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7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12
一种双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第一耳帽和第二耳帽,耳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音管道、第二出音管道、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第一耳帽和第二耳帽上均具有送音通道,送音通道上密封设置有薄膜,第一出音管道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第一出音孔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第二出音管道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第二出音孔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与第二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完全密封状态下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内的气压相平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出音管道上开设有排气孔,且两个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相同,从而在安装耳帽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过多进入耳机的音腔里面,最终让两个音腔内的气压相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耳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现有的耳机,以双耳式的最普遍,但双耳式的耳机存在以下问题:在装配耳帽时,会将空气挤压进音腔中,且当两端耳帽的挤压速度不一致时会使得挤进音腔中的空气量不一致,从而使得左右音腔的气压不平衡,最终导致左右耳机声音大小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耳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双耳式耳机两个音腔气压不平衡,最终导致两个耳机声音大小不一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第一耳帽和第二耳帽,所述耳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音管道、第二出音管道、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所述第一出音管道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一音腔的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耳帽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上;所述第二出音管道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二音腔的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耳帽套接于所述第二出音管道上,所述第一耳帽和所述第二耳帽上均具有送音通道,所述送音通道上密封设置有薄膜;所述第一出音管道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所述第一出音孔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耳帽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上则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完全密封;所述第二出音管道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所述第二出音孔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耳帽套接于所述第二出音管道上则将所述第二排气孔完全密封;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完全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音腔和所述第二音腔内的气压相平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的数量、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的数量为两个。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排气孔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两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出音管道上开设有排气孔,且两个排气孔的开口总面积相同,从而在安装耳帽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过多进入耳机的音腔里面,最终让两个音腔内的气压相一致,达到从两个出音孔中传出的声音大小一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视图(可以从该立体视图中看到第一耳帽);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方向立体视图(可以从该立体视图中看到第二耳帽);图3为图1中A-A剖面放大图;图4为图2中B-B剖面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对第二耳帽和第二出音管道进行剖切);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对第二耳帽和第二出音管道进行剖切);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对第二耳帽和第二出音管道进行剖切)。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耳机本体;2、第一耳帽;3、第二耳帽;4、薄膜;11、第一出音管道;12、第二出音管道;13、第一音腔;14、第二音腔;15、喇叭;111、第一出音孔;112、第一排气孔;113、第一环形槽;121、第二出音孔;122、第二排气孔;123、第二环形槽;124、限位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第一耳帽2和第二耳帽3,耳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音管道11、第二出音管道12、第一音腔13和第二音腔14(第二音腔14内设置有用于发声的喇叭15),第一出音管道11上开设有连通到第一音腔13的第一出音孔111,第一耳帽2套接于第一出音管道11上(本实施例中,只要控制第一耳帽2与第一出音管道11之间是过盈配合,即可保证第一耳帽2不会从第一出音管道11上自动脱落下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开设有连通到第二音腔14的第二出音孔121,第二耳帽3套接于第二出音管道12上(本实施例中,只要控制第二耳帽3与第二出音管道12之间是过盈配合,即可保证第二耳帽3不会从第二出音管道12上自动脱落下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第一耳帽2和第二耳帽3上均具有送音通道,送音通道上密封设置有薄膜4,所述薄膜4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水从送音通道流入音腔中;第一出音管道11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第一出音孔111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112,第一耳帽2套接于第一出音管道11上则将第一排气孔112完全密封;第二出音管道12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第二出音孔121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122,第二耳帽3套接于第二出音管道12上则将第二排气孔122完全密封;第一排气孔112的开口总面积与第二排气孔122的开口总面积相同(这种情况下,第一耳帽2套接于第一出音管道11上时从第一排气孔112中排出的气体量,和第二耳帽3套接于第二出音管道12上时从第二排气孔122中排除的气体量相同,此处的相同不限定于字面上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详述),从而使得第一排气孔112和第二排气孔122完全密封状态下第一音腔13和第二音腔14内的气压相平衡,最终达到从第一出音孔111和第二出音孔121中传出的声音大小相一致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双耳式耳机,可以是普通耳机,也可以是蓝牙耳机等,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112和第二排气孔122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112和第二排气孔122的数量为两个,限定第一排气孔112和第二排气孔122的数量为两个,具有如下优点:如果排气孔的数量为一个,则这个排气孔的开口会很大,排气孔的开口很大时耳帽对排气孔的密封性能就会较差;如果开设两个以上的排气孔,因为出音管道的面积不大,会大大增加设置的难度,同时增加安装成本。优选的,两个第一排气孔112相对设置在第一出音孔111的两端,两个第二排气孔122相对设置在第二出音孔121的两端。这种设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互换性,开模较简单。参考图3和图4,优选的,第一出音管道11的外周上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113,第一排气孔112开设在第一环形槽113上;第二出音管道12的外周上开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123,安装第二耳帽3时,第二排气孔122开设在第二环形槽123上。本实施例中,耳机在出厂时,其送音通道的出口处会设置有防尘网,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送音通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不设置该防尘网也是可以的,薄膜4同样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进入送音通道的作用。实施例2:参考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出音管道11的外周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壁;第二出音管道12的外周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限位壁124。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第一耳帽(2)和第二耳帽(3),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音管道(11)、第二出音管道(12)、第一音腔(13)和第二音腔(14),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一音腔(13)的第一出音孔(111),所述第一耳帽(2)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二音腔(14)的第二出音孔(121),所述第二耳帽(3)套接于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帽(2)和所述第二耳帽(3)上均具有送音通道,所述送音通道上密封设置有薄膜(4);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所述第一出音孔(111)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112),所述第一耳帽(2)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则将所述第一排气孔(112)完全密封;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所述第二出音孔(121)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122),所述第二耳帽(3)套接于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则将所述第二排气孔(122)完全密封;所述第一排气孔(112)的开口总面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22)的开口总面积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排气孔(112)和所述第二排气孔(122)完全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音腔(13)和所述第二音腔(14)内的气压相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第一耳帽(2)和第二耳帽(3),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音管道(11)、第二出音管道(12)、第一音腔(13)和第二音腔(14),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一音腔(13)的第一出音孔(111),所述第一耳帽(2)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开设有连通到所述第二音腔(14)的第二出音孔(121),所述第二耳帽(3)套接于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帽(2)和所述第二耳帽(3)上均具有送音通道,所述送音通道上密封设置有薄膜(4);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到所述第一出音孔(111)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112),所述第一耳帽(2)套接于所述第一出音管道(11)上则将所述第一排气孔(112)完全密封;所述第二出音管道(12)的外周上开设有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信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