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382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步骤:(1)对已经过单色家系产生的F2代进行自交和反交,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探明红、黄、白及青四种锦鲤体色遗传规律;选择四个体色品系F2代中的单色个体进行的自交,对获得的F3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同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选择F3代的单色个体进行自交与反交,并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微卫星标记分析;(2)基于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及微卫星标记结果,选择自交后代100%单色的F2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自交繁殖,获得大批量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3)应用已获得的体色纯合系锦鲤作为亲本,进行目标体色杂交验证,获得体色新颖的杂交锦鲤新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杂合遗传,造成假象纯合系的问题。

Directional hybridization of body color of Ko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锦鲤育苗
,尤其涉及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
技术介绍
锦鲤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形成了具有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及促进城乡渔业经济增长功能的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苗种成为限制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优质锦鲤苗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本项目批量育成的优质锦鲤苗种将会极大的缓解产业发展对优质锦鲤的需求;同时,由本项目形成的优质锦鲤培育技术与体系将通过企业合作方式在全省多家大型锦鲤养殖公司推广,整体提升我省锦鲤育种技术和苗种品质,目标是形成我省锦鲤的自主品牌,促进锦鲤养殖产业升级。另外,项目承担单位与技术合作(依托)单位将向全省各观赏鱼养殖企业提供优质苗种及育种技术,为我省其他水源不足的地区的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由于锦鲤属于高世代杂交品种,体色遗传除了遵循显、隐性遗传规律以外,还存在较高频率的遗传漂变。所以,即使本研究采用了单色反交和自交提纯,也有可能存在一定频率的杂合遗传,造成假象纯合系,为避免出现假象纯合系,需要进行3-5代的反交和自交提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锦鲤体色形状的遗传规律对已经过单色家系产生的F2代进行自交和反交,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探明红、黄、白及青四种锦鲤体色遗传规律;选择四个体色品系F2代中的单色个体进行的自交,对获得的F3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同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选择F3代的单色个体进行自交与反交,并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微卫星标记分析;(2)锦鲤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建立基于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及微卫星标记结果,选择自交后代100%单色的F2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自交繁殖,获得大批量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3)定向杂交选育新品种应用已获得的体色纯合系锦鲤作为亲本,进行目标体色杂交验证,获得体色新颖的杂交锦鲤新品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选育优质锦鲤为导向,瞄准鱼类遗传育种前沿,凝练研究目标,集中开展锦鲤纯合系选育及杂交优势的遗传背景分析与标记,建立优质锦鲤选育家系,形成可操作的优质锦鲤的育种方法,为锦鲤和其他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的系统性:将传统杂交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将形态学特征与特征性分子标记相结合,围绕锦鲤体色性状特征变化与遗传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锦鲤体色性状的遗传机进行系统性研究。可解决杂合遗传,造成假象纯合系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锦鲤体色形状的遗传规律对已经过单色家系产生的F2代进行自交和反交,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探明红、黄、白及青四种锦鲤体色遗传规律;选择四个体色品系F2代中的单色个体进行的自交,对获得的F3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同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选择F3代的单色个体进行自交与反交,并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微卫星标记分析;(2)锦鲤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建立基于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及微卫星标记结果,选择自交后代100%单色的F2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自交繁殖,获得大批量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3)定向杂交选育新品种应用已获得的体色纯合系锦鲤作为亲本,进行目标体色杂交验证,获得体色新颖的杂交锦鲤新品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锦鲤体色形状的遗传规律对已经过单色家系产生的F2代进行自交和反交,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探明红、黄、白及青四种锦鲤体色遗传规律;选择四个体色品系F2代中的单色个体进行的自交,对获得的F3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同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选择F3代的单色个体进行自交与反交,并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微卫星标记分析;(2)锦鲤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建立基于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及微卫星标记结果,选择自交后代100%单色的F2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自交繁殖,获得大批量体色纯合系稳定基础群;(3)定向杂交选育新品种应用已获得的体色纯合系锦鲤作为亲本,进行目标体色杂交验证,获得体色新颖的杂交锦鲤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鲤体色定向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锦鲤体色形状的遗传规律对已经过单色家系产生的F2代进行自交和反交,对其后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探明红、黄、白及青四种锦鲤体色遗传规律;选择四个体色品系F2代中的单色个体进行的自交,对获得的F3代进行数量遗传分析,同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选择F3代的单色个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红苏时萍李西雷程云生王志举耿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