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86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由支撑杆、腋托杆、胸箍、臀托、智能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其支撑杆的上、下杆滑轨结构可圆满完成智能控制下的长度调节,组装在下杆的球头关节可使腰椎自由活动,依序组装其上的腋托、胸箍、臀托可将支撑杆方便舒适的固定在胸腰椎部及腋下,佩戴后可实现对胸腰椎的反向牵引及承重。其有益效果是:可佩戴在衣服内、皮肤外,可承担患病椎体及椎间盘所承受的重量及牵引胸腰椎使其间隙拉宽,适应胸腰椎各种疾病的康复辅助治疗,可不受时间、环境、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各种条件限制,可方便持久、轻巧舒服的携带使用,可适应腰部的各种功能活动。

A portable intelligent external pseudo thoracolumbar reverse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腰椎康复辅助器械,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
技术介绍
常见胸腰椎疾病(如损伤、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疾病、神经性疾病等),病程长、痛苦大、难治愈,医疗机构常用牵引床、牵引器、支撑等器具作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的康复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其设备笨重,不便携带,不便使用;近年陆续有人推出了一些胸腰椎固定支具、胸腰椎支撑器具等商品,但功能单一,作用有限,效果欠佳,极大程度限制了患者选择使用的范围,尤其对众多需长期带病生活、工作的患者来说,医疗市场缺少或没有这类产品,这常使专业人员束手无策,众多患者得不到有效方便的长期治疗,这种现状呼喊市场尽快推出方便有效、针对性强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该反向牵引器根据牵引疗法的基本原理,选用合适的材料制备成伪胸腰椎零部件组装而成为支撑系统,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使用时,可将支撑系统依附固定在胸腰椎体外皮肤表面、上衣内,用智能控制器控制,用适配的直流电源携带在身上提供动力。可自动调节支撑力,拉长椎体,替代或减轻胸腰椎所承受的重量,有利于患病椎体、椎间盘及其他附件保健、康复乃至痊愈,且不影响胸腰椎体日常如俯、仰、侧弯、旋转的活动,适应于各年龄段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其组成包括:支撑杆、腋托、胸箍、臀托、智能控制器;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由微型电动滑轨、手动滑轨、球头关节组成,其接口处焊接为一体,所述微型电动滑轨由电机、滑杆、滑块组成,所述滑块由所述电机带动沿所述滑杆上下移动;所述手动滑轨上设有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调节长度适宜后用螺栓固定;所述腋托杆状如V形,所述腋托杆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腋托杆中部两侧均为滑轨结构,在所述腋托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腋托,所述腋托为弧形的凹槽,在所述腋托的凹槽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腋托的两前端连接有粘扣带;所述胸箍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微型电动滑轨和所述手动滑轨的连接处,所述胸箍由两侧的弧形滑轨托杆和粘扣带组成,所述滑轨托杆两端内折弯后形成卡板,所述卡板卡在胸肋上;所述臀托也由弧形的滑轨托杆和所述粘扣带组成,所述臀托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球头关节的下端,所述臀托通过粘扣带固定后卡在在髂脊上缘;还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器,所述直流电源提供电力,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和所述微型电动滑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佩戴在衣服内、皮肤外,可承担患病椎体及椎间盘所承受的重量,可不受环境、条件、身高、体重、年龄、性别限制,持久使用;2、反向牵拉患病椎体,使狭窄的椎间隙变宽,从而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还纳至原位,有利于损害的椎间盘自我修复;3、有利于损害的椎体、软组织的修复;4、支撑功能实现了自动调节,方便患者随时随地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腋托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胸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臀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架,2.腋托杆,3.胸箍,4.臀托,5.手动滑轨,6.调节孔,7.电动滑轨,7-1.电机,7-2.滑杆,7-3.滑块,8.腋托,9.重力传感器,10.粘扣带,11.卡板,12.球头关节,1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本装置以纵向的支撑杆1为立架,由腋托杆2、胸箍3、臀托4等部件自上而下依序连接组成,使用时,固定在胸腰椎体后部及对应的胸廓部。支撑杆1为焊接而成的s形(侧视)伪胸腰椎,类似患者胸腰椎,长度相当于使用者两髂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至两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腋托杆2、臀托4、胸箍3的中点分别用螺丝或铆钉垂直连接于支撑杆1的上、下两端和中部。支撑杆1分成上下铆接的两部分,下部为手动滑轨5,预制有调节孔6可手动调节长度,当手动滑轨5伸展时,支撑杆1可以轻微弯曲形成与胸腰椎匹配的S形,调节后用螺丝固定于与患者腰椎相适应的长度;在支撑杆1的上部设有电动滑轨7,电动滑轨7由电机7-1、滑杆7-2、滑块7-3组成,滑块7-3由所述电机7-1带动沿所述滑杆7-2上下移动,在滑块7-3上铆接有腋托杆2,滑块7-3由智能控制器控制,滑块7-3可沿滑杆7-2上下移动而带动腋托杆2上下移动,腋托杆2上伸时推动腋部带动整个胸腰椎向上拉长,回缩时胸腰椎跟着放松回复。腋托杆2和腋托8的形态如人体两前臂和手掌的托举状,其中部固定于支撑杆1的电动滑轨7的滑块7-3上;腋托杆2以滑块7-3为中心分别向后背两侧斜上方腋下伸出并托举腋部,两侧的平直部分的腋托杆2为可以调节长度的滑轨结构;腋托8的中部设有重力传感器9,重力传感器9隐于腋托8下,重力传感器9通过电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腋托8的主要功能是在支撑杆1发起伸长动作时,通过支撑腋部而带动胸腰椎间隙向上拉长并保持托举状态。胸箍3中部固定于支撑杆1中部,腋托杆中部两侧均为滑轨结构,并向两侧以弧形弯曲,然后绕向前胸壁少许即连接有粘扣带10,使用时可箍在胸廓外部,胸箍3两端的卡板11卡在肋骨上使其固定,胸箍3的功能是使支撑杆1稳定的依附固定于背部上下中轴线为一体并在其发起伸缩运动时,不至于变形、移动。臀托4形状、结构及调节使用方法与胸箍3相同,在支撑杆1自动调节长度而伸长时,可将支撑系统卡在髋部上缘,不至于向下滑动,保证支撑杆1有足够的支撑力将胸腰椎椎体间隙向上拉长,同时支撑杆1下部为球头关节12,球头关节安装在臀托的中部安装孔13内,使得在使用时,身体可以自由的转动,不会影响正常的身体活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由采购的智能控制器、重力传感器9、带有动力的滑块7-3、直流电源、电线组成,分布在支撑系统相关部位,能有效地控制支撑系统完成支撑拉长胸腰椎和恢复原状的全过程,其中:将智能控制器、重力传感器9、滑块7-3、直流电源用电线按照线路图连接无误后,智能控制器位于臀托4的外侧;使用时,首先在智能控制器内预设好不同患者的重力传感器9预接受重力数据;当本支撑器佩戴好后,由使用者按动按键,启动直流电源电机7-1,经减速后推动滑轨滑块7-3缓缓沿螺旋杆伸出,并推动已经顶紧在腋部的腋托8托举腋部,使其带动胸腰椎伸长;当分布于腋托8的重力传感器9感受到预设的重力值并反馈到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分析并发出终止信号,电机7-1停止工作,滑块7-3既停滞不前,此时腋托8也处于托举腋部并进一步带动胸腰椎伸长并维持于伸展状态;当使用者结束使用时,再次启动直流电源,滑块7-3返回原位,使用者胸腰椎恢复原状,关闭直流电源,取下支撑器即可。重力传感器9分布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其组成包括:支撑杆、腋托、胸箍、臀托、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由微型电动滑轨、手动滑轨、球头关节组成,其接口处焊接为一体,所述微型电动滑轨由电机、滑杆、滑块组成,所述滑块由所述电机带动沿所述滑杆上下移动;所述手动滑轨上设有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调节长度适宜后用螺栓固定;所述腋托杆状如V形,所述腋托杆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腋托杆中部两侧均为滑轨结构,在所述腋托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腋托,所述腋托为弧形的凹槽,在所述腋托的凹槽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腋托的两前端连接有粘扣带;所述胸箍的中部固定在所述微型电动滑轨和所述手动滑轨的连接处,所述胸箍由两侧的弧形滑轨托杆和粘扣带组成,所述滑轨托杆两端内折弯后形成卡板,所述卡板卡在胸肋上;所述臀托也由弧形的滑轨托杆和所述粘扣带组成,所述臀托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球头关节的下端,所述臀托通过粘扣带固定后卡在在髂脊上缘;还包括直流电源、智能控制器,所述直流电源提供电力,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和所述微型电动滑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1 CN 20181104828461.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其组成包括:支撑杆、腋托、胸箍、臀托、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由微型电动滑轨、手动滑轨、球头关节组成,其接口处焊接为一体,所述微型电动滑轨由电机、滑杆、滑块组成,所述滑块由所述电机带动沿所述滑杆上下移动;所述手动滑轨上设有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调节长度适宜后用螺栓固定;所述腋托杆状如V形,所述腋托杆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腋托杆中部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宗王仲景牛金岭康中利王瑶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源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