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操作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柱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操作柱。
技术介绍
现有的操作柱如公布号为CN107632575A的一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操作柱,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多个现场设备相连,PLC控制器用以接收多个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交换机,交换机与PLC控制器相连;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用以接收用户现场指令信息;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分别与交换机和人机交互界面相连,主控制器用以发送用户现场指令信息至PLC控制器,以通过PLC控制器对相应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多个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操作柱在进行工作时,可对多个设备进行控制,而在设备每天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配电,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由于存在用电的高峰时间段及低峰时间段,且每个时间段内设备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因此在对设备进行配电时需要进行电能的合理分配,而上述操作柱仅仅只是控制设备工作、反馈设备信息,无法进行电能的合理分配,易导致电能损耗,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操作柱,具有节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操作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1),用于数据的存储及处理,并控制设备的运行;设备用电检测模块(2),耦接于所述控制终端(1)并实时检测各设备的用电电流;时间段模块(3),耦接于所述控制终端(1)并用于将设备使用时间分为用电高峰时间段8‑17h及用电低峰时间段17‑22h;时间段用电记录模块(4),耦接于所述设备用电检测模块(2)并记录高峰时间段设备电流数据、低峰时间段设备电流数据;设备电流信息记录模块(5),耦接于所述时间段用电记录模块(4)以接收各设备于各时间段内所产生的电流数据,并实时记录高峰时间段高频使用设备及低频使用设备、低峰时间段高频使用设备及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操作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1),用于数据的存储及处理,并控制设备的运行;设备用电检测模块(2),耦接于所述控制终端(1)并实时检测各设备的用电电流;时间段模块(3),耦接于所述控制终端(1)并用于将设备使用时间分为用电高峰时间段8-17h及用电低峰时间段17-22h;时间段用电记录模块(4),耦接于所述设备用电检测模块(2)并记录高峰时间段设备电流数据、低峰时间段设备电流数据;设备电流信息记录模块(5),耦接于所述时间段用电记录模块(4)以接收各设备于各时间段内所产生的电流数据,并实时记录高峰时间段高频使用设备及低频使用设备、低峰时间段高频使用设备及低频使用设备;设备信息存储模块(6),耦接于所述设备电流信息记录模块(5)并存储各时间段设备使用信息,以形成高峰高频使用设备数据库(7)、高峰低频使用设备数据库(8)、低峰高频使用设备数据库(9)、低峰低频使用设备数据库(10);配电供给模块(11),耦接于所述设备信息存储模块(6)并于高峰时间段时提高高频使用设备配电量、降低低频使用设备配电量,于低峰时间段时提高高频使用设备配电量、降低低频使用设备配电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操作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图像记录模块(12),耦接于所述控制终端(1)并实时记录高峰时间段及低峰时间段中,高频使用设备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数值、低频使用设备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数值,并输出电流图像模拟信号;电流图像处理模块(13),耦接于所述图像记录模块以接收图像模拟信号并输出电流图像数字信号;图像显示模块(14),耦接于所述电流图像处理模块(13)以接收电流图像数字信号并形成对应的电流变化曲线进行实时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操作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量图像记录模块(15),耦接于所述配电供给模块(11)并实时记录高峰时间段及低峰时间段中,供于高频使用设备随时间变化的电量、供于低频使用设备随时间变化的电量,并输出配电量图像模拟信号;配电量图像处理模块(16),耦接于所述配电量图像记录模块(15)以接收配电量图像模拟信号并于所述图像显示模块(14)中实时显示与电流图像对应的配电量变化曲线;图像对比模块(17),耦接于所述图像显示模块(14)并实时对比使用设备的电流变化图像及电量供给变化图像的变化趋势;仅当各时间段中,高频使用设备及低频使用设备的电流变化曲线与配电量变化曲线的趋势相吻合时,所述配电供给模块(11)对设备的配电正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松,
申请(专利权)人:燎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