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辉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84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其包括管体与翻转件,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突口部,管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平口部,管体为中空管体;翻转件穿入管体,翻转件的握持部位于平口部,翻转件的连接部连接于突口部,握持部为圆柱状,握持部的端面与握持部的侧面为圆弧过渡连接;翻转件为弹性金属件或塑胶件,管体为塑胶件。用户手握于握持部以带动翻转件,翻转件的连接部随之带动管体翻转,管体的内壁被翻转至外侧,管体的外壁被翻转至内侧,因此,用户可便利地对内壁进行清洗,实现对吸管的重复利用。

An easy to clean pipet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吸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吸管仅为简单的中空管体结构,用户使用吸管后难以对其进行清洗,无法进行吸管的重复利用,导致吸管成为一次性用品而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以令用户可对吸管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清洗的吸管包括管体与翻转件,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突口部,管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平口部,管体为中空管体;翻转件穿入管体,翻转件的握持部位于平口部,翻转件的连接部连接于突口部,握持部为圆柱状,握持部的端面与握持部的侧面为圆弧过渡连接;翻转件为弹性金属件或塑胶件,管体为塑胶件。由上述方案可见,用户手握于握持部以带动翻转件,翻转件的连接部随之带动管体翻转,管体的内壁被翻转至外侧,管体的外壁被翻转至内侧,因此,用户可便利地对内壁进行清洗,实现对吸管的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包括管体与翻转件,所述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突口部,所述管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平口部,所述管体为中空管体;所述翻转件穿入所述管体,所述翻转件的握持部位于所述平口部,所述翻转件的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突口部,所述握持部为圆柱状,所述握持部的端面与所述握持部的侧面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翻转件为弹性金属件或塑胶件,所述管体为塑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包括管体与翻转件,所述管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突口部,所述管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平口部,所述管体为中空管体;所述翻转件穿入所述管体,所述翻转件的握持部位于所述平口部,所述翻转件的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突口部,所述握持部为圆柱状,所述握持部的端面与所述握持部的侧面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翻转件为弹性金属件或塑胶件,所述管体为塑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突口部与所述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突口部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孔且相互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铆钉或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阶梯状圆柱体,沿所述连接件的回转轴线,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布置有挡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口部的内壁设置有连柱,所述连柱包括缓冲部与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圆柱体,所述缓冲部的顶面为球面,所述固定部位于缓冲部的底面,所述连柱穿过所述连接部,所述缓冲部的底面抵接于所述连接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粘接于所述突口部的内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固定布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突口部的内壁固定布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附于所述第二磁性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