弹性疲乏而失去作用的问题,以确保饮水的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水装置,特别是指饮水装置的出水管防止异物进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式饮水装置的出水管端口仅是开放状,即也由端口至内部开关止水阀 间并无任何阻隔效果,如此常会有如灰尘、油烟、蟑螂与虫蚁等异物由出水管端 口直接进入,影响到饮水的卫生,为了克服此一问题,市面上开发有多种防止异 物进入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习式的防止异物进入结构是在出水管10的端口处固设有一固定管座15,且固定管座15内形成有一较小的透孔16,供水源排 出,并在固定管座15异在出水管10—端锁设有一管座套体20,所述的管座套体 20内设有一压縮弹簧21,且压縮弹簧21顶端设有一顶挡在固定管座15透孔16 的塞体22,所述的塞体22顶缘并设有一薄膜23;经由上述的设计,当水源由出水管10内部向下流时,水源的重力及其流动力 所产生的压力适可推开受压縮弹簧21顶撑的塞体22,而由固定管座15的透孔16 经管座套体20端口排出,反之当水源停止出水时,则塞体22受压縮弹簧21顶撑 向上复位,而利用薄膜23封闭,以达到防止异物进入的目的;然而前述的设计存在有一些问题,首先其压縮弹簧与水源接触面积大,同时 一般压縮弹簧是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容易使水源中的钙质附着在压縮弹簧上,而 影响到饮水的卫生,更甚者由于压縮弹簧表面附着钙质,其会进一步影响到所述 的压縮弹簧的强度与回复能力,使其失去功能,造成其无法产生阻隔异物进入的 功能,再者为了使水源向下流动时能顺利推开塞体, 一般用在此的压縮弹簧的弹 性系数较小,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容易产生弹性疲乏,而失去回复功能,需定期更 新维修,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讨。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乃针对前述现有防异物进入装置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深 讨,并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经长期 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开发出-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以克服现有者卫生不佳与易损坏失去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 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饮水装置,使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不致产生弹性疲乏现象, 能确保长期使用不丧失功效,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饮 水装置,减少钙质附着所产生问题的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以增进饮水的卫生 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所述的防异物进入装置是设在饮水装置出水管 的端口,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管座套体,所述的管座套体是固设在出水管 底端; 一逆止管座,所述的逆止管座是设在管座套体内,且逆止管座具有一连通 出水管的出水口,又所述的逆止管座在底端一侧枢设有一阻挡片,所述的阻挡片 可由下而上封闭前述出水口,再者阻挡片在枢点另一端具有一配重块,令阻挡片 恒保持封闭出水口,而利用水压来打开阻挡片。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出水管是选自蛇管、鹅型管或出水管座。所述的出水管与管座套体间设有一固定管座。所述的固定管座内缘形成有一较小径的阶级缘,所述的固定管座的阶级缘与 出水管间夹掣有一防漏用的密封件。所述的固定管座下段形成有一螺纹段,而管座套体上段形成有一对应螺纹段, 所述的管座套体螺锁在固定管座上。所述的管座套体内缘形成有一较小径的阶级缘,所述的阶级缘配合固定管座 底端夹设有一防漏用的密封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使用所述的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 水装置是包含电解水生成器、RO逆渗透纯水器、远红外线式饮水机、饮水机、 纯水器、净水器、滤水器、软水器、矿泉水制造机、或者蒸馏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i':通过本专利技术前述技术手段的展现,让本专利技术逆止管座的阻挡片可受配重块影响,而自力向 上复位,进而达到防止异物由出水管外侧进入出水管内部的目的,同时不致发生 习式弹性疲乏而失去作用的问题,并可确保饮水的卫生,进一步增加其附加价值, 以提升其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习式出水管防异物进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的外观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在实际运用的动作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另 一实际运用的外观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再一实际运用的外观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防异物进入装置又--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出水管;15-固定管座;16-透孔;20-管座套体;21-压縮 弹簧;22-塞体;23-薄膜;30-出水管;40-固定管座;41-阶级缘;42-密封件;45-螺纹段;46-密封件;50-管座套体;51-螺纹段;52-阶级缘;55-逆止管座;56-阻 挡片;57-配重块;58-出水口; 60-出水管;65-螺纹段;66-密封件;70-出水管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请参图2、图3所示,所述的防异物 进入装置是设在出水管30的端口,其包含有一固定管座40、 一管座套体50与一 逆止管座55所组成而关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是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发 明出水管30是以一般易弯折变形的蛇管为主要实施例,而固定管座40是固设在 出水管30邻近端口处,且所述的固定管座40内缘形成有-较小径的阶级缘41, 使固定管座40可利用阶级缘41与出水管30间夹掣有一密封件42,以达防漏的 目的,再者固定管座40外缘下段形成有一螺纹段45 (螺纹段也可形成在固定管 座内缘下段),供前述管座套体50锁设;再者前述管座套体50内缘上段形成有一螺纹段51 (所述的螺纹段也可形成 在管座套体的外缘上段),且螺纹段51对应固定管座40的螺纹段45,让管座套 体50可锁设在固定管座40下端,再者管座套体50内缘形成有一较小径的阶级缘 52,所述的阶级缘52可配合固定管座40底端夹设有一密封件46,用以达到防漏 的目的,又管座套体50内缘在阶级缘52上嵌设有一逆止管座55,所述的逆止管 座55中心形成有一出水口 58,且落水管座55在底缘一侧枢设有一阻挡片56,所 述的阻挡片56以所述的枢点得以自由转动,且所述的阻挡片56可完全封闭前述 的出水口 58,再者阻挡片56在枢点另一端具有一配重块57,使阻挡片56可受配 重块57重力影响,而自动由下向上封闭逆止管座55的出水口 58,以防止异物进 入出水管30内部;如此,组构成一可自力复位封闭出水管、且增进饮水卫生的出水管防异物进 入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前述的设计,其在实际运用时,是如图4与图5所示,当水源由 出水管30内部向下流时,水源的重力及其流动力的压力适可推开管座套体50内 逆止管座55的阻挡片56,使水源可经逆止管座55的出水口 58由管座套体50端 口排出;反之,当水源停止出水时,则前述逆止管座55的阻挡片56受配重块57自然 向下的影响,使阻挡片56自力向上复位于逆止管座55底缘,进而封闭所述的逆 止管座55的出水口58,如此即可有效防止灰尘、油烟、蟑螂或虫蚁等异物由出 水管30端口进入内部,达到维护饮用水卫生的目的。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逆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水管防异物进入装置,所述的防异物进入装置是设在饮水装置出水管的端口,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管座套体,所述的管座套体是固设在出水管底端;一逆止管座,所述的逆止管座是设在管座套体内,且逆止管座具有一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又 所述的逆止管座在底端一侧枢设有一阻挡片,所述的阻挡片可由下而上封闭前述出水口,再者阻挡片在枢点另一端具有一配重块,令阻挡片恒保持封闭出水口,而利用水压来打开阻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得昌
申请(专利权)人:宋得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