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燕莺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布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414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一种碳纤维布及加工方法,包括碳纤维层、包边和薄膜不干胶层,所述碳纤维层前后两端均粘接有包边,包边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复合有薄膜不干胶层,碳纤维层包括经纱与纬纱,经纱与纬纱中均包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上述加工过程中涉及专用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箱体、外侧浸泡装置与内侧浸泡装置,箱体内安装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外侧浸泡装置与内侧浸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设备,可以有效对碳纤维线束在加工前进行清洁,去除碳纤维线束表面留存的油垢及上浆剂,避免影响后续加工质量,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能够自动对丙酮进行补充及搅拌,以保证清洁的彻底性与均匀性。

A kind of carbon fiber cloth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布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布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布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基本不增加加固构件自重及截面尺寸,适用面广,广泛适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各种结构类型、结构形状的加固修复和抗震加固及节点的结构加固。在使用碳纤维布对结构进行加固时,需要首先在待加固面上涂覆胶黏剂,以对碳纤维布位置进行确定,由于胶黏剂粘性较大,一旦碳纤维布贴在胶黏剂上,即使发现贴覆位置错误,也难以进行重新调整。在碳纤维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除去碳纤维丝束上残留的油垢以及上浆剂,需要使用丙酮对其进行清洁,而在清洁过程中,碳纤维丝束仅仅是浸泡在丙酮中,丝束中的油垢与上浆剂难以被彻底清除,因此会对后续的加工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布及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层、包边和薄膜不干胶层,所述碳纤维层前后两端均粘接有包边,包边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复合有薄膜不干胶层,碳纤维层包括经纱与纬纱,经纱与纬纱中均包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其中:上述加工过程中涉及专用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箱体、外侧浸泡装置与内侧浸泡装置,箱体内安装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外侧浸泡装置与内侧浸泡装置;所述外侧浸泡装置包括承托槽、连接杆、升降气缸与刮料刷,承托槽位于箱体内,承托槽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箱体内壁相连接,连接杆下端与升降气缸上端相连接,升降气缸下端安装在箱体上,承托槽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刮料刷。所述内侧浸泡装置包括转动电机、转动杆、安装架与内侧浸泡机构,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箱体外壁上,转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一端相连接,转动杆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内壁上,转动杆上下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浸泡机构,内侧浸泡机构与转动杆之间通过安装架相连接。所述内侧浸泡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筒、定位支链与浸泡支链,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侧壁上,旋转电机输出轴与旋转筒一端相连接,旋转筒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架侧壁上,旋转筒外壁上安装有定位支链,旋转筒内壁上安装有浸泡支链。所述定位支链包括一号定位板、定位螺钉、二号定位板与搅匀板,一号定位板通过定位螺钉安装在旋转筒外壁上,一号定位板下端布置有二号定位板,二号定位板安装在旋转筒外壁上,二号定位板沿旋转筒周向方向均匀布置,且一号定位板与二号定位板外侧均安装有搅匀板。所述浸泡支链包括储料筒、分隔筒、连接架、堵料架、漂浮块、导引板与支撑弹簧,储料筒与分隔筒从内往外依次布置在旋转筒内,且储料筒与分隔筒呈同心圆结构布置,储料筒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出料口,分隔筒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位置一一对应,且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连接有连接架相连接,连接架内布置有堵料架,堵料架上端位于出料口上侧,堵料架下端位于进料口下侧,且堵料架下端与漂浮块上端相连接,漂浮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引板侧壁上,漂浮块下端与支撑弹簧上端相连接,支撑弹簧下端安装在导引板上。所述旋转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与卡紧块,外筒体侧壁与旋转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外筒体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内筒体,外筒体左右两侧均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卡紧块,卡紧块紧贴在内筒体侧壁上开设的卡紧槽内,外筒体侧壁上开设有注胶口,且外筒体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条形槽,内筒体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漏料槽,条形槽与漏料槽相间布置。所述堵料架上下两端为直板型结构,堵料架中部为四棱柱型结构。所述漂浮块为泡沫材质,且漂浮块中部开设有进料通槽。采用上述加工设备对上述碳纤维布进行制造加工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清洁:将丙酮倒入加工设备内,并将作为原料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固定在加工设备上,使其在丙酮内浸泡2.5-4h,达到对油垢进行去除及脱水的目的;S2、预浸泡:将经步骤S1处理过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在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浸渍6h后取出,并对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不高于135℃,制得预浸料;S3、卷布:使用现有卷布机将预浸料卷制成碳纤维纱布;S4、铺层:使用人工方式将两层碳纤维纱布交叉叠放,并进行压平,交叉角度为45°,制得碳纤维层;S5、静置:在常温下将碳纤维层静置2-3天,使得环氧树脂胶能够发生固化;S6、材料复合:使用现有双胶槽网带贴合机将包边粘合在碳纤维层前后两侧,并将薄膜不干胶层底面贴合在包边下端。(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布,其采用包边对碳纤维层前后进行紧固,有效避免碳纤维布在裁剪后剪边处散开的情况发生,包边下端粘合的不粘胶,能够在使用碳纤维布对墙面进行加固时,对碳纤维布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保证加固位置的准确;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设备,可以有效对碳纤维线束在加工前进行清洁,去除碳纤维线束表面留存的油垢及上浆剂,避免影响后续加工质量,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能够自动对丙酮进行补充及搅拌,以保证清洁的彻底性与均匀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工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刮料刷、旋转筒、定位支链与浸泡支链之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S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N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层1、包边2和薄膜不干胶层3,所述碳纤维层1前后两端均粘接有包边2,包边2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复合有薄膜不干胶层3,碳纤维层1包括经纱与纬纱,经纱与纬纱中均包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其中:上述加工过程中涉及专用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箱体4、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箱体4内安装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所述外侧浸泡装置5包括承托槽51、连接杆52、升降气缸53与刮料刷54,承托槽51位于箱体4内,承托槽51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箱体4内壁相连接,连接杆52下端与升降气缸53上端相连接,升降气缸53下端安装在箱体4上,承托槽51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刮料刷54;将适量的丙酮注入承托槽51内后,可对位于承托槽51内的碳纤维丝束外壁进行浸泡,浸泡过程中刮料刷54能够将碳纤维丝束上多余的丙酮刮除,保证浸泡面的平整,当需要将浸泡完毕的碳纤维丝束取出时,应先通过升降气缸53的伸缩运动带动连接杆52向下运动,为内侧浸泡机构64的转动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述内侧浸泡装置6包括转动电机61、转动杆62、安装架63与内侧浸泡机构64,转动电机6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箱体4外壁上,转动电机6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62一端相连接,转动杆6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4内壁上,转动杆62上下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浸泡机构64,内侧浸泡机构64与转动杆62之间通过安装架63相连接;通过转动电机61带动转动杆62进行转动,以达到对内侧浸泡机构64位置进行调换的目的,将内侧浸泡机构64位置调整完毕后,内侧浸泡机构64能够对碳纤维丝束内壁进行浸泡。所述内侧浸泡机构64包括旋转电机641、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层(1)、包边(2)和薄膜不干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1)前后两端均粘接有包边(2),包边(2)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复合有薄膜不干胶层(3),碳纤维层(1)包括经纱与纬纱,经纱与纬纱中均包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其中:上述加工过程中涉及专用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箱体(4)、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箱体(4)内安装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所述外侧浸泡装置(5)包括承托槽(51)、连接杆(52)、升降气缸(53)与刮料刷(54),承托槽(51)位于箱体(4)内,承托槽(51)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箱体(4)内壁相连接,连接杆(52)下端与升降气缸(53)上端相连接,升降气缸(53)下端安装在箱体(4)上,承托槽(51)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刮料刷(54);所述内侧浸泡装置(6)包括转动电机(61)、转动杆(62)、安装架(63)与内侧浸泡机构(64),转动电机(6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箱体(4)外壁上,转动电机(6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62)一端相连接,转动杆(6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4)内壁上,转动杆(62)上下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浸泡机构(64),内侧浸泡机构(64)与转动杆(62)之间通过安装架(63)相连接;所述内侧浸泡机构(64)包括旋转电机(641)、旋转筒(642)、定位支链(643)与浸泡支链(644),旋转电机(64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63)侧壁上,旋转电机(641)输出轴与旋转筒(642)一端相连接,旋转筒(64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架(63)侧壁上,旋转筒(642)外壁上安装有定位支链(643),旋转筒(642)内壁上安装有浸泡支链(6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层(1)、包边(2)和薄膜不干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1)前后两端均粘接有包边(2),包边(2)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复合有薄膜不干胶层(3),碳纤维层(1)包括经纱与纬纱,经纱与纬纱中均包含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其中:上述加工过程中涉及专用的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箱体(4)、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箱体(4)内安装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外侧浸泡装置(5)与内侧浸泡装置(6);所述外侧浸泡装置(5)包括承托槽(51)、连接杆(52)、升降气缸(53)与刮料刷(54),承托槽(51)位于箱体(4)内,承托槽(51)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箱体(4)内壁相连接,连接杆(52)下端与升降气缸(53)上端相连接,升降气缸(53)下端安装在箱体(4)上,承托槽(51)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刮料刷(54);所述内侧浸泡装置(6)包括转动电机(61)、转动杆(62)、安装架(63)与内侧浸泡机构(64),转动电机(6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箱体(4)外壁上,转动电机(6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62)一端相连接,转动杆(6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4)内壁上,转动杆(62)上下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浸泡机构(64),内侧浸泡机构(64)与转动杆(62)之间通过安装架(63)相连接;所述内侧浸泡机构(64)包括旋转电机(641)、旋转筒(642)、定位支链(643)与浸泡支链(644),旋转电机(64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63)侧壁上,旋转电机(641)输出轴与旋转筒(642)一端相连接,旋转筒(642)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架(63)侧壁上,旋转筒(642)外壁上安装有定位支链(643),旋转筒(642)内壁上安装有浸泡支链(6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链(643)包括一号定位板(643a)、定位螺钉(643b)、二号定位板(643c)与搅匀板(643d),一号定位板(643a)通过定位螺钉(643b)安装在旋转筒(642)外壁上,一号定位板(643a)下端布置有二号定位板(643c),二号定位板(643c)安装在旋转筒(642)外壁上,二号定位板(643c)沿旋转筒(642)周向方向均匀布置,且一号定位板(643a)与二号定位板(643c)外侧均安装有搅匀板(643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支链(644)包括储料筒(644a)、分隔筒(644b)、连接架(644c)、堵料架(644d)、漂浮块(644e)、导引板(644f)与支撑弹簧(644g),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莺王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赵燕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