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9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若干个长条状的试管架,若干个试管架呈阶梯状分布,所述试管架均能竖直升降,且试管架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卡口,卡口内设有弧形的防倒片,所述防倒片能够阻挡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不改变整个支撑架体积的前提下,对标签贴得靠近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试管均通用。

Support frame of step optical amplification for accurate verification of speci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
技术介绍
血液、尿液等标本核对、采集是护士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先将已粘贴患者信息的标本试管放置于标本架上,由于试管架上的各个试管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外侧的试管会挡住内侧试管上的标签信息,核对试管上信息时需逐一将每个标本试管从标本架取出,肉眼核对信息后再重新放回。这些操作步骤繁琐且容易将不同病人的标本混淆,造成医疗差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520057104.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阶梯式色差血标本试管架,采用阶梯式结构的试管架,使得试管分布在不同阶梯高度上,并且在不同阶梯高度上黏贴不同颜色的指示层。试管孔分别设置在不同阶梯上,形成一排一排不同水平高度的试管孔,由于试管孔在水平高度上有所变化,护士进行操作时,更容易区别开不同的患者或者不同的血标本样品,不容易发生混淆,大大减少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但上述试管架仍然存在缺陷:不同试管上的标签贴的位置可能会不同,有的试管上标签贴得比较靠近试管上部,有的标签贴得比较靠近试管下部,对于标签贴得靠下的试管来说,要想下部阶梯的试管不挡住上方试管上的标签,需要将每一级阶梯设置得比较高,但是如此一来整个试管架的体积就需要设置得比较大,整个试管架占空间比较大,不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在不改变整个支撑架体积的前提下,对标签贴得靠近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试管均通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若干个长条状的试管架,若干个试管架呈阶梯状分布,所述试管架均能竖直升降,且试管架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弧形的防倒片,所述防倒片能够阻挡卡口。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当试管上的标签贴得比较靠近试管上部时,由于各个试管架呈阶梯状,各个试管上的标签信息均没有被遮挡,能够使试管上的标签一目了然,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查看各试管上的标签信息,不易出错,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当试管上的标签贴得比较靠近试管下部时,尽管各个试管架呈阶梯状,除了最下方的试管架上的试管标签没有被遮挡外,其他的试管上的标签仍然被遮挡,本方案中将各个试管架设置为升降结构,可以将被遮挡的试管架升起,露出被遮挡的标签,此时变可以查看该升起的试管架上的各个试管的标签信息。本方案中设置卡口的结构进行试管的固定,也就是说各个试管架上的试管可以通过横向卡入卡口或者向下插入卡口内进行固定的,与传统试管架试管通过向下插入试管孔的固定结构相比,本方案中通过卡口的结构进行试管的固定操作更加简单,但是通过卡口的结构进行试管的固定,也就是说试管的外壁只有部分位置被阻挡限位,试管仍然可能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问题,防倒片用于遮挡住卡口,对试管外壁进行全方位的阻挡限位,避免了试管从卡口倾倒的问题。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1、当试管上的标签贴得靠近试管上部时,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常规的试管架使用,通过试管向下插入卡口内实现试管的固定;当试管上的标签贴得靠近试管下部时,可以通过将试管架升起,查看试管上的标签信息,避免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试管被遮挡,需要将各个试管架之间的形成阶梯设置得很高导致整个支撑架体积庞大的问题。2、卡口的设置,使得试管的固定具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试管向下插入卡口的方式,二是试管横向卡入卡口。3、通过防倒片配合卡口的结构,使得试管在卡口内能够被全方位的阻挡限位,避免试管从卡口倾倒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连有用于驱动防倒片旋转的防倒驱动机构。通过防倒驱动机构来带动防倒片旋转出卡口外,即可实现防倒片对卡口内试管的阻挡限位作用。进一步,所述防倒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防倒片上的驱动杆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竖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相邻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斜槽,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在斜槽内。当试管架升降过程中,防倒片随之升降,由于防倒片上的驱动杆是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斜槽内的,防倒片升降时会受到来自于斜槽侧壁的挤压力,使得防倒片横向运动,即实现防倒片的旋转,本方案中仅需通过试管架升降即可自动实现防倒片的旋转,无需其他额外动力来带动防倒片的旋转。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放大片,所述放大片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中空结构,且放大片内设有凸透镜。通过凸透镜成像原理实现放大作用,能将试管上的标签信息看得更清楚。进一步,所述卡口的内壁倾斜设置。当试管卡在卡口内时,试管能够处于倾斜状态,避免试管从卡口掉出。进一步,卡口的倾斜角度为5°。此角度为最佳角度。进一步,所述试管架均连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试管架底部相抵的凸轮。通过凸轮的旋转能带动试管架升降,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底座两侧均固定有竖向的侧板,所述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侧板,所述转轴外端连有摇杆。通过人手摇动摇杆能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凸轮转动,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卡口内壁设有软质保护垫。试管卡在卡口内时,软质保护垫能够对试管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所述侧板顶部设有手动和微波雷达感应式双控照明装置。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手动和感应式两种方式实现照明,查看试管上标签时能看得更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正向俯视图;图3为图1中固定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试管架2、固定板3、斜槽30、凸轮4、转轴40、空腔5、防倒片6、放大片7、凸透镜70、驱动杆8、卡口9、试管10。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包括底座1和设在底座1上的多个长条状的试管架2,多个试管架2呈阶梯状分布,除开最下方的试管架2之外,其余试管架2底部与底座1之间均形成一个空腔5。底座1两侧均固定有一块竖向的侧板(图中未示出),空腔5内设有一个凸轮4,凸轮4与试管架2底部相抵,凸轮4同轴固定有一根转轴40,转轴40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侧板,转轴40的其中一个外端固定有摇杆,通过人手摇动摇杆能带动转轴40转动,从而带动凸轮4转动,凸轮4带动试管架2升降。试管架2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管10的卡口9,卡口9内壁粘接有泡沫材料制成的软质保护垫,卡口9的内壁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卡口9内设有弧形的防倒片6,防倒片6能够阻挡卡口9,最下方的防倒片6固定在卡口9处对卡口9进行遮挡,其余的防倒片6转动连接在卡口9内。防倒片6的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防倒片6呈弧形。相邻试管架2之间均设有一块竖向的固定板3,固定板3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固定板3上部开有一个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放大片7,放大片7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中空结构,且放大片7内设有凸透镜70,通过凸透镜70成像原理实现放大作用,防倒片6外壁上固定有一根驱动杆8,结合图3所示,固定板3上开设有斜槽30,驱动杆8滑动连接在斜槽30内。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试管10上的标签贴得比较靠近试管10上部时,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常规的试管架2使用,固定试管10时,将试管10向下插入卡口9内,卡口9处的防倒片6能够对试管10外壁形成阻挡限位,避免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若干个长条状的试管架,若干个试管架呈阶梯状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均能竖直升降,且试管架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弧形的防倒片,所述防倒片能够阻挡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若干个长条状的试管架,若干个试管架呈阶梯状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均能竖直升降,且试管架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管的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弧形的防倒片,所述防倒片能够阻挡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连有用于驱动防倒片旋转的防倒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防倒片上的驱动杆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竖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相邻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斜槽,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在斜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阶梯式光学放大精准核对标本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放大片,所述放大片为透明材质制成的中空结构,且放大片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静邱昊邹玉恋葛金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